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0卷第4期 2008年8月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 EDITION) 、,0l_30 NO4 Aug.2008 技术基础课中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法初探 ——以((机械原理 机械设计 等课程为例 龚秉周,柳丽,李国平,钟迎霞,余军合,孙宝寿 (宁波大学工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摘要:工科技术基础课在专业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中,创新组织 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重视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课余开展工程设计知识讲座、组织学科竞赛等措施, 对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技术基础课;创新思维;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08)04—0110—03 仓 造性思维是人的本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是一种可以物化的思想活动。一般 来说,创造性思维具有五大特点:目的性、预见性、求异性、独创性、突变性。对于学生来说,尚 处于成长阶段,对工程实际以及创新构思还缺乏起码的认识,因此只有对学生逐步引导,注意思维 层次的培养,才能达到激发其潜能的目的。其中,技术基础课在专业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阶段的教学效果。 鉴于此,我校重视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将《机械原理》课程推荐为浙江省精品课程,将 《机械设计》列为学位课程来建设。二年来,我们在该课程的理论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活动方面做 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我们在配合理论教学,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的一些经 验作一介绍,以期与同行们交流。 ・ 一、创新组织教学内容 、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主要研究机构的组成、机械运动规律和通用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方 法,它是机械类各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之一。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将直接影响 后续课程的学习,直接影响学生的设计认知、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新的教学大纲,《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的课时较以前有较大压缩,因此如何使学生在较 短的时间内掌握好基本内容,又在创新思维方面得NSJII练,就必须先处理好学时与教学内容的矛盾。 为此,我们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并改进理论教学方法,其目的是节约理论教学时数,以 便有足够的时间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现场教学上。 (一)结合工程实际,注意讲授侧重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机械原理中增加了许多解析法的内容,但教师在讲课时应当结合工程实际, 有所取舍,不必面面俱到,不分主次。例如,平面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的设计两章中,教科书都用 了很多篇幅介绍作图法和解析法。事实上,对于平面连杆机构,作图法或利用图谱曲线已经可以满 足一般工程设计的需要,解析法所能解决的位置对应(或轨迹点)并没有超过作图法所能解决的范 围,只是精度有所提高而已,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侧重作图法。而凸轮机构的情况恰恰相反,随着数 控机床的大量应用,凸轮(或靠模原型)现在多用数控加工,早已改变了传统的加工方法,因此用 收稿日期:2008—01—05 第一作者简介:龚秉周(1946一),男,浙江宁波人,宁波大学工学院教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期 龚秉周等:技术基础课中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法初探 111 解析法算出凸轮的廓线坐标值就显得重要了,所以我们侧重解析法。 (二)挑选典型内容,改理论教学为现场教学 机构结构分析和齿轮啮合原理是机械原理课程两个重点章节,以往仅安排课堂讲授,虽耗时甚 多,但实际效果并不好,学生往往感到抽象难以掌握。为此,我们穿插安排现场教学,选择典型例 子,例如选择牛头刨床机构,让学生观察刨床导杆机构是如何实现滑枕的往复运动,又是如何利用 棘轮机构实现工作台的横向进给的,然后结合连杆机构作进一步的讲解。又如我们选择滚齿加工, 现场讲解齿轮根切问题和变位齿轮原理,使学生了解了齿轮根切产生的原因和根切的危害,以及如 何通过变位加工原理来避免根切。 通过现场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理论知识并非空洞无物,而是与工程实际紧密相关的,从而培养 学生观测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兴趣。 (三)归纳教材中相似的内容,节约授课时间 机械设计各章中均叙述了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及结构,其中有很多是重复和相似的内容。我们 采用归纳的方法,将设计流程、常见的失效形式、材料选择、常见的盘轴类零件的结构形式(如齿 轮、蜗轮、带轮、链轮等),以ppt课件、录相放映方式作介绍。这样做所用的学时数并不多,但实 际效果很不错,既归纳了教材中那些相同或类似的内容,又使学生有比较直观的感性认识。 (四)调整讲授次序,抓住重点 直齿轮、斜齿轮、锥齿轮、蜗杆传动各章节中,对于受力分析,最具代表性的是斜齿轮的受力 分析。为此,我们改变以往按部就班先分析直齿轮受力的做法,而是先以斜齿轮着手,介绍齿面作 甩力分解为三个分力的方法,再类推到直齿轮、锥齿轮、蜗杆传动。这样做,不仅节约了授课时间, 而且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三个分力的演变,以及分力所表示的意义。 (五)加强分析讨论,注意演化引导 教材中对零件设计计算的公式均作了较详尽的推导,但公式中参数的变化对零件性能和结构的 影响介绍得较少,所以学生大都只会死套公式,不会灵活应用。我们除对少数重要公式作必要的推 导外,将注意力主要放在对公式的讨论上。例如,齿轮的设计参数,其齿数、齿宽系数对齿轮传动 的结构影响较大,我们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白设计零件不仅仅在于正确运用设计公式,而更重 要的是调整和优选参数。 二、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重视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 通过上述理论教学方法的改进,一般可以将原计划理论教学时数压缩1/4左右,节省的时间加 上原有的实验时间可以达到总计划学时的1/3,这就使实践教学有了时间上的可靠保证,以便能够安 排更多的实践内容来进行学生工程实际技能的训练。为了贯彻创新教学思想,我们在实践教学环节 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削减“单一性”、“示范性”和“验证性”的实验,注重课程内容的融合和交叉。为此,我 们将实验室的规划作结构性调整,以“机构综合分析”来贯穿《机械原理》的主要内容;以轴系零 部件的组合设计来代替《机械设计》原有比较陈旧的实验,从根本上改变了部分学生做实验记录, 多数同学在旁边观看,最后抄一份实验报告完事的状态。 2.增设“机构设计与模拟综合”开放性实验室,不仅在时间上对学生自由开放,而且在内容上 也由学生自由选择。要求学生:(1)根据自己的构思,选用不同的机械模块,组合设计各种机电产 品的实物模型(如机械手翻包机、升降台、铲车、包装机械等);(2)对组合设计的机械进行动态特 性分析,调整参数;(3)制作机械零部件(模型材料),了解机械结构工艺性,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3.开展主题创意设计活动。工程上各种动作、功能的实现多以基本机构为基础,有些物品,例 如:按键联动开关、拉链、安全带扣、圆珠笔按钮(按一下出尖,再按一下缩回),其功能简单而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2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 思特别巧妙,只用极少数的零件就实现了特定的功能,很能启发、锻炼人的智慧。对此,我们在实 践教学中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把它作为创意设计的一项重要活动,要求学生深入研究和探讨,解 剖它们的结构,指出其结构独特、巧妙之处,并要求学生每人观察收集和解剖分析一种典型的实物, 作为主题设计任务去完成。 此外,我们还引导学生去观察日常生活中熟悉而有趣的机构,给他们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 例如空调出风口摆叶机构是如何动作的?风扇的摇头机构是如何实现动作的?汽车的转向机构是如 何解决汽车转弯时两边车轮转速不相等的问题?公共汽车的两扇车门是如何实现往相反方向打开和 关闭的?有些机床主轴上为什么要安装飞轮?缝纫机的跳针机构是如何工作的?提出这些问题,让 学生自由观察,要求他们绘出机构简图,说明机构原理。实践证明,学生对这些问题非常感兴趣, 这样做既巩固了已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设计思维。 三、课余开展工程设计知识讲座、组织学科竞赛 一般地讲,要成功地进行创新构思,应该具备三种能力:(1)“智慧杂交能力”,即善于选取前 人知慧宝库中的精华,通过巧妙结合,形成新的成果;(2)“思维统摄能力”,即把大量概念、事实 和观察到的材料综合在一起,加以概括整理;(3)“辩证分析能力”,即对占有材料进行深入分析, 把握它们的个性特点,然后从这些特点中概括出事物的规律。【lj 教学上如何把握这种思维特点,并对学生加以训练和引导呢?我们除了改进理论教学方法,在 实践教学环节中重视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外,还开展了工程设计知识讲座,通过演绎分析的方法, 举例介绍工艺装备设计的构思,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注意思维的层次。例如:介绍管类零件的加工: (1)拿一节薄壁圆管, l0×0.5、长200的不锈钢圆管,要求将其中的1/2或1/3的一段加工成 6 粗细,形成不同粗细直径且光滑过渡的细长空心零件,介绍可能采用的若干种方法,最后介绍工程 中优先采用的方法,剖析其工艺特点;(2)将上述管子加以概念上的延伸,若工件变成了牙膏管, 管口与管壁之间差异变大,壁厚更加小,能否仍采用上述粗细颈圆管的加工方法呢?此时可采用哪 些方法,工程中最后采用的是什么工艺?(3)再深入下去,若工件变为薄壁塑料瓶,例如可乐或矿 泉水的瓶子,又该采用何种加工方法?(4 j回过头来,若牙膏皮不是铝制品,改为塑料材质,那末 你认为采用何种工艺好?上述方法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 演绎教学的方法实质上就是针对创造性思维的推理性,培养由此及彼的思维能力,即发现一种 现象后,立即纵深一步,探究其产生的因果关系;或者发现一种现象后,便联想到与其相似、相关 的事物。上述方法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 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曾参与浙江大学第九届“海特杯”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 大赛和浙江省一、二、三、四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得了一等、二等、三等、成功参赛奖 等多项奖项,体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使有潜力的学生能够在执行系统方案设计、 功能原理设计等方面得NtJll练。 四、结语 以上是我们搞好创新教学的一些粗浅做法,创造性思维过程不同于一般的工作过程,可以遵循 某种固定的步骤或方法,而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也并无一定的模式,作为教学,只能抓住其中的一 些重点,去积极地挖掘,以点带面地引导学生。我们的体会是应当充分注意创新教学的实效,无论 是实践形式或具体指导内容,都应该讲究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黄纯颖,高志.机械创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4~25. [2] 龚秉周,郑堤,费春华,等.创新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5(1):22~23 (责任编辑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