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参评:《农村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唐小华)
开 题 报 告
作者:李家银(男,小学高级教师),黄良军(男,小学一级教师),唐小华,(男,小学一级教师);单位:马鞍山市恒兴小学;通讯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恒兴小学,电话:2887482,电子邮件:,邮编:243000
一、问题提出背景及选题意义和价值
我国正处在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的时期,各行各业正在加快从资本、体力密集型向知识智力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的步伐。教育系统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进入到21世纪,信息时代的信息技术教育大潮,正扑面而来,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教育正处在有别于工业化时代的教育环境——信息技术环境中。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年到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够共享网上资源,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教育的影响不可估量,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更重要的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等产生了巨大冲击,我们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教育大革命。
然而,很多教育工作者与一线教育教学人员在信息化条件下仍用旧观念看待教育问题,不知道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的改革,不知如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来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农村地区教育技术状况不容乐观,远远跟不上信息时代
发展的步伐。问题的表现主要是:
1、虽然学校配备了较齐全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但是由于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热情不高,技术水平较低,设备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2、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墨守成规,不懂得怎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服务于课堂教学,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3、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获取、处理、共享各种信息资源的能力差,教师的教育技术整体水平不高,不利于教师实现“高效学习”和“终身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二、有关概念的界定
1、基本概念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于1994年提出有关教育技术的新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2、组成因素及优势
教育技术应用只有具备了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教师队伍和过程实施四个因素,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它的最大优势是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它能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其次它还具备教学信息的超文本方式、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教学信息的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传输的网络化、教学信息处理的智能化等特点。
3、农村小学
我们这里所描述的农村小学不是广义上的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完小,而是地处城郊,经济、交通、环境比较落后。学校生源主要来自于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的办学软、硬件条件有限。
4、课题所指的现代教育技术
广义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内涵丰富,课题所提现代教育技术应保所教师所掌握的技术能力和运用能力。具体表现在:(1)教师通过培训现代教育技术要达标;(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育教学能力;(3)教师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三、研究目标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课题研究,达到以下目标:
1、明确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2、全面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3、探索符合农村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模式与方法,归纳出农村教育中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方法,指导教师及时总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和经验等。
重点在于通过理论和实践培养,全面提高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以点带面,折射农村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矛盾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主要研究内容
1、了解农村小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基本状况,以及对现代教育技术需求的基本状况,分析与城市小学教师之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存在的差距及成因。
2、客观定位农村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掌握程度;制定农村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农村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需求状况,其学习态度与动机。
3、提高现有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使用率,探索有效的培训方法、模式;
4、提高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等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探索农村小学现有资源中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新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五、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研究思路
我们提倡实事求是的研究精神,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首先:对我市教育系统重点实验学校和周边农村小学的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基本状况进行调查,获第一手资料;第二步:对反映出的问题作归因,系统分析并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形成调查报告;第三步:对教师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总结培养模式和方法;最后再对课题实施后的教师做同一调查,得出后期调查报告:通过分析,归纳、总结课题研究的得失和成果,撰写课题报告总结本次课题研究工作。
2、研究方法
(1)、调查法:根据农村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实际需求,存在的差距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其问题产生的根源。
(2)、行动研究法①在教学实践中指导教师及时总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和经验等,全面提高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②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理论和实践的培训。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实践研究揭示提高农村小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方法,规律等。
(4)、课例法:通过各学科、各种课型的教学实践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和各学科整合的模式。
(5)、案例法:课题研究过程中对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分析。 六、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1)、查阅相关书籍,搜索网上资料,尽可能地了解其他地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了解熟悉本研究课题相关知识。
(2)、制作各种相关调查表格、调查问卷。
(3)、对参研人员进行分组分工,确定走访与调查对象和样本。 2、实施阶段
(1)、在客观定位差距的前提下,对全体教师展开系统的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整体水平,总结得出培训的模式和方法。
(2)、鼓励教师将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一线的实践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相关教育软件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服务于课堂,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3)、探索农村小学现有资源中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新模式。 (4)、教师总结、反思利用教育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科学运用的模式和方法,防止滥用。
(5)、探索提高教师如何最大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手段,收集、处理、共享和传递各种信息的能力。
3、总结阶段
(1)、完成课题研究实验报告、论文、成功案例、教育软件汇总。 (2)、完成课题实验报告和总结报告。 七、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我校始建于1953年,虽然地处城郊偏远地区,但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取得过丰硕的教育成果。多年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关心下,我校始终以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狠抓教学质量不动摇,不断加强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我校曾于2001年9月承接了市级课题“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方略的研究”;2002年元月开展了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引探教学法”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经验和成果。2005年,我校有30余名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全国、省、市各类评比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有100余名学生在全国、省、市组织的各类学生竞赛中获奖。我校已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现在我校申请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农村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的研究,是完全有能力的。一是领导班子年龄机构合理,有创新和开拓精神,特别是本课题的研究得到了区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二是我们有一支不怕苦、不怕累的师资队伍,其中大学本科8人,大专以上学历者23名,小学高级教师21名,市级教学能手4名,计算机专职教师1名。三是我们能够坚持理论与技能的学习,不断更新观念,并切实保证了各项教育研究活动的时间,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四是我们有一定的硬件保障。虽然是农村小学,在短短的几年间,建起了多功能电教室、多媒体教师备课室、多媒体学生机房(两间)、校园网络等,并添置了一定量的教学软件。五是我校已把信息技术深入到师生的常规教育中,并取得过一定的成效。2003年以来,我校组织学生参加省、市“讯飞杯”中小学电子作品比赛,以及其他计算机信息学竞赛获奖130余人次。此外,我校投入大量经费鼓励、组织教师参加市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提高了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六、我校每年将预计拿出一部分经费专门投入课题研究,用于各种研究资料的购置,用于课题相关的业务的培训,用于课题研究中奖励机制的兑现等。
八、具体人员分工
李家银:课题负责人(把握课题方向,和张德炎确保课题研究经费和后勤保障)
黄良军:课题组长(负责课题的研究过程,定研究目标) 唐小华:课题副组长(负责课题的落实与管理,具体和童义华老师负责教师的培训工作。
中心组成员:主要负责协助开展研究活动,抓实施、勤督促、收发材料,帮助和辅导主课教师承担培训任务,其中夏章伍负责会议工作;曹开玉负责资料收集。
研究课教师:以教研组长牵头,落实到组内教师。
九、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10 项)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①完成课题申请报告、评审书,制定课1 准备阶段 2006.2-2006.8 报告 题研究方案、实施细则。 ②课题实验中间问题分析报告 ①组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讲义 师信息素养,归纳总结符合农村小学教师报告 信息素养提高的培训模式和内容 ②教师利用教育技术手段服务教育教2 实施阶段 2006.9-2009.1 学,优化课堂环境,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③发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教学,服论文 务教学、优化教学相关论文 ④反思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失、成败,为反思论文 总结工作提供依据。 课题研究的实验报告、论文、成功案例、教育软件汇总 《农村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研究报告 养的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黄良军 论文 电脑软件 黄良军 唐小华 李家银 黄良军 电脑软件 唐小华 教学案例 曹开玉 唐小华 分析报告 黄良军 李家银 成果形式 负责人 3 总结阶段 2009.1-2009.6 《农村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报告 养的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李家银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 限 报 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 ) 序号 完成时间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①“农村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1 养的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②总结适合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2 2006.2-2009.6 术素养的培训模式和内容。 ③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教学,实3 现教学相长的典型案例、课例。 电脑软件 报告 论文集 黄良军 讲义 唐小华 总结报告 李家银 成果形式 负 责 人 本课题预计于2009年6月结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