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534/j.cnki.cn13-9000/g.2017.0640
新文化视角下河北民间音乐在幼儿园音乐课程中的传承
石家庄学院 阎 妍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当今人们不断发展新的思维文化理念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我国优秀的民间 音乐艺术作品慢慢流失,很多作品因为没有得到继承与保护已经绝迹。在河北对能够流传下来的这些民间 艺术的“活化石”我们应该重点研究加以保护。因此河北民间音乐艺术加入学前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幼儿 从小接触河北民间音乐艺术,对民间文化的发扬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河北民间音乐 幼儿音乐教育 音乐课程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7-03-0259
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我们要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文化视角研究河北民间音乐在幼儿园音乐课程中的传承,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把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艺术继承并发扬光大。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幼儿受到异国文化多方面的影响,民间音乐未受到广大幼儿幼教机构的重视。许多婴幼儿从早教开始接触的是大量国外音乐、国外音乐律动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幼儿早期民间艺术文化的教育与熏陶显得格外重要。这不仅关系着一代人的未来,更关系着祖国发展的未来。目前,河北地区的幼教机构用地方民间音乐作为幼儿音乐课程的较少,对河北民间音乐的重视不够。一方面河北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中民间音乐严重缺失,另一方面幼儿园教材中对河北民间音乐的相关设计甚少。学生对学习流行音乐的兴趣较高,能唱河北民间儿歌、歌曲的较少。从幼儿园师资方面看,多数教师在大学期间学习的音乐类课程多以西洋音乐为主,民间音乐接触较少,对于民间音乐的特点、结构等方面知识有所欠缺。家长不太重视传统文化,只在乎学生学什么对今后上小学有利等。笔者在幼儿园调研中了解到,学生对河北民间音乐相当感兴趣,如河北民间音乐的乐器、流传民间的小儿歌等,因此让学生多接触河北民间音乐,为我省幼教机构做一些以河北民间音乐为内容的课程势在必行。
河北民歌应用于幼儿园歌唱教育中,丰富幼儿的歌唱活动课程资源。歌唱活动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容易进行的。在歌唱活动加入民间音乐元素不仅能让幼儿感受民间音乐的旋律特点,还能够增强幼儿对河北民歌特色音乐的认识。例如,河北民歌《小放牛》在歌唱形式上可以改变传统的齐唱形式,改为问答式的歌唱,可以为师生问答唱、幼儿与幼儿之间的问答唱。该歌曲的旋律由河北地方小调创作而成,歌词是关于赵州桥历史传说的内容,能让幼儿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牛儿谣》是河北保定的一首民间歌谣,曲调最大的特点是句末曲调的下行,带有浓郁的保定地方口音,歌词上通俗易懂,幼儿便于理解、记忆。旋律加歌词的朗朗上口使幼儿接受起来较为容易。
幼儿园韵律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一般包括模仿生活动作、律动节奏练习、舞蹈动作。在幼儿园早期韵律活动中,内容可以选择简单的、注重儿童化的河北民间音乐,在幼儿中晚期,可以选择更为明显的民间舞蹈内容。例如,河北民歌《放风筝》,通过让幼儿不断变换队形模仿天上飞的风筝,培养幼儿的空间感以及方位感。河北民歌《回娘家》是一首极为诙谐、幽默的民间歌曲,可以将歌词编成动作,让幼儿进行模仿。河北民间歌舞《井陉拉花》可让幼儿进行简单的动作模仿,肩部扭动、腿部弯曲动作可以让幼儿锻炼大肌肉能力。拉
花需要两人配合,可增强幼儿之间的配合能力,以此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想象力。再如,昌黎《跑驴》是可以让幼儿之间相互配合的音乐活动。舞蹈内容是一个农村少妇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婴儿,骑着毛驴回娘家走亲的喜庆场景。在她丈夫送她走的过程中遇到一条河沟,当跨过时,不料毛驴陷进泥坑,拔不出腿来。附近干农活的乡亲想尽办法,终于帮助夫妻俩解决了难题。这样生动的音乐内容可以编排成音乐剧,融入动作、表演等情节。这不仅能让幼儿感受集体配合的乐趣,也能使其从诙谐幽默的曲调中了解河北昌黎地区的音乐风格。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许多幼儿教师在选材上面找不到合适的内容进行活动。幼儿园将丰富的民间音乐当作幼儿欣赏活动的内容可以扩展教师欣赏活动课的选材领域。教师在选择欣赏内容的时候要谨慎的选择,应结合幼儿能力水平等方面选择难易度合适的民间音乐。例如,河北民歌《小白菜》与其他幼儿歌曲欢快、轻松的曲调不同,情绪上反差较大,是一首较为凄凉的歌曲,但音旋律简单易于幼儿接受。
打击乐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内容之一,它不仅能让幼儿了解、熟悉打击乐器,培养幼儿对音色、多声部等音乐元素的敏感性,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等。例如,河北地方戏曲——河北梆子。梆子是河北极具民间的打击乐器,教师可以将梆子带入幼儿打击乐活动中,使幼儿体验梆子的打击方法。教师可以用梆子为歌曲伴奏。通过乐器打击,幼儿体验河北音乐特有的节奏型。除了梆子,教师可以选择腕铃、响板、三角铁等乐器,打击固定的节奏型,与幼儿合作相互交流。此外,教师可以将这些练习编排成小节,进行展示。通过开展作品展、作品交流会等形式,幼儿锻炼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由“自然人”更好地向“社会人”过度。
综上所述,河北民间音乐丰富多彩。教师在选材上要特别注意针对幼儿园音乐课程设计,可以调整结构过长、幼儿不容易接受的部分,选择部分童谣儿歌、民间小调、器乐合奏、歌舞等作为幼儿园音乐课程的内容,丰富幼儿园音乐关于河北民间音乐内容的课程,以此使幼儿从小热爱传统音乐,从而使其继承和发扬地方民族音乐。
(本文系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文化视角下河北民间音乐在幼儿园音乐课程中的传承》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B16YS050)
作者简介:阎妍(1983.03—),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石家庄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作曲理论
・2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owto1234.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62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