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列带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筷子(kuài) 血泊(bó) B.踉跄(làng) 霹雳(lì) C.锤子(chuí) 咆哮(xiào) D.抡起(lún) 蹿出(cuàn) 二、根据语境写词语。
晌午时分,武松走得肚中jī kě( ),便进了一家酒店。他端起一碗酒yī yǐn ér jìn( ),qià hǎo( )吃了三碗酒,店家便不肯来筛。武松执意吃了十八碗酒,提起哨棒要过景阳冈,店家劝他,他却以为是店家的ɡuǐ jì( ),想bàn yè sān ɡēnɡ( )害他xìnɡ mìnɡ( )。 三、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 1.快拿酒来吃。( )
A.消灭 B.喝 C.感受 2.再筛一碗酒。( ) A.斟 B.敲 C.热
3.但凡客人来我店中。( ) A.平常 B.凡是 C.有时
4.武松提了哨棒,大踏步走上景阳冈来。 A.行路防身用的木棒。 B.装哨子的棒子。 四、读句子,选填人物性格。 A.勇猛无畏 B.直率豪放 C.身手敏捷 D.倔强爱面子
1.转身回店吧,一定会叫店家笑话,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 ) 2.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 3.武松从身边拿出银子来,叫道:“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 )
4.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不能动弹了。( )。 五、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 ),一( ),一( ),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动词。
(2)这句话主要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只听见一声响,簌地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1)这句话主要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完句子后,我发现武松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六、按文章叙述顺序,把小标题补充完整。
喝酒→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七、知识链接。
1.本文选自我国古典小说《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本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 2.下列故事中,不是与《景阳冈》出自同一古典名著的是( )。 A.《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B.《林冲雪夜上梁山》 C.《刘姥姥进大观园》
八、课内外语段对比阅读。 (一)
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 ),从半空里( )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 )在地下,把腰胯一(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______)。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1.在括号里填上描写老虎动作的词语。
2.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老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重复使用了六个“闪”字,是否能换成“躲”“跑”等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武松有什么看法,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_
武松又行不到三四里路,再吃过十来碗酒。此时已有午牌时分,天色正热,却有些微风。武松酒却涌上来,把布衫摊开,虽然带着五七分酒,却装做十分醉的,前颠后偃,东倒西歪。来到林子前,仆人用手指道:“只前头丁字路口,便是蒋门神酒店。”武松道:“既是到了,你自去躲得远着。等我打倒了,你们却来。” ……
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
1.文中“醋钵儿大小拳头”突出了武松____________;在《景阳冈》中,作者写的是“提起______________的拳头”,这两者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2.文中画“____”句子,写出了武松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的内容,并作为题目写在选文前的横线上。 九、请把关于“虎”的成语和俗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 龙______虎______ 龙______虎______ 龙______虎______ 虎______熊______ 明知山有虎,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焉得虎子。
及至看到庙门上的榜文,____________的武松才知道前面真的是____________。可是武艺高强、豪放勇猛的他,毫不退缩,毅然选择了上冈,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丈夫气概。
参考答案 一、C
二、饥渴 一饮而尽 恰如 诡计 半夜三更 性命 三、1.B 2.A 3.B 4.A 四、1.D 2.C 3.B 4.A
五、1.(1)扑 掀 剪 (2)大虫抓人的样子 2.(1)武松与大虫之间的战斗 (2)勇敢,力气很大 六、上冈 打虎 下冈
七、1.水浒传 施耐庵 武松 2.C
八、(一)1.扑 蹿 搭 掀 剪 2.比喻、夸张 威猛气势和强悍的攻击力 3.不能。因为“闪”更能体现武松动作的迅速。 4.提示:可以从正面或反面来评价武松,理由充分即可。
(二)1.体格强壮 铁锤般大小 2.画线句子写出了武松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3.武松醉打蒋门神
九、腾 跃 潭 穴 盘 踞 背 腰 偏向虎山行 不入虎穴 虎背熊腰 龙潭虎穴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