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最低价中标到合理低价中标方法的分析

来源:好兔宠物网
商业钡角 从最德份中 勤台理德份中裸露溢的鳕 一邹坦[摘高蔚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要] 中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而招投标活动作为市场经济国家中一种很普遍的竞争行为也在我国 逐渐走向完善,对应中标评标方式也在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而改进,由开始的最低价中标发展到合理低价中标,都是市场 规范化的表现,本文用对比的方法对低价评标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展望评标方法的未来。 [关键词]最低价合理低价中标 “低价中标“作为国际通行的评标原则,无论是在国外政府采 9 7M之间的报价,属于这个范围的按给定规则排序。前七名排序 购中还是各种招标活动中均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成为一种国际惯 例。现在本文就低价中标的使用情况进行~些分析。 一,采用“低价中标”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标人的投标 应当符合:(1)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投标文件中的各项综合评 价标准.(2)能够满足招投标文件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 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中规定经营者不得有下列 不正当价格行为: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 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正常利益或者 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综合分析相关法规的定义解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经评审的 最低价投标价法的含义:(1)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这 是投标中标的前提条件。(2)经过评审的投标价格为最低.这是评 标定标的核心。(3)投标价格应当处于不低干自身成本的合理范围 之内,这是为了制止不正当的竞争、垄断和倾销的国际通行做法。 二、低价中标方法的发展过程及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我国市场还不够规范.“最低价”中标在应用中出现了一 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管理体系等配套环境 欠缺.投标人如何投出 合理低价 困难.招标人如何确定 低 于成本的报价”更困难.中标后质量问题和索赔风险同时存在。 低价中标的先后使用了两种方法:最低价中标和经评审的合 理低价中标 1最低价中标。这里所说的最低价中标是指不经过评审,谁 的价最低谁就中标。这种方法在我国部分省份实行了几年,最早 是出现在杭州市,当时杭州市实行的是无标底的最低价中标,而 后深圳市出现的最低价中标的形式是公开最高限价 然后实行最 低价中标,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降低招标单位建设成本,提 高投标企业的自身素质.有利于投标企业加强管理,交易成本较 低。但在几年之后就停止实施了。究其原因 还是我国的信用机 制还不到位,政府处罚的力度不够.地方保护政策使得投标企业 难以发展.对投标单位总体发展不利。为了能解决这些问题,渐 渐将最低价中标方法过渡到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方法。 2经评审的合理低价中标。经评审的合理低价中标现已经历 了两种方法.一种是随机抽取下浮系数k和p值来计算最高控制 价(M)、最低控制价(0 85M)和合理最低投标报价(D).对排序前 三名的商务标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则为中标排序前三名,最终确 定中标人。另一种是招标单位给出招标控制价(M值).将投标报 价分成两类:一类是有效报价.另外一类是合理竞争报价。有效 报价包括投标报价大于招标控制价0 9 7 M值或是投标报价小于招 标控制价0.89M值.属于这个范围内的投标单位在合理竞争报价 排序过程中不排序。合理竞争报价包括投标报价处于O.89M与0 出现废标或(P)值空缺时.大于合理最低报价的按顺序依次候补 进入排序。最后将投标报价大干D值小于M值的报价由低到高进 行排序,并对前三名的投标报价进行评审.符合报价规定的为经 评审的最低投标报价.即为中标人或第一中标排序人。 现从招标方、投标方、专家和成本四个方面分别讨论经评审 的最低价中标方法存在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1)招标单位方面。首先.由于影响成本的因素很多.目前还 没有统一的标准能保证很准确加以衡量.要明确界定最低价是 否低于成本实际上是比较难的.在实际操作中也多是摸着石子过 河处于探索过程中。其次,评标过程中的系数均是随机抽取,而 且算术平均值也是随机抽取投标单位中进行平均,这样随机性很 强 招标方没有选择的权利.这样对招标方来说是有失公正的。 招标单位不一定能找到最有实力的投标单位 而且时有卖标转 包的现象发生。 (2)投标单位方面。首先.针对前一阶段建筑市场的“僧多粥 少“普遍现象,一方面招标人利用买方市场的优势恶意压价.一 方面投标单位为谋生存进行恶性竞争.屡屡出现所谓的”跳楼价” 的现象.因此投标人很难确定”合理低价”。其次.由于许多投 标单位还存在较大的缺陷.习惯了过去计划经济下的模式.没有 比较齐全的成本数据积累资料,同时还缺乏相关的技术经济人 才 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投标过程中,常常出现陪标的现象. 投标报价中随意性大。因此.就投标单位而言 要适应经评审的 最低价投标价法招标的趋势.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3)专家方面。首先,由于评标办法要求评标是需要经过评审 的,因此当确定排标顺序时专家的压力很大.不利于评标过程的 正常进行。其次.专家库的组成应涉及不同专业和行业。就实际 情况而言.具有这样全面的专业素质的专家是比较少的,这就使 得评标质量大大降低。 (4)对交易成本的影响。在评标过程中程序比较复杂 耗时较 长,招投标相应的成本也会增加,使得招标方和投标方都要为此 而付出额外的成本.大部分的精力没有花在实质性的内容上,从 而会导致双方交易成本的增加。 三 对实施“低价中标”方法的建议 为了解决以上低价中标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本人建议可以 采取如下办法:招标单位直接将要招标的项目定好一个招标价 然后对投标的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再对通过资格审查的单位进行 抽签,最后定标。这种方法可以大大降低招投标过程中的成本, 而且对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来说都相对较公平和公正,可以解决 上述两种投标办法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石卫红:低价中标的研究进展情况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工 程造价管理,2 0 0 7年第五期 《商场现代化 2009年5月(中甸千l】)总第575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