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儿科抗菌药物用药情况分析与药学干预的应用价值评估及报道

来源:好兔宠物网
《人人健康》Health For Everyone2016年18期药物研究

儿科抗菌药物用药情况分析与药学干预的应用价值评估及报道

刘 娜 黎巧明 梁美静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院区 广东 广州 510120)

【摘 要】目的:分析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药学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进行药学干预前、后我院的儿科用药处方中抗菌药物的用药情况。结果:本院儿科使用抗菌药物主要应用与感染类疾病;干预前、后比较发现:干预后儿科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率、平均费用、使用疗程、联合用药率、不合理用药率均有明显下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我院通过对儿科抗菌药物进行药学干预,提高了儿科合理用药的水平。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病菌感染率,减少医疗费用负担,还能减少患者自身的不良反应。【关键词】儿科;抗菌药物;用药情况;药学干预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97X(2016)18-0244-01抗菌药物使用过于频繁会导致病原体耐药性增强,重复感染可能性增大,治疗费用增多,感染病致死率升高等。卫生部门为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推行了药学干预的相关管理举措[1]。儿科患者均在生长发育阶段,其抗菌药物的使用是我院重点调查的对象,现对我院2014年-2015年未进行药学干预的儿科抗菌药物用药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另与2015年-2016年进行药学干预后儿科用药处方中的抗菌药物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为600例2015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还未进行药学干预时的儿科处方;干预组为600例2016年1月-2016年7月已进行药学干预的儿科处方。两组处方均按照随机分配原则进行抽样。

1.2 调查方法

调查内容为日期、年龄、疾病类型、有无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有无抗菌药物注射剂(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疗程、有无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例数等进行记录分析。

1.3 调查指标

参考抗菌药物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试行)》对处方中的抗菌药

[2-3]

物用药合理性情况进行分析。

1.4 数据处理

采用SSPS19.0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科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疾病类型

对照组收集儿科患者处方600例,其中297例使用抗菌药物,呼吸系统感染类疾病患者有249例占82.5%;消化系统感染以及尿路感染患者有12例占4.0%;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患者有8例占2.7%;其他类疾病患者有28例占比9.4%。干预组收集儿科患者处方600例,其中139例使用抗菌药物,呼吸系统感染类疾病患者有116例占83.6%;消化系统感染以及尿路感染患者有6例占4.3%;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患者有3例占2.2%;其他类疾病患者有14例占比10.1%。

2.2 干预前后两组儿科处方用药情况比较(见表1)3 讨论

抗菌药物的使用现今已经成为医院关注的重点,抗菌药物的用药情况对整个社会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抗菌药物对于感染性疾病特别是急性感染性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抗菌药物在

儿科用药中是必不可少的[4],因此对儿科患者抗菌药物用药情况进行药学干预,能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调整患儿用药,降低抗菌药物对患儿的影响。

表1 干预前后两组儿科处方用药情况比较(n=600)

组别抗菌药物使用率

(%)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天)联合用药率(%)抗菌药物平均费用(元)不合理用药率

(%)

对照组49.5

干预组23.2

χ2/t89.3923

PP<0.05

24.312.030.6956P<0.05

11.5±2.16.032.5±8.2

7.1±2.62.019.2±6.1

32.247912.500031.8767

P<0.05P<0.05P<0.05

26.55.598.4375P<0.05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本院儿科未干预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5%,主要用药治疗感染类疾病或者有感染征兆疾病患者。干预前用药不合理现象主要是在用法用量、药物搭配和药物选择上。对儿科处方进行药学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不合理用药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住院部抗菌药物注射剂的使用率也从24.3%降至了12.0%,降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经过有意识的规范处方后医生开据处方的合理性有了明显的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也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并且抗菌药物的平均费用也有所下降,这对医患和谐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我院通过对儿科抗菌药物进行药学干预,提高了儿科合理用药的水平。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病菌感染率,减少医疗费用负担,还能减少患者自身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文灿丽.某院门诊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4):146-148.

[2]黎清耀,曾秋月,刘经飘等.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0):86-87.[3]张洁花,韩春梅.我院上半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5):124-127.

[4]王潇.儿科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35):111-111,112.

・2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