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重交通道路常见设计问题

来源:好兔宠物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期(总第187期) 山西交通科技 No.4 2007年8月 SHANXI SCIENCE&TECHNOLOGY OF COMMUNICA’noNS Au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重交通道路常见设计问题 药秀明 (晋中市交通局,山西晋中030600) 摘要:分析了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运煤线常见问题及原因,结合运煤线上新型主流车型的 行驶要求,推荐了相应的设计指标及方法。 关键词:农村公路;运煤线;设计指标;方法 中图分类号:U418.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28(2007)04—0017—02 为解决“三农”问题,国家投注大量资金,对县、 路缘石及浆砌边沟。边缘软弱地带出现病害以后,行 乡农村公路进行改造。山西作为全国试点省份,从 车道有效宽度变窄,行车不畅。因此,建议在运煤车辆 2003年到2005年,进行了首批国债项目的建设。为 较多的等级公路上路基宽度均应大于等于7.5 in. 总结经验教训,笔者对部分已竣工运营的公路做了 3 平曲线指标 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对于非重交通道路,经过改造 以后,运行状况良好;而在一些运煤线路上,还局部 从相关资料可知,小客车转弯半径为8 in,用于 地存在有行车不适、事故增多、道路病害等问题。有 公路设计宜为12 in,单独一辆载重汽车,若时速低 些问题与设计有关,或是标准、指标选用不当,或是 于5 km/h时,绝对最小转弯半径为12.5 m,时速在 防止病害措施不力、处治方法不明确。究其原因,农 5~15 km/h时,一般最小半径为15 m.因此,农村 村公路改造工程直接进行一阶段设计,由于缺少工 公路改造工程中,当地形条件受限时,对于以农用车 程可行性研究分析这一论证环节,设计单位在有的 为主的公路,极限半径可降低到12 m,而在运煤线 项目上对交通情况估计不准确,对新型载重汽车的 路上,即使在工程困难地段,半径都不应低于15 m. 动力性能、运行特性以及在路上的实际轴载研究不 4 加宽值 深,致使道路的功能与重交通需求出现脱节。本文就 在重车为主的路段上,由于加宽不够,易发生错 出现较多的问题做探讨性分析,旨在引起设计人员 车困难或行车事故。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山岭重 对此问题的关注。 丘区的四级及三级公路一般采用第一类加宽值。第 1 车辆预测 一类加宽值是以轴距加前悬等于5 m计算的,对于 有的路段平时运煤车辆不多,建设单位按常规 CA10B类汽车是适应的。现在运煤线上车辆主要以 的农村公路确定建设标准,但通车后出乎预料,引来 新型东风、解放、红岩、欧曼等载重车为主,轴距加前 了大量运煤车。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许多不适,或道 悬等于8 nl,因此,适应于规范中第二类加宽方式。 路几何指标过低,行车仍然不畅,或路面结构薄弱, 对于平曲线为3O~15 m的加宽值,规范中没有列 出现早期损坏。避免措施是,在设计之前对路网进行 出,可根据公式计算确定。 详细的分析,特别是对相邻道路上的车辆为躲避收 5 超高值 费或路况下降绕道而来等情况要摸清楚。 规范规定,超高横坡度按公路等级、计算行车速 2宽度指标 度、圆曲线半径、路面类型、自然条件和车辆组成等 路基宽度指标选用不当会引发道路病害和行车 情况确定。由于现在普遍采用微机设计,超高值直接 不畅。运煤车辆多的路段,若采用四级公路宽度即 套用规范中表列数值,设计人员很少进行人工干 6.5 in,易形成行车不畅。我们看到,路基较窄时,重 预。同样,这对于过去以CA10B为主的车辆来说,不 载外侧车轮首先对行车道边缘造成损坏,甚至压坏 存在问题。但是,现在的主流载重车车长达到12 m、 收稿日期:2007—04—20;修回日期:2007—06—17 作者简介:药秀明(1963一),男,山西晋中人,工程师,2005年获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硕士学位。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8・ 山西交通科技 2007年第4期 车高达4 m,在小半径弯道上车速达不到设计速度, 再加上车辆重心提高,超高值显得偏大,若不根据实 际行车环境进行调整,翻车现象不可避免。 6 轴载 强度不足;在施工中重视面板质量而忽视基层和土 基强度;甚至在一些决策层还存在一些误区,越是旧 路条件不好的路段,越是要修水泥路,想用面层的强 度和厚度来弥补其不足,结果适得其反。因此,修建 什么结构要做经济技术比较。一般来说,在原路基础 不好的路段、原路基宽度不足路段,特别是在投资不 太充分、不能对面板底层和路基进行有效处理的路 段,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时要慎重。 8 施工方法 有关实验表明,在一定轮胎压力下,荷载增加对 弯沉有明显的影响。轴载从100 kN增加到200 kN, 路面结构的弯沉可能增加60%,可见,重载是对沥 青路面产生破坏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轴载增大将加 速路面材料的疲劳,另一方面,在重载作用下极易使 半刚性基层产生极限破坏。因此1997(公路沥青路 笔者见到的许多设计都缺乏施工方法的说明, 对于旧路改建工程来说,这是一个严重的缺陷。不能 寄希望于施工队会自行处理好设计方面的缺漏。这 方面的疏漏主要有:原有路面病害的处理部位及处 理方法;旧路宽度不足的处理方法及要求等。 9 结论 面设计规范》中,对轴载换算公式的适用范围限定在 130 kN以下。 县乡公路的路面属薄层结构,对重载更加敏感, 和干线公路相比,重载对县乡道路路面所产生的破 坏远远大于承载能力较强的干线公路。 根据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的研究结果,采用 随着轴重的增加,轮胎接地半径的接地面积也随之 山西农村公路车辆构成复杂,不少路段运煤车 辆较多,对此应高度重视。在遵循农村公路建设标准 及原则的前提下,可根据线路上的主流车型及运行 环境,合理选用设计指标和相应对策,避免道路新的 不适和早期破坏。 增加的荷载图式得出的弯沉等效和弯拉等效公式与 现行规范相同,但指数不同。现行规范中以弯沉为指 标的轴载换算公式中换算指数n为4.35,他们的建 议值为5.0,以弯拉指标换算时建议n由8.0增加 为8.5。据此算出的厚度要比现行设计方法算出的 要厚一些,能减少超载的破坏。 参考文献: 【1】 孟书涛,徐建伟.轴载、轮胎内压与轴载换算的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04(6):4—7. 7 路面结构模式的选择 一【2】 刘清泉.如何降低县乡道路和农村公路的修筑成本【J】. 般认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比沥青路面承载性 公路交通科技,2005(2):41—44. 【3】 叶欣欣,黄戈,李小虎.重载路面结构设计中交通参数 的调查和分析.山西建筑,2005(12):264. 更好。但从近年来所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看,很少 有不出现病害的。分析原因主要是基层过薄或路基 The Study on Common Design Problem of County Road Re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YAO Xiu-ming (Jinzhong Trafifc Department,Jinzhong,Shanfi 030600,China)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d the common problem and cause of county road reconstruction engineering,and proposed relative design index and methods. . Key words:county road;enclosed coal line;design index;metho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