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
关于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
摘 要:语文写作是中学生比较忌惮的一个话题。要想写好中学作文,必须要培养学生的三方面能力:培养写作的兴趣或习惯;注重观察力,积累生活素材;培养创作艺术的能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培养能力
当我听到在学生私底下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一怕文言文, 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时,我不禁哭笑不得。然而,这句话也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学生怕语文的一个事实。尤其是对写作文一项,当代许多中学生不仅没有感受到古近代诗人、文人们那种“直抒胸臆”“壮怀激烈”的畅快,更将作文视作一种消磨时间的苦差事。有些学生上作文课不可谓不专心,对写作评分技巧也了然于胸,但是写出来的作文依然差强人意。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之所以“写作文难”,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不爱或不喜欢作文;作文艰涩乏味,没有新意;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却苦于无法表达。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针对这三方面问题,谈谈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培养写作的兴趣或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更是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等教育学者们都强调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布置作文作业时,学生们总是叫苦连天,跟我抱怨说:“老师,能不能不写作文啊?”“唉!怎么又写作文!”这就说明许多学生都没有将作文当成是一种创作
型的、艺术型的劳动,而是机械的、木然地在进行写作。首先,教师应该扭转学生的观念,尤其对学生抱怨的“作文就是最难忘的一件事”要进行纠正:即便是最难忘的一件事,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写不是么?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写作习惯。好笔头都是磨出来的,没有长年累月的锻炼,学生只会更怕写文章、更不愿写文章。为此,日记、周记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日记、周记的字数、形式、格式、题材、风格标准不一定需要有严格的限制,但是要求学生们必须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让写作、日记从“烦人的作业”变成一个发挥学生想象力,释放学生情绪的绝佳平台。 二、注重观察力,积累生活素材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深入生活,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自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感想联系、结合在一起,就是一部作品的滥觞。许多学生经常抱怨说没东西可写、没感情可抒发,“我才多大,有多少难忘的事”,其实不然。世间万物,从鸟语花香、河流山川到风情民俗、人情轶事,只要能发现其中的美,就是一件值得抒发、值得写的宝贵素材。因此,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要十分注重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从学校中的好人好事、喜闻乐见的见闻,到一草一木、四季变更、万物转换等等,培养学生发现、搜索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拘泥于书本、文字,更要跳脱书本、文字去探究背后的生活,从家长里短、琐碎杂事中看生活百态,这些看似平庸的生活细节,其实都可以转化成为很好的写作素材。 三、培养创作艺术的能力
有了写作的兴趣、有了创作的素材,如何将这些素材转化成一篇成功的作品呢?写作是一门艺术,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如果艺术只是生活的一面镜子,那要艺术又有何用呢?艺术恰似一个手法高超的化妆师,将生活点缀的有特色、生机和色彩,同时又不脱离生活、不脱离现实。我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看到这样一些作文,作文的事件不能说没有新意,叙述也足够顺畅、流利,但是文章的写实有余,艺术感不足。比如,许多学生经常用“笑声在校园的上空久久地回荡、回荡……”这个句子用了十多年,“造福”了亿万中国学生,到现在依然被许多学生拿来当做文章结尾的“万金油”。有次我拿着某学生的作文将这个句子提出来说:“我们学校有多大?而且学校上空是开放式建筑,在校园上空久久地回荡的,恐怕不是笑声,是震天雷吧?”全班哄堂大笑,那位学生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借这个笑话,我只是想告诉学生们写作中那一点艺术感对作品“画龙点睛”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艺术感觉,我鼓励学生们多看一些文风优美的书籍,着重对书中那些优美、感人的描写段落加深印象。此外,对古语的运用在作文写作中也十分有效,而对古语的大量阅读对学生学习的另一个大难点——文言文大有裨益。因此,我也十分鼓励学生多阅读四书五经,《东周列国志》,《史记》,杜甫、王安石诗作等作品,不仅可以在这些书中获得大量的写作素材(比如《史记》中有大量的人物事迹,对佐证议论文中的论点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也能提升自己的写作素养。而在每堂课开始之初,我都会在黑板的右上角写上一句古今中外的名
人名言,让学生们主动接收其中的“营养”。在一系列的写作技能培养下,我也欣喜地发现学生们在写作中能主动思考了,写作能力也有了较大提升。
有人说:“创作是无中生有的艺术。”中学生的写作离创作、离艺术也许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有句话说得好:“作文,其功用就是为了抒发真生活、真性情的。”在现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下,作文也成为应试教育的一部分,然而应试教育不代表就是机械的填鸭式教育,一篇文风优美、见解独到的作品,无论是什么教育形式,都是会被认可的。因此,我们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时,不应抱怨教育制度的优劣,而应从写作本身着手,如何写出真感情、真生活的作品才是写作教育的关键。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陡沟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