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临床上胶体金检测常见问题的分析
来源:好兔宠物网
检疫检验 兽医临床上胶体金检测常见问题的分析 刘中成(哈尔滨市兽药饲料监察所150070) 胶体金是常用的标记技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 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新型免疫标记技术,有其 独特的优点。近年已在各种生物学研究中广泛使用。 在兽因临床使用的免疫印迹技术几乎都使用了胶体 金标记,但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现将其分析介绍如 下。 ・ 宠物医师应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生理指标作出综合 评价。 在抗体夹心法免疫检测中,有的抗体会与动物 血清出现阳性反应现象,因此当检测样品带有血液 时,无论犬只是否感染细小病毒,试纸都会出现阳性 反应。 1 Test线处颜色深浅对结果的影响 在测定过程中,线条颜色的深浅与样品中单位 体积内病毒含量有关,单位体积内病毒含量越多与 4诊断试纸结果判定可能遇到的若干问题 若犬、猫发病处于潜伏期时,排泄的病毒量可能 较少,相应采样的病毒数量较少。在反应开始的3~5 其结合的金标抗体呈正比,T线的颜色偏红,但不同 厂家在产品的设计中的单位指标(包被胶体金抗体 的浓度、NC膜孔径的大小、封闭剂的选择等)是不一 样的,所以,不要过分纠缠颜色深浅,阳性线条出现 才是最终结论。 分钟时T线可能呈现较淡,到l0分钟反应结束后, 线条会呈现的相对清晰。 若反应结束1小时后,T线处再有线出现,这是 胶体金倒流现象造成“回线”现象,硝酸纤维膜具有 双向的毛细渗透作用,若滴加检测样品量过多,膜在 湿润的状况下,可能出现渗透现象,而试纸CW线处 有肉眼见不到的痕迹,若胶体金沉落,便会呈现红色 线条,该结果无效。 “检测中T线消失”现象,主要是样品中病毒浓 度过高,当病毒浓度过高,在T处先形成的夹心免疫 抗原抗体复合物被游离的病毒竞争性结合,失去相 应的结合位点,从而出现的红色线条逐渐变浅,甚至 消失。 2提高犬瘟热病毒诊断试纸检出率的方法 犬瘟热临床分为呼吸道型、神经型、胃肠道型、 混合型4种。犬瘟热病毒感染早期,分泌物中病毒含 量较少,且犬瘟热病毒在空气中容易失活,采拭样本 存在人为误差,单检分泌物容易漏检。 建议采用口、鼻、眼多点多次采样充分混匀;胃 肠道型的犬瘟容易被忽视,可以采集犬粪便或肛门 腺分泌物为取样样本;犬瘟热病毒感染前期血液中 已有病毒繁殖,采血分离血清,进行检测得到的结果 更加准确。如果离心血清不便,也可直接采1-2滴全 血加到已采集分泌物的稀释液中,混匀后即可加样 检测。 “检测中C线消失”现象,可能患犬经过单克隆 抗体的治疗,而目前单克隆抗体基本以鼠源为载体, 而胶体金c线处包被的二抗也为鼠源二抗;或者,犬 食入了被鼠污染的食物也会造成患犬体内产生免疫 抗体,从而出现C线消失的现象。 使用不同品牌试纸检测同1份样品,结果不一 致。主要是选择的单克隆抗体位点不同造成的微小 差异,CDV仅1个血清型,目前流行毒株较多;CPV 有2个血清型,目前流行CPV一2型;不同地区流行的 毒株有可能存在病毒抗原飘移,出现检测结果差异。 导致“白板”现象的原因可能有。滴加样品量过 3试纸检测的可靠性 患犬发病初期可通过粪便排出大量细小病毒, 病毒粒子散在,传染性也较强。发病后期由于肠黏膜 分泌的IgA抗体和随血进人肠道中的IgM抗体增 多,病毒被抗体中和并相互凝集,此时若用试纸检测 可能会测不到病毒。 另外,在临床中对发生呕吐、腹泻、脱水等肠炎 综合症病犬,要进行物理性的鉴别工作。犬感染细 小、冠状、轮状等病毒,均呈现类似的临床症状,鉴别 诊断工作便很重要。某些细菌、寄生虫(球虫)或急 性胰腺炎,甚至异物均可导致犬出现腹泻便血。所 以,肠道出血的病例不仅仅是由于犬细小病毒引起, 多(≥5滴),同时滴加的速度过快;样品的pH值偏酸 或偏碱,导致胶体金结合异常;试纸保存不当,试纸 室温下保存即可,若存于 ℃冰箱,使用前应置于室 温,待恢复到室温方可使 『;试纸取出后,应尽快进 行检测,检测区不能沾湿。 调 养殖技术顾问201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