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字经》教学设计

来源:好兔宠物网


沐浴,经典蒙学的灵光

——诵读《三字经》

《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三字经》共188句,1128字。从“学习的重要性”到“礼仪教育”、“常识教育”三大主题以及为实现这三大主题而制定的读书计划,然后举例说明勤学立志是一个人乃至后代带来的影响。今天所学的是“礼仪教育”这部分。它通过黄香、孔融两个孩子的故事渗透孝敬父母,兄弟间互相谦让的传统美德教育,让孩子学会做人。

【教学内容】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

\\

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诵原文,积累语言。

2、知道《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孝敬父母,互相谦让是传统美德。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美德。

3、培养学生“感恩、爱”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体会原文的含义,学习古人的孝敬父母。互相谦让礼仪道德。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经典诵读能手”胸贴、“经典诵读小明星” 胸贴。

【教学过程】

\\

一、歌曲导入

师: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播放《三字经》人之初篇。)

师:你知道这是一首什么歌曲吗?

你会背《三字经》吗?谁来给大家背一段《三字经》?

小朋友表现真棒,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板书:三字经)

齐读课题。

二、诵读感悟

1、(看大屏幕,出示句子)听录音,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

师:录音听完了,下面同学们自己试着读读。

2、学生自由读,读不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指生读《三字经》。

4、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读熟读顺。

师:把这段《三字经》读给你的同桌听,互相纠正不准确的字音。

5、看大屏幕个别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

师提示:古文的朗读不但要正确还要读出节奏韵律,先来听一听录音,听完你有什么感受?试着读一读。

(播放《三字经》朗读录音,学生听后先说感悟再试着自己读一读。)

6、指名读——学生互评——齐读

7、各组选一名学生代表到讲台前诵读,评选“经典诵读小明星”、“经典诵读能手”。

师:为他们祝贺,其他同学要努力,希望我们班能诞生更多的诵读小明星和小能手。

三、了解故事

1、师:关于三字经,老师这里还有两个小故事,我们来看一下。看的时候,希望同学们能认真看,用心听,用脑想,看看故事中的小主人公是谁?他做了一件什么事?

2、故事一:《黄香温席》

(1)学生看视频。

(2)回答问题:小主人:黄香

所做事情:为父亲暖被窝,不让父亲受凉。

(3)《三字经》里是怎样写他的?(出示句子:“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师:谁愿意来读读? (随机板书: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

(4)这几句是什么意思?

(5)师:同学们,你们在家有没有帮自己的爸爸妈妈做过事呢?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故事二:《孔融让梨》

(1)师:第二个故事讲的是谁呢?先来认识一下主人公吧!(出示孔融的图片)他叫孔融!大家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吧? (看视频《孔融让梨》)

师:听了刚才的故事,一定有聪明的小朋友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谁来说?

师:是呀,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么长,可古人只用了十二个字就概括了,真神奇呀!(出示句子: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板书: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一起来读!

师:小孔融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要把大梨让给哥哥们吃,他对兄弟是多么友爱!那么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什么呢?生自由说。

过渡:在刚才的句子中,我们知道了一个人必须要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首先要孝顺父母、恭敬兄长,其次才是学习各种常识。

四、指导背诵

\\

过渡:这么好的句子,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已经熟记在心了。现在,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会的小朋友一起回答!先准备准备,自己读读!

师:现在来看大屏幕!

1、你能把它们补充完整吗?

子不学,_________。幼不学,_________。

玉不琢,_________。人不学,_________。

为人子,_________。亲师友,_________。

香九龄,_________。孝于亲,_________。

融四岁,_________。弟于长,_________。

2、(出示黄香的图片)师:《三字经》中是怎样写他的?一起背!香九龄——(引读)

(出示孔融的图片)师:你能背出和这幅图有关的句子吗? 一起背!融四岁——(引读)

3、全班同学打节奏,齐声背诵。

4、师: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的内容你们已经记住了,老师希望你们回家把古诗文背诵给家长听。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五、拓展升华

\\

1、说一说:同学们,今天你都学到了什么?

2、在生活中,你该怎样和同学、小朋友相处呢?看到别人做的不对时你会说什么?

六、总结提高

师: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的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可见,孝敬父母,关心他人,谦虚礼让,富有爱心,懂得礼仪是多么重要。这些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更要学会用爱和感恩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和谐。

七、板书设计

三字经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教学反思

我校开展的《让经典走进校园,让书香浸润人生》经典美文诵读活动中,选用了《三字经》作为校本教材,举行了诵读、书写、讲故事、汇报表演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而如何教好《三字经》是首要任务。在教学前,我反复阅读教材,知道这些内容中讲了许多历史故事,通篇皆为整齐押韵的三字或四字小节,结构整齐悦目,读来简洁凝练,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根据这一特点,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制作内容有关的小故事课件,借助这些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及做人的道理。如在教学“融四岁,能让梨……”时,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出示课件学生看得津津有味,这样孩子们从故事中理解了内容的大意,也学会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另外,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语言特点,主要的

\\

教学支点就是“读”,采用自读、练读、指读、合作读、竞赛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熟悉文本,并感悟文本。这一系列的过程,层层深入,步步提高要求,从诵读中,教材的押韵美感、抑扬顿挫的节奏才能体现出来,或者说正是教材语言特有的声律美感内在地决定了吟咏诵读是其主要学习方式。因听声而记真切,因吟诵而见其美,美感的教育不是外在的,就在语言的声音美本身!这可以看出每天让孩子反复吟诵这类读本,美辞佳句尽入腹中,积累日丰,有助于培养学生凝练、典雅的文言语感和美感,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识字量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促进和发展。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