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500字_学习心得.doc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500字(一)
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当前,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陆续进入收尾阶段,各方面工作正是最需上劲时候。越到此时,越要防止歇歇脚思想、松口气情绪,必须扣好最后一粒扣子、走好最后一公里,做到敬终如始、善始善终。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迄今已有13个月,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地方存在过关思想和松劲情绪,觉得主要规定动作已经完成,后面工作差不多、过得去就行;一些部门存在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问题,有走形、变味倾向;一些单位存在拖着不改、等待观望现象,对应该解决问题推诿扯皮。这些问题警醒我们,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后越要持续用劲。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务必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锲而不舍劲头,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
为山九仞,不能功亏一篑。善始善终,还有大量工作要扎扎实实做好。一方面,全面整改落实将提上日程,第二批活动单位整改承诺需要兑现,第一批活动单位深化整改任务也要进一步落实到位;另一方面,乡镇和街道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基层党组织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将全面铺开,这是第二批活动一个富有特色重要内容,涉及6000多万名党员、3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是一次大规模党内生活实践。如果思想上懈怠、行动上疲软、措施上不力,就无法取得实效、取信于民。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500字(二)
正在央视热播《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以大量翔实第一手材料,运用纪实手法,通过历史现实交会镜头,全景式展示出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前前后后,全过程展示全党开展反”四风”、改作风重大实践,引发人们对加强党作风建设思考。
纵观古今中外政党发展史,但凡有大作为、有大成就政党,无不是靠作风立党、靠作风取胜、靠作风走向繁荣兴旺。从我们党走过光辉历程来看,坚持不懈地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从”三大纪律”到”八项注意”,再到”两个务必”,我们党锲而不舍地狠抓作风建设,领导人民不仅打下了红色江山,而且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胜利。历史表明,只有始终不渝地加强作风建设,才是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最好出路,才是对如何永葆党先进性和纯洁性最好选择。
当然,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进入新时期,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加强作风建设决不只是思想道德层面小节问题,而是重大党性问题;决不是小题大作问题,而是大是大非问题;决不是可有可无问题,而是重大政治原则问题,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以作风建设实际成效,保持党先进性和纯洁性。
正因如此,2012年12月4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开启了新一轮加强党作风建设伟大征程。人们看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坚定决心,对落实八项规定出必行、行必果,对改进作风”抓大不放小”.通过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有效大排查、大检查、大扫除,开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集中教育实践活动。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企业,全党上下,一种优良党风政风正在成为一种新常态。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推进党建设新伟大征途上,执行八项规定可能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四风”问题也许会呈现出长期性、反复性、顽固性、隐蔽性特征,一些不正之风将换个”马甲”又上岸,穿上”隐身衣”又露面。在这个爬坡过坎关键时候,《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热播,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告诉人们,改进作风是永不竣工工程,需要一鼓作气、一以贯之地抓下去,步步深化,久久为功,用长效机制巩固作风建设成果,真正以改进作风实际成果取信于民,努力在新一轮”赶考”面前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内容提要:“以德治国”提出,有着深厚理论基础,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邓小平理论与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结晶。“以德治国”同“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道德与法律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重要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他律性角度分析,要加强从政道德监督机制建设;从自律性角度分析,要加强从政道德养成机制建设。从政道德养成重点是加强道德修养。
《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决定》指出:“江泽民同志是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他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江泽民文选》中关于德治思想即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
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战略决策
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讲话中,要求我们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思想”。这个思想是江泽民德治思想战略基点。
2001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以德治国”,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发展时期所提出重要治国方略,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基础上作出科学论断,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重大发展。认真领会这一治国方略深刻内涵,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大力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具有极其深远历史意义。
“以德治国”提出,有着深厚理论基础,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邓小平理论与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结晶。
在党十四届六中全会上讲话中,江泽民同志详细阐述了“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这一重大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从邓小平同志重要指示中,我们应该得到一些重要启示:第一,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第二,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社会。第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特征。第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社会主义公民。第五,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党基本路线不动摇。第六,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关系,处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关系,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必须始终注意把握它们内在联系,增强全面性。
这里,江泽民同志已经勾画出“以德治国”蓝图。正是这次中央全会,主要讨论了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决议》。
在2000年6月召开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明确使用了“德治”概念。他指出,“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这样,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发展,随着理论探索和思考不断深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并做出了“以德治国”重大战略决策。
“以德治国”同“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道德与法律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重要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正如江泽民同志所阐述那样,“对一个国家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在党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概括了十三年来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党、怎样建设党认识,积累十条宝贵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其后,又在“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部分再次强调指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不难看出,“德治”思想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占有相当重要分量。
高度重视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4
自考毕业生自我总结是自学考试毕业生登记表中重要部分,是自学考试毕业审定考核中政治思想考核依据之一。但在毕业审定中我们发现,部分自学考试毕业生不知道自我总结如何写,或者说不知道写些什么内容。有考生以为多多益善,有考生又只是敷衍了事。为帮助考生写好个人总结,我们在毕业审定过程中选择了两位考生个人总结提供给大家作为参考。
1.学习体会式:
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毕业了。回顾参加自考这几年,我感受到了每一位自考生从艰辛到成功历程。在这没有校门大学里,我理解到了自学考试这四个字意义。在没有老师情况下,我懂得了在学习过程中确定自己学习方法重要性。首先是根据自己工作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学习专业;第二是培养自己自学能力,并根据课程和时间适当地参加业余辅导;第三是全面了解书中基础知识,并在理解基础上加以总结和巩固;第四是多做习题,以适应考试形式。另外,有明确学习目参加学习是为更多更好地掌握知识,在考试失败时要增强自信心,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精神。自学考试磨练了我意志,选择自考我无怨无悔。
2.学以致用式: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类整体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为了工作需要,也为了
提高自己自身修养,在朋友介绍下,我认识了一位良师益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自学道路上我深深地体会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过程中,我不知不觉地对我选择专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学习几年里,我还用自己所学知识发表了几篇文章;在今年工作中,正是通过我所学过知识成功解决了一起异常复杂涉外申诉案,挽回了企业经济损失和我国国际影响,受到了单位通报表彰。我知道,毕业不是终点,前方路还很长。我将继续奋斗,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我将为我是一名自考生而自豪。
除了以上两种形式以外,总结还可以有多种形式,只要是联系自己在自学考试中实际,写出体会,写出感受,写出经验,文章流畅,都可以作为自我总结;因为在每一位自考生学习经历中,都有许多好经验、收获、心得可总结,在毕业生登记表中留下自己自学闪光点。
《【图文】自学考试毕业生如何写好自我总结 2011年暑期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参加了一年一度学区组织暑期教师培训,本次培训目是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从而整体强化教师队伍执业能力。短短几天时间里,通过学习各种文件和会议精神,以及听专家报告都让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在此,我总结了这次学习体会和收获:
一、教育就是爱
首先,教育本质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成功教育,既然选择,就必须热爱。热爱教育工作,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最基本动力,只有热爱,才能进取,才能创新,才能奉献。因此,在平常教学工作中,我们要以爱来浇灌祖国花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教育原则,树立正确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帮助他们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健全个性。不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和教育效果唯一标准,正如市教育局张云飞局长所讲,我们每个教师手上都要多几把尺子,用不同尺子去衡量不同孩子,只要你会用尺子,学会真正地用心去衡量,你就会发现他们可爱之处,甚至是可造之才。因此,我们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师生关系,从内心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人格,用心去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潜能。或许将来牛顿,将来爱因斯坦就是他们中一员。
其次,对学生爱也是师德素养一种体现,崇高师爱就是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都应该关心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个性孤僻,成绩稍差学生。要以足够爱心去帮助他,要以持久耐心去辅导他,要以母亲细心去关注他。多一点关心,少一点冷漠;多一点耐心,少一点埋怨。“把特别爱,给特别你”,用爱心、耐心和关心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兴趣,从而真正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二、知识就是财富
一名教师知识储备量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自己职业特点,一要不断地学习和追求新知识,学会创新,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业务
素质和个人修养,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用“一眼泉”来给学生“一碗水”。二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言行对学生影响是深远。应此,教师应该时刻为学生做好榜样,榜样力量是无穷,只有当好榜样,才能受到学生尊重,得到学生爱,才能有效地促进对学生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以当教师有了丰富学识和为人模范言行,才能让学生长久地受益于这两种财富。
总之,作为一位人民教师,我们就不能无愧于这个光荣称号,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觉悟,从业务上狠抓素质,从师德上加强修养。用凌校长话说,就是要本着职业良心,一切为了学生。用爱去感化学生,用人格去感染学生,用魅力去影响学生,用行动去证明我们可以培养出明礼、诚信、守法、自尊、自爱、自信,具有创新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人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