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低应变法及声波透射法检测方案110609

来源:好兔宠物网
粤电信息交流管理中心工程

方案基桩低应变法及声波透射法检测基桩低应变法及声波透射法检测方案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校核: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

有限公司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2011年4月11日2011

前言

粤电信息交流管理中心工程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总桩数68根。本工程地下室采用逆作法施工,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设计桩顶面在孔口下约15-20米。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现编制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方案如下。

一、声波透射法

1、试验目的

检测基桩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位置、范围和程度。2、检测标准

(1)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2)关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通知(穗建质【2010】574号);(3)招标单位提供的图纸资料。3、检测数量

本工程人工挖孔桩总桩数68根,依据规范要求采用低应变法及声波透射法进行桩身质量的抽样检测。经与业主、设计、施工、监理方共同确定,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的桩数量为49根,桩编号分别为1#~8#、10#、12#~18#、20#、21#、33#~35#、37#~40#、42#、43#、45#、46#、47#、49#~53#、55#~68#,共49条,其中60#、64#、66#、68#同时做钻芯法检测,检测桩布置详见附图。当检测桩存在较严重质量问题时,应按要求进一步检测。4、检测技术要求

(1)基本原理

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质量的原理是事先在桩内预埋若干条声测管,作为超声波接收和发射换能器的通道(见图1)。检测时在一个管内放入发射超声波的发射探头,在另一个管内放入接收超声波的接收探头。两个探头由底部往上同步提升,仪器记录超声波在由二管组成的砼测面内传播的声学特征。根据波的到达时间,幅度大小,频率变化及波形畸变程度,经过分析处理,从而判定出砼质量状况,存在缺陷的性质、大小及空间位置、砼匀质性。

(2)配合工作要求

在灌注混凝土之前,需要在被检测的基桩内预先埋入检测预埋管,待约15天砼龄期后开始检测。

预埋管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管材要求及驳接方式

预埋管用内径5cm的普通自来水管或黑铁管。用自来水管的螺口驳接方式,但驳接时不用麻丝,油漆,直接拧接即可。管内不能有泥沙或其它异物存在。上、

下管口要封口,上管口要高出灌注砼面30cm以上,检测前将检测管引至井口位置(地面),以便检测时安装探头电缆滑轮。

②固定方式

预埋管可直接用铁丝捆扎在钢筋笼竖筋上,各预埋管要大致相互平行,并大致垂直于桩底。如果钢筋笼不到底,则底部应用铁丝捆扎短钢筋作相对固定,为了安全,尽可能不要在桩底内焊接。对于钢筋笼到底并且是用吊机吊入桩孔的,可在地面先把预埋管安装在钢筋笼上。此时如果采用点焊驳接固定预埋管,请注意不能焊穿或局部漏焊管材。

空桩部分检测管采用10号低碳钢丝(直径3.251mm)绕紧后再用锚钉固定于井壁,每根检测管单独固定。各检测管由多节衔接加长,每节检测管附壁固定不少于一处。布于大桩径桩中心轴线位置的检测管以“十”字型式绕紧铁丝并固定于井壁。

③埋管根数及分布要求

当桩直径0.8m<D≤2.0m时,按正三角形分布,安装3条预埋管;当2.0m<D≤3.0m时,按正方形分布安装4条预埋管;当D≥3.5m时,需埋设5根声测管,即在按正方形分布安装4条预埋管的基础上在桩中心再增加一条声测管。(见图2)

注:通知进场检测前请预先在所有声测管内注满清水。并再次确认声测管是否畅通,声测管露出混凝土面部分应无扭弯、压扁或穿洞,管内无异物,管底直达桩底,否则应做相应处理。

R

T桩砼T发射探头R接收探头充水测管桩截面图1桩基超声测试系统示意图

0.8m2.0m<D≤3.0m图2基桩预埋管分布图

D≥3.5m正常情况下,每台套每天大约可完成15根基桩的超声波透射法检测。实际检测时,根据施工现场进度的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员、设备,以确保满足整个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现场检测工作完成后,三个工作日内提供初步检测结果,现场试验全部检测完毕后,十个工作日内提供正式检测报告一式五份。

二、低应变法检测方案

1、试验目的

普查桩身结构完整性,判断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2、检测标准

(1)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2)《关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通知》(穗建质[2010]574号);(3)招标单位提供的图纸资料。3、抽检数量

经与业主、设计、施工、监理方共同确定,采用低应变法检测的桩数量为11根,桩编号分别为11#、22#~30#、32#;当检测桩存在较严重质量问题时,应按要求进一步检测。4、仪器设备及基本原理

检测仪器采用美国PDI公司生产的P.I.T桩基完整性检测仪,检测设备及现场联接见图3。

基桩低应变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检测分析反射波的到时、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手锤击打桩身完整性检测仪信号输入参数设定数据处理结果输出桩计算机绘图仪图3基桩低应变法检测仪器设备现场连接示意图

5、委托方现场配合、准备工作

(1)凿去桩头浮浆,露出新鲜密实混凝土面,并使桩头保持平整;(2)清除桩头碎石、杂物、泥浆和积水,使桩头保持清洁、干燥;(3)在检测之前,桩顶承台不得绑扎钢筋;

(4)保证传感器的安装面光滑平整(可采用砂轮打磨),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按如下规定:实心桩安装在距桩中心2/3半径处,根据桩径大小均匀布置3~4个点(大小约5cm×5cm),激振点在桩中心;

(5)提供我方两名检测人员从地面到桩顶检测平面的安全升降设施,保证能安全平稳地进行检测操作。

以上准备工作及由此所发生的相关费用由委托方负责。

当受检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且不小于15MPa时,可以开始进行低应变法检测,同时需提供的资料有:桩位平面图;地质勘察报告;受检桩的施工记录;工程概况(后两项由我方提供表格格式)。6、进度安排及成果提交

在现场准备工作充分的情况下,本项目低应变法检测工作可在一天内完成。现场检测工作完成后,三个工作日内提供初步检测结果,现场试验全部检测完毕后,十个工作日内提供正式检测报告一式五份。

三、安全措施

考虑到本工程为逆作法施工的特殊情况,检测前和检测过程中需要建设方和施工方做足安全防范措施:

1基桩井口及井壁做好相关防护措施,预防物体打击和坍塌;2低应变检测抽水时,预防漏电;

3使用爬梯时备好安全带等安全措施,预防高空坠落;4其他未提及但涉及检测的安全措施也要给予充分考虑。

以上需要采取的措施请建设方和施工方配合实施,我单位不负责具体落实和相关费用。

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2011年4月11日

粤电信息交流管理中心工程基桩低应变和声波透射法检测方案

各单位会签表

施工单位: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签名、单位盖章)

年月日

地质勘察单位: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负责人签名、单位盖章)

年月日

设计单位:广州市天启正业建筑设计事务所(负责人签名、单位盖章)

年月日

监理单位:广东创成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签名、单位盖章)

年月日

建设单位: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签名、单位盖章)

年月日

监督单位: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人签名、单位盖章)

年月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