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深圳市建设局关于印发《深圳市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检测暂行规定》的通知-深建字[2003]52号

来源:好兔宠物网
深圳市建设局关于印发《深圳市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检测暂行规定》的

通知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 施行日期 文号 主题类别 效力等级 时效性

2003.06.30 2003.07.01 深建字[2003]52号 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地方规范性文件 现行有效 正文:

---------------------------------------------------------------------------------------------------------------------------------------------------- 深圳市建设局关于印发《深圳市民用 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检测暂行规定》的通知 (2003年6月30日 深建字[2003]52号) 各有关单位:

为了预防和控制我市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规范室内环境污染检测工作,根据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建办质〔2002〕17号)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以下简称《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我局组织制定了《深圳市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检测暂行规定》,现予印发,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 附: 深圳市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检测暂行规定 1. ?/font>话愎娑?

1.1为了贯彻实施《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以下简称《规范》),统一室内环境污染的检测工作,根据深圳地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1.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的检测,应符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 1.3本规定适应于:

1.3.1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场地土壤中氡浓度检测;

1.3.2民用建筑工程所用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使用前的污染物含量(指标)或释放量检测; 1.3.3民用建筑工程验收前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检测。 2.建筑场地土壤中氡浓度检测 2.1 检测内容及要求

2.1.1 新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当工程处于地质构造断裂区域的,必须进行建筑场地土壤中氡浓度测定;Ⅰ类民用建筑工程处于非地质构造断裂区域,当有工程地质条件相似的场地证明工程地点的氡浓度不高于周围非地质构造断裂区域的5倍的,可以不进行建筑场地土壤中氡浓度测定,否则应进行建筑场地土壤中氡浓度测定;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处于非地质构造断裂区域时,可以不进行建筑场地土壤中氡浓度测定。

2.1.2 I类民用建筑工程地点土壤中氡浓度高于周围非地质构造断裂区域5倍以上的,应对工程地点土壤中镭-226、钍-232、钾-40的比活度进行测定。

2.1.3 建筑场地土壤中氡浓度的检测,应在工程地质详细勘探阶段进行,检测时场地的地面标高宜与建筑物室外标高一致。

2.1.4 当工程处于地质构造断裂带时,检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检测点应按网格布置,测点的间距不应大于10m;

2 检测点必须覆盖工程基础范围,基础范围内的测点不应少于10个;

3 以地质构造断裂带的走向为轴线,在其两侧基础范围以外的非地质构造断裂区域各布置5个测点。 2.1.5 当工程处于非地质构造断裂带时,检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检测点应按网格布置,测点的间距不应大于10m;

2 检测点必须覆盖工程基础范围,基础范围内的测点不应少于10个;

3 基础范围以外的测点不得少于5个,各测点离基础外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2.1.6 工程地点周围非地质构造断裂区域土壤中氡浓度值,取基础范围以外各测点检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2.1.7 现场取样(或测试)工作不应在雨天进行,如遇雨天,应在雨后24h后进行。 2.2 检测方法及仪器

2.2.1 土壤中氡浓度宜采用静电扩散法测定,所用仪器的性能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 工作条件:温度 -10~40℃,相对湿度≤90%; 不确定度:≤20%

探测下限:≤400Bq/立方米。

2.2.2 土壤中镭-226、钍-232、钾-40的比活度应采用γ能谱分析法测定。

3.材料中污染物含量检测 3.1 检测内容及要求

3.1.1 民用建筑工程所采用的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必须有放射性指标检测报告,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1.2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中所采用的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必须有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检测报告,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1.3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中所采用的水性涂料、水性胶粘剂、水性处理剂必须有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游离甲醛含量检测报告;溶剂型涂料、溶剂型胶粘剂必须有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氨酯类)含量的检测报告,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3.1.4 民用建筑工程所采用的其他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材料的质保资料,应有污染物含量(指标)或释放量的检测结果,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各种常用材料的应检项目及限量见附录A。 3.1.5 民用建筑工程所用的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材料,应分批进行进场检验,每个检验批应有相应的检测报告(或检测结果);一个进场检验批由同一生产厂家生产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相同的同一种材料组成。

3.1.6 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检测项目不全或对检测结果有疑问时,必须将材料送有资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1.7 当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相应材料进场时应按不同产品分别取样送有资质检测单位检测污染物含量(指标)或释放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 工程室内饰面采用的天然花岗岩石材,总面积大于200平方米; 2. 工程室内装修采用的人造木板或饰面人造木板面积大于500平方米; 3. 工程室内涂料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

3.1.8 商品混凝土和预制构件、新型墙体材料等构配件、半成品,生产前应对其所用的砂、石、水泥、粉煤灰等进行放射性指标检测,当所使用的材料放射性指标合格,制品可不进行放射性指标检测。 3.1.9 I类民用建筑工程当采用异地土作为室内回填土时,应对该取土区的土壤进行镭-226、钍-232、钾-40的比活度测定。 3.2 检测方法及仪器

3.2.1 无机非金属材料放射性指标应采用γ能谱分析法测定。

3.2.2 人造木板游离甲醛含量应采用穿孔法测定;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游离甲醛释放量应采用环境测试舱法或干燥器法测定。

3.2.3 水性涂料、水性胶粘剂和水性处理剂中TVOC含量应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游离甲醛应采用分

光光度法测定。详见《规范》附录B。

3.2.4 溶剂型涂料、溶剂型胶粘剂中苯含量应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TVOC含量用测量样品密度和处理前后质量的方法测定。详见《规范》附录C。

3.2.5 聚氨酯漆固化剂和聚氨脂胶粘剂中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含量应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 4.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 4.1 检测内容及要求

4.1.1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天以后,工程验收之前进行。 4.1.2 按验收时民用建筑工程的室内装修情况,必须检测的项目分别如下: 1 墙面、地面、天花仅做水泥砂浆抹灰的,检测氡; 2 墙面、天花已刮腻子的,检测氡、甲醛、TVOC;

3 已做好室内装修,具备居住或使用条件的,检测氡、甲醛、苯和TVOC,氨可视具体情况定。 4.1.3 抽检房间的数量,应不少于房间总数的5%,且不少于3间。

4.1.4 抽检的房间必须具有代表性,应考虑楼层、朝向、迎背风、户型等因素。

4.1.5 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并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可以减半,但不得少于3间。

4.1.6 样板间使用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与工程其他房间必须一致;样板间应选择材料的装载度(即每立方米室内空间材料表面积)最大的房间。

4.1.7 抽检房间的各种预留孔如空调机孔、油烟机排风管孔、卫生间排气管孔等应封堵;各种家具(如橱柜)的可开启部位应处于关闭状态。

4.1.8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 1 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平方米时,设1个检测点; 2 房间使用面积50-100平方米时,设2个检测点; 3 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平方米时,设3-5个检测点。

4.1.9 住宅工程可按套(单元)抽检,然后在套(单元)内的各个房间设置检测点;套 (单元)内的分隔间,设计图纸中有不装门(窗)扇的门、窗洞相通时,相通的分隔间按一个房间设置检测点。 4.1.10 检测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游离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浓度时,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小时后进行。对于已安装通风系统的民用建筑工程,在对外门窗关闭及检测操作期间通风系统应正常运转。

4.1.11 检测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氡浓度时,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小时后进行。对于已安装通风系统的民用建筑工程,在对外门窗关闭及检测操作期间通风系统应正常运转。

4.1.12 检测时,室外风力不应大于5级,室外温度不应低于14℃。 4.2 检测方法及仪器

4.2.1 室内环境中氡浓度应采用活性碳盒法或静电富集法测定。

4.2.2 室内环境中游离甲醛应采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或气相色谱法,也可采用便携式甲醛分析仪在现场测定。

4.2.3 室内环境中氨浓度,应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4.2.4 室内环境中苯、TVOC浓度应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 5.检测结果

5.1 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的检测结果,作为选择材料的依据,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超过限量或不满足使用要求时,严禁使用。

5.2 土壤中的镭-226、钍-232、钾-40比活度测定结果,内照射指数(I(Ra下标))大于1.0或外照射指数(Iγ)大于1.3时,该土壤不得作为I类民用建筑室内回填土。

5.3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不符合《规范》规定(详见附录B)的,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处理后再次进行检测,再次检测抽检的房间数量应增加一倍。

5.4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全部检测结果符合《规范》规定(详见附录B)的,可判定该工程室内环境质量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室内环境质量验收不合格的民用建筑工程严禁投入使用。 附录A 深圳市民用建筑工程建筑材料

室内装修材料环境污染物检测项目及限量

┏━━┯━━┯━━┯━━━━━━━━━━━━━━━━━━━━━━━━━━━━━━━━━━┯━━━━┓┃材 │ │ │ 检测项目及要求 │ ┃┃料 │ │ ├───┬───┬──────┬────┬───┬───┬──┬───┤ ┃┃种 │名称│类别│内照射│外照射│ 游离甲醛 │ 游离 │ TVOC │ 苯 │TDI │ 氨 │ 备注 ┃┃类 │ │ │指数 │指数 │ 含量│ 甲醛 │(g/L) │(g/kg)│ │释放量│ ┃┃ │ │ │I(Ra │Iγ │ │ 释放量 │ │ │ │ │ ┃┃ │ │ │下标) │ │ │ │ │ │ │ │ ┃┠──┼──┼──┼───┼───┼──────┼────┼───┼───┼──┼───┼────┨┃无机│砂、│- │ ≤1.0│≤1.0 │ - │ - │ - │ - │- │- │ ┃┃非金│石、│ │ │ │ │ │ │ │ │ │ ┃┃属建│砖、│ │ │ │ │ │ │ │ │ │ ┃┃筑材│水泥│ │ │ │ │

│ │ │ │ │ ┃┃料 │、商│ │ │ │ │ │ │ │ │ │ ┃┃ │品混│ │ │ │ │ │ │ │ │ │ ┃┃ │凝土│ │ │ │ │ │ │ │ │ │ ┃┃ │预制│ │ │ │ │ │ │ │ │ │ ┃┃ │构件│ │ │ │ │ │ │ │ │ │ ┃┃ │和新│ │ │ │ │ │ │ │ │ │ ┃┃ │型墙│ │ │ │ │ │ │ │ │ │ ┃┃ │体材│ │ │ │ │ │ │ │ │ │ ┃┃ │料等│ │ │ │ │ │ │ │ │ │ ┃┠──┼──┼──┼───┼───┼──────┼────┼───┼───┼──┼───┼────┨┃无机│石材│ A │ ≤1.0│≤1.3 │ -

│ - │ - │ - │- │ - │ ┃┃非金│、建│ │ │ │

│ │ │ │ │ │ ┃┃属装│筑卫│ │ │ │

│ │ │ │ │ │ ┃┃修材│生陶│ │ │ │

│ │ │ │ │ │ ┃┃料 │瓷、│ │ │ │

│ │ │ │ │ │ ┃┃ │石膏│ │ │ │ │ │ │ │ │ │ ┃┃ │板、├──┼───┼───┼──────┼────┼───┼───┼──┼───┼────┨┃ │吊顶│ B │ ≤1.3│≤1.9 │ - │ -│ - │ - │- │ - │ ┃┃ │材料│ │ │ │ │ │ │ │ │ │ ┃┃ │等 │ │ │ │ │ │ │ │ │ │ ┃┠──┼──┼──┼───┼───┼──────┼────┼───┼───┼──┼───┼────┨┃人造│人造│ E1 │- │- │ ≤9.0│ -│ - │ - │- │ - │穿孔法 ┃┃木板│木板│ │ │ │(mg/100g) │ │ │ │ │ │测定 ┃┃及饰│,包│ │ │ │ │ │ │ │ │ │ ┃┃面人│括刨│ │ │ │ │ │ │ │ │ │ ┃┃造木│花板│ │ │ │ │ │ │ │ │ │ ┃┃板 │、定│ │ │ │ │ │ │ │ │ │ ┃┃ │向刨│ │ │ │ │ │ │ │ │ │ ┃┃ │花板│ │ │ │ │ │ │ │ │ │

┃┃ │、中│ │ │ │ │ │ │ │ │ │ ┃┃ │密度│ │ │ │ │ │ │ │ │ │ ┃┃ │纤维│ │ │ │ │ │ │ │ │ │ ┃┃ │板、│ │ │ │ │ │ │ │ │ │ ┃┃ │高密├──┼───┼───┼──────┼────┼───┼───┼──┼───┤ ┃┃ │度纤│ E2 │- │- │ >9.0│ -│- │ - │- │ - │ ┃┃ │维板│ │ │ │ ≤30.0 │ │ │ │ │ │ ┃┃ │等 │ │ │ │(mg/100g) │ │ │ │ │ │ ┃┃ ├──┼──┼───┼───┼──────┼────┼───┼───┼──┼───┼────┨┃ │饰面│ E1 │- │- │ - │ ≤1.5 │- │ - │- │ - │干燥器法┃┃ │人造│ │ │ │ │(mg/L) │ │ │ │ │ ┃┃ │板(│ │ │ │ │ │ │ │ │ │ ┃┃ │包括│ │ │ │ │ │ │ │ │ │ ┃┃ │浸纸│ │ │ │ │ │ │ │ │ │ ┃┃ │层压│ │ │ │ │ │ │ │ │ │ ┃┃ │木质│ │ │ │ │ │ │ │ │ │ ┃┃ │地板│ │ │ │ │ │ │ │ │ │ ┃┃ │、实│ │ │ │ │ │ │ │ │ │ ┃┃ │木复│ │ │ │ │ │ │ │ │ │ ┃┃ │合地│ │ │ │ │ │ │ │ │ │ ┃┃ │板、│ │ │ │ │ │ │ │ │ │ ┃┃ │竹地│ │ │ │ │ │ │ │ │ │ ┃┃ │板浸│ │ │ │ │ │ │ │ │ │ ┃┃ │胶膜│ │ │ │ │ │ │ │ │ │ ┃┃ │纸饰│ │ │ │ │ │ │ │ │ │ ┃┃ │面人│ │ │ │ │ │ │ │ │ │ ┃┃ │造板│ │ │ │ │ │ │ │ │ │ ┃┃ │)、│ │ │ │ │ │ │ │ │ │ ┃┃ │胶合│ │ │ │ │ │ │ │ │ │ ┃┃ │板、├──┼───┼───┼──────┼

────┼───┼───┼──┼───┤ ┃┃ │细木│ E2 │- │- │ -

│ ≤5.0 │ - │ - │- │ - │ ┃┃ │工板│ │ │ │ │(mg/L) │ │ │ │ │ ┃┠──┼──┼──┼───┼───┼──────┼────┼───┼───┼──┼───┼────┨┃水性│室内│- │- │- │≤0.1(g/kg) │ -│≤200 │ - │ - │ - │ ┃┃涂料│用水│ │ │ │ │ │ │ │ │ │ ┃┃ │性涂│ │ │ │ │ │ │ │ │ │ ┃┃ │料 │ │ │ │ │ │ │ │ │ │ ┃┠──┼──┼──┼───┼───┼──────┼────┼───┼───┼──┼───┼────┨┃溶剂│醇酸│- │- │- │ - │ - │≤550 │ ≤5 │ - │ - │ ┃┃型涂│漆 │ │ │ │ │ │ │ │ │ │ ┃┃料 ├──┼──┼───┼───┼──────┼────┼───┼───┼──┼───┼────┨┃ │硝基│- │- │- │ - │ - │≤750 │ ≤5 │ - │ - │ ┃┃ │清漆│ │ │ │ │ │ │ │ │ │ ┃┃ ├──┼──┼───┼───┼──────┼────┼───┼───┼──┼───┼────┨┃ │聚氨│- │- │- │ - │ - │≤700 │ ≤5 │≤7 │ - │ ┃┃ │酯漆│ │ │ │ │ │ │(g/kg)│(g/ │ │ ┃┃ │ │ │ │ │ │ │ │ │kg) │ │ ┃┃ ├──┼──┼───┼───┼──────┼────┼───┼───┼──┼───┼────┨┃ │酚醛│- │- │- │ -

│ - │≤500 │ ≤5 │ - │ - │ ┃┃ │清漆│ │ │ │ │ │ │ │ │ │ ┃┃ ├──┼──┼───┼───┼──────┼────┼───┼───┼──┼───┼────┨┃ │酚醛│- │- │- │ - │ - │≤380 │ ≤5 │ - │ - │ ┃┃ │磁漆│ │ │ │ │ │ │ │ │ │ ┃┃ ├──┼──┼───┼───┼──────┼────┼───┼───┼──┼───┼────┨┃ │酚醛│- │- │- │ - │ - │≤270 │ ≤5 │ - │ - │ ┃┃ │防锈│ │ │ │ │ │ │ │ │ │ ┃┃ │漆 │ │ │ │ │ │ │ │ │ │ ┃┃ ├──┼──┼───┼───┼──────┼────┼───┼───┼──┼───┼

────┨┃ │其他│- │- │- │ - │ - │≤600 │ ≤5 │ - │ - │ ┃┃ │溶剂│ │ │ │ │ │ │ │ │ │ ┃┃ │型涂│ │ │ │ │ │ │ │ │ │ ┃┃ │料 │ │ │ │ │ │ │ │ │ │ ┃┠──┼──┼──┼───┼───┼──────┼────┼───┼───┼──┼───┼────┨┃胶粘│水性│- │- │- │ ≤1 │ - │ ≤50 │ - │ - │ - │ ┃┃剂 │胶粘│ │ │ │ (g/kg) │ │ │ │ │ │ ┃┃ │剂 │ │ │ │ │ │ │ │ │ │ ┃┃ ├──┼──┼───┼───┼──────┼────┼───┼───┼──┼───┼────┨┃ │聚氨│- │- │- │ - │ - │ - │ - │≤10│ - │ ┃┃ │脂胶│ │ │ │ │ │ │ │ │ │ ┃┃ │粘剂│ │ │ │ │ │ │ │ │ │ ┃┃ ├──┼──┼───┼───┼──────┼────┼───┼───┼──┼───┼────┨┃ │橡胶│- │- │- │ ≤0.5│ - │≤750 │ ≤5 │ - │ - │ ┃┃ │胶粘│ │ │ │ (g/kg) │ │ │ │ │ │ ┃┃ │剂 │ │ │ │ │ │ │ │ │ │ ┃┠──┼──┼──┼───┼───┼──────┼────┼───┼───┼──┼───┼────┨┃处 │水性│- │- │- │ ≤0.5│ - │≤200 │ - │ - │ - │ ┃┃理 │处理│ │ │ │ (g/kg) │ │ │ │ │ │ ┃┃剂 │剂 │ │ │ │ │ │ │ │ │ │ ┃┠──┼──┼──┼───┼───┼──────┼────┼───┼───┼──┼───┼────┨┃粘合│ │- │- │- │ -

│≤0.12 │ - │ - │ - │ - │环境测 ┃┃木结│ │ │ │ │

│(mg/立方│ │ │ │ │试舱法 ┃┃构材│ │ │ │ │

│米)│ │ │ │ │ ┃┃料 │ │ │ │ │ │ │ │ │ │ │ ┃┠──┼──┼──┼───┼───┼──────┼────┼───┼───┼──┼───┼────┨┃壁纸│ │- │- │- │ - │ ≤120 │ - │ - │ - │ - │GB18585 ┃┃ │ │ │ │ │ │(mg/kg) │ │ │ │ │-2001 ┃┠──┼──┼──

┼───┼───┼──────┼────┼───┼───┼──┼───┼────┨┃PVC │发泡│玻璃│- │- │ - │ -│ ≤75 │ - │ - │ - │ ┃┃卷材│类卷│纤维│ │ │ │ │(g/平 │ │ │ │ ┃┃ │材地│基材│ │ │ │ │方米) │ │ │ │ ┃┃ │板 │ │ │ │ │ │ │ │ │ │ ┃┃ │ ├──┼───┼───┼──────┼────┼───┼───┼──┼───┼────┨┃ │ │其他│- │- │ - │ -│ ≤35 │ - │ - │ - │ ┃┃ │ │基材│ │ │ │ │(g/平 │ │ │ │ ┃┃ │ │ │ │ │ │ │方米) │ │ │ │ ┃┃ ├──┼──┼───┼───┼──────┼────┼───┼───┼──┼───┼────┨┃ │非发│玻璃│- │- │ - │ -│ ≤40 │ - │ - │ - │ ┃┃ │泡类│纤维│ │ │ │ │(g/平 │ │ │ │ ┃┃ │卷材│基材│ │ │ │ │方米) │ │ │ │ ┃┃ │地板│ │ │ │ │ │ │ │ │ │ ┃┃ │ ├──┼───┼───┼──────┼────┼───┼───┼──┼───┼────┨┃ │ │其他│- │- │ -

│ -│ ≤10 │ - │ - │ - │ ┃┃ │ │基材│ │ │

│ │(g/平 │ │ │ │ ┃┃ │ │ │ │ │ │ │方米) │ │ │ │ ┃┠──┼──┼──┼───┼───┼──────┼────┼───┼───┼──┼───┼────┨┃添 │阻燃│ │ │ │ │ │ │ │ │0.10% │ ┃┃加 │剂、│ │- │- │ - │ -│ - │ - │ - │ │ ┃┃剂 │混凝│ │ │ │ │ │ │ │ │ │ ┃┃ │土外│ │ │ │ │ │ │ │ │ │ ┃┃ │加剂│ │ │ │ │ │ │ │ │ │ ┃┠──┼──┼──┼───┼───┼──────┼────┼───┼───┼──┼───┼────┨┃地毯│地毯│A级 │ │ │ │≤0.050 │0.500 │ │ │ │ ┃┃、地│ │ │ │ │ │(mg/平方│mg/平 │ │ │ │ ┃┃毯衬│ │ │ │ │ │米h) │方米h │ │ │ │ ┃┃垫及│ ├──┼───┼───┼──────┼────┼───

┼───┼──┼───┼────┨┃地毯│ │B │ │ │ │≤0.050 │0.600 │ │ │ │ ┃┃胶粘│ │级 │ │ │ │

(mg/平方│mg/平 │ │ │ │ ┃┃剂 │ │ │ │ │ │米h) │方米h │ │ │ │ ┃┃ ├──┼──┼───┼───┼──────┼────┼───┼───┼──┼───┼────┨┃ │衬垫│A │ │ │ │≤0.050 │≤1.00│ │ │ │ ┃┃ │ │级 │ │ │ │(mg/平方│0mg/平│ │ │ │ ┃┃ │ │ │ │ │ │米h) │方米h │ │ │ │ ┃┃ │ ├──┼───┼───┼──────┼────┼───┼───┼──┼───┼────┨┃ │ │B │ │ │ │≤0.050 │≤1.20│ │ │ │ ┃┃ │ │级 │ │ │ │(mg/平方│0mg/平│ │ │ │ ┃┃ │ │ │ │ │ │米h) │方米h │ │ │ │ ┃┃ ├──┼──┼───┼───┼──────┼────┼───┼───┼──┼───┼────┨┃ │胶粘│A │ │ │ │≤0.050 │≤10.0│ │ │ │ ┃┃ │剂 │级 │ │ │ │(mg/平方│00mg/ │ │ │ │ ┃┃ │ │ │ │ │ │米h) │平方米│ │ │ │ ┃┃ │ │ │ │ │ │ │h│ │ │ │ ┃┃ │ ├──┼───┼───┼──────┼────┼───┼───┼──┼───┼────┨┃ │ │B │ │ │ │≤0.050 │≤12.0│ │ │ │ ┃┃ │ │级 │ │ │ │

(mg/平方│00mg/ │ │ │ │ ┃┃ │ │ │ │ │

│米h) │平方米│ │ │ │ ┃┃ │ │ │ │ │ │ │h│ │ │ │ ┃┗━━┷━━┷━━┷━━━┷━━━┷━━━━━━┷━━━━┷━━━┷━━━┷━━┷━━━┷━━━━┛

说明:本附录的资料和数据来自《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和相关的国家标准,如本附录有错漏以规范、标准为准。

附录B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

┏━━━━━━━━━━━━━━┯━━━━━━━━━━━━━━┯━━━━━━━━━━━━━┓┃ 污染物 │ I类民用建筑工程 │II类民用建筑工程┃┠───────────

───┼──────────────┼─────────────┨┃ 氡(Bq/立方米)│ ≤200 │ ≤400 ┃┠──────────────┼─────────

─────┼─────────────┨┃ 游离甲醛(mg/立方米) │ ≤0.08 │ ≤0.12 ┃┠──────────────┼──────────────┼─────────────┨┃ 苯(mg/立方米) │ ≤0.09 │ ≤0.09 ┃┠──────────────┼──────────────┼─────────────┨┃ 氨(mg/立方米) │ ≤0.2 │ ≤0.5 ┃┠──────────────┼──────────────┼─────────────┨┃ TVOC(mg/立方米)│ ≤0.5 │ ≤0.6 ┃┗━━━━━━━━━━━━━━┷━━━━━━━━━━━━━━┷━━━━━━━━━━━━━┛

Ⅰ类民用建筑工程包括: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

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包括:办公室、商店、旅店、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附录C 十项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目录

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 18580-2001) 2、《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溶剂型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1-2001) 3、《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2-2001) 4、《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胶粘剂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3-2001) 5、《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4-2001) 6、《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5-2001)

7、《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聚氯乙稀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6-2001) 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7-2001) 9、《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 18588-2001) 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2001)

——结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