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徽省合肥市2021届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来源:好兔宠物网
安徽省合肥市2021届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今年元旦节前夕长沙人民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大雪.一夜之间,大地被茫茫白雪覆盖.小花 想估测出积雪的密度来.于是她在平整地面厚度均匀的积雪上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若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已知冰的密度,小花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能实现估测目的

A.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2.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3.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缩小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4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实像 D.若要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可以把蜡烛放置在15cm刻度线处 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B.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大 C.黑板面反光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造成的 D.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5.下列关于生活中光学元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照相机拍摄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B.用凸透镜作放大镜时,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投影仪是利用凹透镜来成像的 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6.对下列光的现象成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日食、月食— — —光的直线传播 B.影的形成— — —光的反射

C.倒影的形成— — —光的镜面反射 D.白雪耀眼— — —光的反射

7.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8.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其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 B.

C. 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打火机中的燃料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变成液体的

B.冬天雪后常常在雪地里撒盐,是因为撒盐后降低了雪的熔点,使雪尽快熔化 C.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深度要浅是由于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形成的 D.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红光,从而遥控电视机

10.萨克斯被誉为铜管乐之王,由于它的声音悠扬,如歌如诉,使人着迷。关于萨克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不同的力吹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按键,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 C.萨克斯的音色美妙是吸引大家的主要原因 D.演员演奏的《草原之夜》一定是乐音 二、填空题

11.某市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kg/m;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质量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2.(2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若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a、b、c三处,其中蜡烛放在_____处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______处得到的实像最小。

3

13.鸟在平静湖面上飞行,可以看到鸟在水中的“倒影”,倒影是通过水面成的_____________(填“实”或“虚”)像:当鸟距水面1m时,倒影距水面________m.当鸟落在湖边树上时,鸟在水中是否还有像______?

14.雪形成的物态变化是属于_____,且是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大雪之后,环卫工人为了更快地使路面上坚硬的冰熔化,往冰面上撒“融雪盐”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冰与盐混合后,能降低冰的_____,加快冰雪的熔化。

15.如图所示,在学校科技节“我是小创客“活动展示中,一名学生用试管“排箫“(装有不同高度水的试管)吹奏乐曲。音乐声是由_____动产生的,吹不同试管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传播的。

16.体育运动中涉及到许多的物理知识,请完成下列各题:

(1)跑道上奔跑的运动员,相对看台上的观众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穿着“41码”的运动鞋打球,“41码”表示其长度约为26_____(填单位)。鞋底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鞋与地面的 ,防止滑倒。

(2)踢球时脚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三、计算题

17.某次物理活动举行了“造船”比赛,所用的材料是密度为1.5×10kg/m的橡皮泥.王强同学选了一块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体橡皮泥,它的底面积为1.0×10m、高为0.2m.王强同学用这块橡皮泥做成了一只小船,经测试,船上最多可放300g的物体,求 (1)王强同学所选橡皮泥的质量 (2)王强同学所做小船的最大排水体积

18.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四、实验题

19.某实验小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32

3

3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发现天平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左/右)移动,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值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g,用量筒测得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小 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cm3.该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3)如果他们在操作(1)过程中,没有调节平衡螺母,便直接测量质量,由此测得小石块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_.

20.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安同学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如图乙所示,把该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此时凸透镜处在光具座上50cm的位置,当把发光物体放在光具座上15cm位置时,发光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_____cm,移动处在凸透镜另一端的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选择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1.如图,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______。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

(3)如果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再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22.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请你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对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其中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完成下列自主学习活动报告,在小组内进行展示交流.

(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______. (2)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______ (3)得到的结论:______

23.我国是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手机间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我们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是因为手机中的发声体在_____。若把一手机放在真空中,如图所示,再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可以看见罩内手机显示灯闪烁,但却听不到手机的铃声是因为_____。

24.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和停表。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电子表的读数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D D D B C B B C 二、填空题 11.5 不变 12.b、c

13.虚 1 是 14.凝华 放热 熔点 15.空气柱振 音调 空气 16.(1)运动、cm、摩擦; (2)相互.

解析:(1)运动、cm、摩擦; (2)相互. 三、计算题

17.(1)0.3kg;(2)0.0006m3

18.(1)20m/s (2)会撞上障碍物 四、实验题

19.左 29 10 2.9×103 偏小 20.0 35 缩小

21.位置 大小 玻璃板没有与平面垂直放置 不能 22.详见解析

23.振动 真空不能传声

24.v=s/ t 刻度尺 小车运行缓慢,便于记录时间 0.18 0.2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