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AHP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设计

来源:好兔宠物网
基于AHP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设计 赵斌 郑州煤炭工业技师学院 河南 郑州4 511O0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权重是通过AHP方法得到的,之后设计了一个能够模糊评价教学质量的评价体 系,它是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 案例的结果充分证明了它比较实用,易于操作。 【关键词】AHP评价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067(2014)10—152一O1 中职教学管理的好坏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质量来判断。评价教学质 量的好坏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管理的完善。教学质量的评价 可以拥有多个规则,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怎样做到教学成果的准确评价,以及将教师真正的水平能力体现出来, 是将定量用定性描述m来的问题。本论文结合了模糊评价和层次分析法, 设计了一个多层次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更公平、公正、 科学的评价教师教学质量。 一、教师教学质量的内涵 什么是教学质量,大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只有清楚的知道高 等学校的教学宗旨,才能正确的给教师的教学质量下定义,并准确的分 析评价指标。学术性教学仅仅存在于小部分的精英教育中,而创业性和 应用性教学才是更多被应用于大众的教学方法,毕业以后,更看重的是 学生能否融入社会当中,与他人共同合作。所以,中职所设计的教学方 法、内容,都是为了迎合单位和社会对毕业生能力素质的需求,教学质 量的好坏就以此为标准被大众评价。 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评价教学质量是对教学的过程以及之后结果的评价,主要是判断这 段教学的价值,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改进。一个完善的教学质量评 价体系的建成,都存在相应的原则,其中包括:①指导性原则。能够将 教学思想、改革方向、发展方向明确的指示出来,同时引导教学走向正 确的方向。②有效性原则。所依据的指标必须能够将中职教学的优缺点 全部展现 来,使得教学评价的结果更让人信服。③科学性原则。建立 的指标体系必须反映 课堂的本质现象,展示m教师的真实教育水平, 并且不能违背教学规律,指标的要素尽量保证独一无二,能够反映 完 整的教学情况。④可测性原则。指标的可测性指的是对观察到的教学情 况进行度量即可得到量化的结果。指标体系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能 够将学生的心理表达 来,又能够反映 形成教学质量的重点要素,具 有可测性、定量性以及代表性,操作简单。 三、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1.导向性原则。评价教学质量要保证社会主义基本政策不变,根据 教育理论,完全遵守党的教育方针,将推动师生关系、提升人才培养的 质量、推进学校的发展作为初始点。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科学性、系统 性、规范性,与高效教学规律相适应,并且有相同的目标,评价内容能 正确的反映出培养目标,使其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评价的结果不仅能 够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基本素质、自身能力的改善情况完整的展现 来, 还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 2.以人为本的原则。评价教学质量时,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 思想,首先考虑的是所有师生的基本利益,期待获得师生的共同参与、 支持以及理解。所拟定的各种方法手段、规章制度以及评价指标,都要 将以人为本作为最优先的考虑,尽量使师生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有效 性。 3.定量定性相结合原则。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不能仅仅依靠定性 评价,还需要结合定量评价,即运用问卷、记录、调查、考察等各种方 法进行测验。要将过程以及结果的不同评价综合到一起,结合个体差异 评价与绝对评价,结合外显行为和心理测量。 4.实用性与可行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与中职教师的教学 152 中国电子商务●2014・10 质量在极大程度上保持一致,指标内容应该具有结构清晰、简单易懂、 条理清楚,尽量保证基层人员能够进行操作。要做到既能将被评的实质 展示出来,又能具有可操作性、简单化、外显化,在评价组织、信息搜 集和处理方式、实施步骤等方面要做到最大化的简约,同时评价的成本 要尽量的降低,让指标体系更加实用可行。 四、基于AHP法的数学体系构建 AHP法是一种简单的提 决策的方法,主要针对模糊复杂的问题, 对于无法进行定量分析的问题能够做出最佳的决定。人们在进行系统分 析的时候,常常 现在面前的系统是互相联系又互相牵制的,同时又没 有定量的数据。层次分析法从一个全新又简单的角度对此种问题进行排 序以及决策。 1.设计指标体系基本结构。运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来判断 教师的教学情况较为繁杂,能影响其结果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教师的教 学态度、方法、内容、效果以及教师的素质等。评价指标的建立遵循了 一定的原则,同时结合参考资料以及专家的建议,能够对教师教学的质 量做一个系统的测评,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即是目标层A,为教 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第二层是一级指标,这一层是五个能够对教 学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第三层是二级指标,这一层是评价指标,包括 了24个,又称考核指标。 2.建立判断矩阵。为了能够进行定量判断,主要是定量介绍随便挑 选两个指标对任意一个准则的相对优异水平(根据上一层的元素,用数 值表示受上一层元素支配的下一层元素对上一层准则的要紧程度,称为 判断矩阵)。常常运用1~9标度法来表示重要程度,即1、3、5、7、9 分别表示两个指标的重要性相同、一个指标稍微重要于另一个、比较重 要、特别重要、最重要;2、4、6、8表示的程度在以上等级之间。利用 这种方法调查建立的指标体系,判断矩阵则是依据调查结果从上到下建 立的(过程略)。 3.计算权重。基于AHP的原理,利用和积法来计算权重,这种方 法是评价时常见的方法。 4.总体排序层次。合成权重的计算。在二级指标中,与其中一个具 体指标对应的指标权重乘以一级指标权重就等于该具体指标。由此即可 算出指标体系中的合成权重,这一权重是针对二级指标和评价目标的。 结论 此次论文描述了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运用了定量和定性的双重方 法,从主观推测客观,结合种种影响因素,使得教学质量的评价更精确。 但是评价不够准确得到的结果就比较模糊,对于评价的缺点无法正确的 提出 来,所以,教育改革的持续变化就必然导致教学质量评价需要进 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平波.中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维度结构及测量 [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111一l1 5. 【2]杨珍,牟占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111—11 6. [3】刘香芹,陈侠.模糊多层次多属性中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估[J】.沈 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10,(27):9O一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