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对血糖控制的观察

来源:好兔宠物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9卷4期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7年8月 Journal of Ningxia Medical College ・ 381 ・ 文章编号:1005—8486(Z007)04—0381—02 ・经验交流・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对血糖控制的观察 陈丽军 ,侯登华 , 张如意 (1.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银川750004;2.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银川750004) 摘要:为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对血糖长期良好控制的影响,对50例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 素强化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30例,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20例,治疗期 间监测三餐前、三餐后2h及晚睡前血糖,治疗前及治疗后实验室检查空腹及餐后2h血糖、C肽,对比两种强 化治疗方法的降糖效果及强化治疗前后血糖、胰岛8细胞功能变化;观察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空腹及餐 后2h血糖、HbAle。结果,两种强化治疗空腹及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SII组胰岛素用量较 少,达标时间较早,血糖波动较小,发生低血糖少;强化治疗后血糖下降、C肽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胰岛素强化治疗后1年,21例患者仅控制饮食及适当运动,25例患者口服少量降糖药,血糖维持正 常,4例患者治疗后3个月血糖升高再次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表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改善胰岛B 细胞分泌功能,21例患者仅靠控制饮食及适当运动保持血糖良好控制1年;作为强化治疗方法,CSII较MSII 更适合。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B细胞分泌功能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 型胰岛素泵通过连接导管及皮下埋置针管持续输注基础 泌缺陷。胰岛素抵抗导致分泌胰岛素增加,随着胰岛素抵 量,三餐前追加胰岛素量;20例患者接受多次皮下注射胰 抗的加重,胰岛素分泌增加,最终不能代偿而发生血糖升 岛素(MSII),于三餐前使用诺和灵R,晚10:0o睡前使用精 高。此时,胰岛p细胞分泌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下降,血 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N),即R—R—R—N。 糖进一步升高,加上高血糖本身具有毒性作用,可抑制p细 治疗目标FBG<6.1 mmol/L,2hPBG<8.0mmol/L。监 胞分泌胰岛素,即发生糖尿病。因此,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 测三餐前、三餐后2h及晚睡前血糖,血糖测定用美国强生 胰岛p细胞分泌功能已减少了50%~70%。若此时给予合 稳步血糖仪,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治疗前后测定血 理治疗,是否可以使胰岛功能恢复到足以维持正常血糖的 C肽,使用德国Baye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HbAle 分泌状态?我们对50例明显高血糖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 测定采用挪威Axis一 ed NyeocardlI型糖化血红蛋白快速 者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以了解降糖效果及治疗前后胰 定量检测仪。血糖达标后继续胰岛素治疗2周观察血糖达 岛p细胞功能的变化,并且观察在停止胰岛素后仅靠单纯 标时间、胰岛素用量、C肽变化。根据胰岛素用量和血糖改 饮食及适当运动能否长期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为单纯饮食控制和运动或口服降糖药治疗。 1资料与方法 对于稳定期24h胰岛素用量不超过30u,且血糖较早控 1.1临床资料病例选自2OO4年1月一2005年9月我院 制平稳者改为单纯饮食控制和运动。根据标准体重(kg) 内分泌科住院患者50例。入选标准:选择符合1999年世 [身高(cm)一105或BMI18.5—22.9kg/m2]、工作性质和劳动 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且为新发、未经过任何治疗的 强度计算每13热量供给量制定饮食,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总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11.1mmol/L,糖化血红 热量的55%一60%,蛋白质每13 1.0g/kg左右,脂肪每13 蛋白(HbAle)>8,5%。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27—58 0.8g/kg左右,每日膳食纤维25—30g。运动项目因人而异, 岁,体重指数(B ̄Ⅱ)21.8 29.6Win2。18例有糖尿病家族 如散步、健身操、快走、慢跑、羽毛球、骑自行车等,每次 史,16例伴有高血压。50例均无严重感染、肝肾心功能不 30 60min,每周至少4次,在稳定期24h胰岛素用量大于 全以及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 30u、治疗初血糖波动较大者采取饮食控制和运动加口服降 1.2治疗方法50例患者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其中30 糖药。药物选择非胰岛素促泌剂 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 例患者采取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使用生物合成人 或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或罗格列酮。观察每3~4个月 胰岛素(诺和灵R)或门冬胰岛素(诺和锐),由MiniMed507 的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1.3统计学方法所测数据用均数加标准差(元±s)表示。 收稿日期:2007—03—07 治疗前后比较采取配对(£)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 作者简介:陈丽军(1964一),女, ̄1/'1人,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内分 数t检验。 泌工作。 2结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宁夏医学院学报 ・382・ Journal of Ningxia Medical Colk ̄e 第29卷4期 2O07年8月 血糖达标时间CSII组为(4.5±1.9)d,MSII组为(9.8± 制c引,推测可能是高血糖毒性解除后,胰岛分泌功能恢复的 2.6)d;调量期胰岛素用量CSII组为(39.6±9.8)u/d,MSII 结果。 组为(47.1±13.8)u/d;稳定期胰岛素用量CSII组为(29.7± 本研究显示,对新诊断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 21例在停用胰岛素1年后仅通过饮食控 8.2)u/d,MSII组为(4O.1±13.2)u/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 岛素强化治疗后,意义(P<0.05)。所有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空腹以及餐 制和运动,25例I21服少量降糖药,血糖仍可以控制在一个 后2h血糖均控制良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良好的水平,4例因血糖稳定而放松饮食控制、感染应激致 (P<0.O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空腹及餐后2h血糖比较差 “旧病复发”。所有病例强化治疗后C肽值升高,C肽与胰 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影响,测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低血糖CSII组1例,MSII 岛素等分子从胰岛B细胞分泌,组5例,血糖波动范围CSII组3.2~10.4mmol/L,CSII组 定c肽可反映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临床上对使用过胰岛 2.7~13.5mmol/L。 素治疗者,一般只测C肽[51。由此可见,对明显高血糖的 治疗前c肽空腹为(1.62±0.54)ng/mI ̄,餐后2h为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减轻p细胞 降低葡萄糖的毒性使胰岛B细胞得到休息,p细胞 (2.73±0.85)ng/mL;治疗后c肽空腹为(2.92±1.03)ng/ 的负担,mL,餐后2h为(8.08±1.92)ng/mI ̄,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c 的功能就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机体自身对血糖的调控可 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1 得到恢复。 年的血糖及HbAlc仍维持良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 意义(P>0.05),见表1。 表1 5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 空腹血糖 (reotol/L)治疗前 15.4±4.3 治疗后 3.0±1.3 治疗后3个月4.1±1.9 治疗后6个月 5.2±1.8 治疗后1年 6.5±1.9 与治疗前比较*P<0.01 餐后2h血糖・ 糖化血红 (reotol ̄L) 蛋白(%) 20.7±5.4 6.8±1.2 7.6±2.3 7.9±2.4 8.6±2.8 12.4±3.1 一 6.4±1.6 6.9±1.5 7.3±1.8 CSII和MSII均为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MS/I操作复 大,易发生低血糖;CSII能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使血糖平 稳下降,缩短了控制高血糖时间,低血糖发生少,因此,使用 胰岛素泵更适合作为糖尿病强化治疗手段。 另外,本研究也证实饮食和运动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 当被确诊为糖尿病时,意味着糖尿病就将伴其终身,尤其现 在2型糖尿病患者低龄化,患者面临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和 社会压力,所以,糖尿病治疗不能单纯依赖于药物治疗来解 决全部问题,也应该从患者的心理、社会各方面给予全面 的、科学的、长期的指导,才能使其血糖平稳,表明2型糖尿 统计学意义(P<0.O1),与治疗后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杂,患者依从性差,不能模拟人体胰岛素分泌,血糖波动较 停强化胰岛素治疗后随访观察1年,21例仅饮食控制 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身疾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下降明显 和运动,25例单用阿卡波糖50rag,1日3次或二甲双胍 的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停药后更容易保持血糖的稳 0.25g,1日3次或罗格列酮4~8mg,1日1次口服,血糖维 定,提示体重下降将有利于降低胰岛素抵抗。 持在标准范围,其中8例肥胖患者体重降至正常后血糖更 总之,血糖大于11.1rnmol/L时,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 稳定;4例饮食控制和运动3个月后,其中1例因感染、3例 较为严重,应及时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逆转高血糖对胰岛 未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致血糖升高而使用胰岛素或二甲双 p细胞的抑制,尽量保护残余的p细胞功能以及改善胰岛 胍。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21例患者保持血糖正常1年。 3讨论 素抵抗,恢复机体自身对血糖的调控,可以使血糖达到长期 良好的控制,延缓糖尿病的进展。 2型糖尿病具有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异常, 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在糖耐量低减时就已经存在…,国人 参考文献: 出现2型糖尿病可能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要表现,高胰 [1] ̄pathy D,Carifs.on M.Insulin secretion and insulin semi— 岛素血症并不普遍_2]。高血糖抑制了正常情况下血糖升高 tivity in relation to gluco ̄tolerance[J].Diabetes,2OOO,49 时胰岛B细胞增加胰岛素分泌的反应机制。葡萄糖毒性假 (60):975—980. 说认为,2型糖尿病B细胞在长期高血糖的影响下,可发生 [2]许岭翎,赵青,向红丁.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 对葡萄糖刺激的不敏感并出现不可逆的损伤,从而形成高 的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缺陷[J].临床内科杂志, 血糖、口细胞功能下降、高血糖间的恶性循环。而2型糖尿 2OO4,21(9):594—596. 病患者往往同时存在血脂代谢紊乱,尤其是甘油三酯较高 [3]纪立农.B一细胞休息概念及其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 亦可抑制B细胞分泌,即所谓脂毒性。要改变这种恶性循 用[J].国外医学杂志,2003,23(3):180—181. 环,p一细胞休息是一个重要的概念。p细胞休息是指采用 [4]HkoveH.Short—termintensiifedtherapy ofnewly diagnosed 抑制p细胞分泌或减少p细胞分泌压力的手段使p细胞休 T2DMwith an insulin pump can improved glycemic control 息,从而促使G细胞的功能恢复以达到延缓糖尿病病程的 [J].Diabetes Care,1997,20.1353. 进展和稳定糖尿病病程的作用_3 。1997年Hasan等报道对 [5] 陈家伟.胰岛B细胞功能[M]//许曼音.糖尿病学. 13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2周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6—87. 后,有5例仅通过饮食控制可获得长期的良好的血糖控 (责任编辑:任义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