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8S_12_M7_1
1.2《明辨是非》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
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园”中的“情景体验”活动进入课程内容,结合“学海导航”的第一节,体会生活中许多事情需要作是非判断,明确做人要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这就是铸造良知的标尺,懂得对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作是非判断。
通过阅读“探究园”中的“社会风景”,“实践与评价”的“主题班会”活动,结合“学海导航”的第二节,体会社会的复杂性,懂得如何正确对待各方面的社会影响,正确判断社会生活中的是非问题。学习科学的分析方法,正确看待社会流行,独立思考,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结合“阅读与感悟”的《有所爱,有所憎,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践与评价”中的“我思我行”活动,学习“学海导航”的第三节前半部分,认识有正确的是非观必须知行一致,落实到行动上,突破内心与外部的障碍,不做错事。认识如何正确对待朋友的影响,不追随别人做坏事。
结合“阅读与感悟”中的《不要让生活夺去理想》一文,学习“学海导航”最后一小段,深刻领悟美好理想对于培养正确是非观的意义。鼓励学生坚持理想,坚持真理。
情感态度:
价值观以道德和法律铸造自己的良知标尺,以善良正义的人作为人生的榜样,坚持美好的理想追求,对诱惑不软弱,对错误不盲从,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是非分明、品德高尚的人。
重点:铸造良知的标尺。 难点:正确判断与选择。 教学策略:讲授与活动相结合。 学法引导:观察法、讨论法、角色扮演。
1 / 10
广东教育出版社
课堂组织形式:讲授与活动相结合。 教具媒体:
组合应用投影。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图书馆、网络。 教学设计分析、评价。 反思、体会。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以故事导入新课。
寒假期间,小龙拿着春节所得的“压岁钱”,到自家附近的电子游戏室玩,几天就把钱玩光了,可是他已经上了瘾。这时,一个经常来玩的叫大朱的人对他说:“怎么?没钱了?不要紧,我们来赌一赌赛车,你赢了就给你50元。”小龙想了想,自己没有钱了,可又很想玩,也不敢问爸妈要,就咬牙答应了。第一场就真的赢了50元,他高兴极了,没想到这是陷阱,后来是兵败如山倒。小龙欠了大朱近千元,没钱还,大朱就教小龙去偷自行车,卖了还债。小龙无奈,只好照办。一次,当小龙偷自行车时,被警察抓住,送进了派出所。
小龙从玩电子游戏开始,最后走进了派出所,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他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的确,在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离不开价值的判断,都要讲是非善恶。老师和家长常希望我们懂事,懂事就是能判断是非善恶,这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因为只有知道了什么是是非善恶,才能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扬善弃恶。而判断是非善恶需要有正确的标准,这就是一把良知的标尺。
从小到大,我们接触过很多人,经历过很多事情,每一次经历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影响,在我们的心中播下了善恶的种子。
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让我们来判断一下,对下面的一些事情,你是持什么态度的?理由是什么?
课本P12 情景体验 《如果是你,怎么办》
情景一:拾获钱包——这不仅是不道德的行为,同时也是违法的行为。我们应该做到路不拾遗,想办法把钱包归还失主。
2 / 10
广东教育出版社
情景二:下载作文——这是不诚信、不负责任的表现。对待作业我们应该以认真、负责、诚信的态度来完成。
情景三:不扶老人——这是冷漠,不尊重生命的表现。救死扶伤、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免不必要的麻烦,在帮助他人时,我们也要懂得保护自己。
情景四:反对公车送病人到医院——在这种情景下,司机第一时间救人无可厚非。作为其他人,我们也应该关爱他人生命,在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当然,若个别乘客有急事可以要求下车。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难免会受到社会现象、社会风气的影响,我们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判断各种各样的事情。被称为三大国粹之一的京剧,相信大家都有所听闻,京剧最有特色的其中一方面就是它的脸谱,不同的脸谱代表人物的不同性格。
例如: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白脸代表阴险狡猾;黑脸代表正直忠厚。(当然京剧的脸谱有几百种之多,人物的性格、品质等都在脸谱中有所体现)
但是,有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的人有脸谱吗?(没有)
是啊,社会是复杂的,社会上的人是复杂的,并不像戏剧、电影电视里的人物那样简单。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应该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分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那样才能决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值得崇拜和效仿,什么应该鄙视和抛弃。
那么,我们怎样铸造良知标尺呢?(怎样做一个有良心的好人?) 良知标尺铸造法:
1.懂道德,学法律(道德和法律都是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一个有良知的人首先是一个守法律、有道德的人,如果你能遵守法律和基本的道德规范,那么一定能被称为有良知的好人)
2.选择好的榜样(例如从小到大,老师让我们学习雷锋,学习洪战辉,就是因为他们的行为符合良知的标尺,是高尚的)
3.学会理性分析(很多事情的对与错并不是那么明确,他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这时就需要我们用理智去深入分析思考,才能得出结论,哪一种做法才是妥当的)
4.树立美好理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追求,有的人追求的是舒适安逸的生活,有的人追求的是名成利就,有的人追求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同的人生追求决定了一个人的为人处事方法,在关键时刻做出不同的选择)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也许有许多十字路口在等待着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请同学们用
3 / 10
广东教育出版社
心聆听《十字路口》的故事,思考是什么原因使文中的主人公在十字路口徘徊?是什么使他大步地向医院走去?
(一位同学朗读或讲述) 十字路口
再往前是一个十字路口,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一方通向家,一方通向学校,还有一个方向是通向医院的,往哪里拐弯呢?他用手摸了摸那鼓鼓的小军用包,一想到自己的家庭,心头一阵紧缩,内心一片迷茫……
早上心烦意乱的他出门游逛,希望可以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再过几天学校就要开学了,可自己的学杂费用还没有着落,一想到那破旧的小屋,被煤烟熏得斑驳的墙壁,灰暗的光线中,杂乱的小床上一个虚弱的男人在剧烈地咳着、喘息着,那就是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家。白发在母亲头发中扩展,皱纹无情地爬上了母亲的额头,整日为生病的丈夫、上学的儿子、繁忙的家务而劳碌奔波的母亲老了。真的老了。他的心头一阵痛楚,下决心将刚才捡来的军用包带回家,那里面的一万多元足够给自己交学费、给父亲治病了。可是,别人呢?失主呢?他要是一个大款就好了,可那包里一叠叠的100元、50元、10元、5元、1元甚至5角、1角的钱告诉他,失主不仅不太有钱,而且还可能比他更缺钱,更急着用钱。
怎么办呢?他恨恨地踢了一脚前方的石块,他现在宁愿自己是一个自私自利、贪心的人,这样他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将钱据为己有,而免受良心上的谴责。可他是那种人吗?他不是的。呯!又是一脚大力抽射,石块横飞出去。他再也没有了刚才捡钱时的激动和兴奋。
十字路口近了,他的心跳也愈来愈快了,感觉自己的胸口在沸腾、在燃烧,慌乱而不知所措。刚才的喇叭声回响于耳边:“哪一位好心人拾到了一个军用包,里面有一万二千多元,那是我为爱人治病而借来的钱,却不慎丢失了,好心人!我求求你们,把钱还给我吧!我急用钱呀!……”妇人哽咽焦急的声音如泣如诉,他的心却渐渐地平息了下来,脚步也不再慌乱失措了。他已有了主意,钱丢了可以再找回来,可人格要是丢了就永远都找不回来了。十字路口已在脚下,家中的一幕在心头晃过。他轻轻地说道:“车到山前必有路,天下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自己这么大了,应该下一次决心了。”
脚步坚定地响着,他大步地向医院走去,在晨光中,如一座金雕的巨人在引
4 / 10
广东教育出版社
导人们前进,不迷失自己的方向。
小结:对是非、善恶的判断使主人公在十字路口徘徊,而内心的良知使他大步地向医院走去。
讨论区: 事件一:
有一位同学从南海一所贵族学校转学过来,由于他从小生活在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庭,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在宿舍的大集体生活,他不会洗衣服,也懒得扫地。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出钱“请”同宿舍的一位同学帮他洗衣服,帮他做值日扫地,那位同学也自愿这样做。老师知道了这件事情,问他:“这样做合适吗?”他说:“这有什么?就像我们家请保姆一样,保姆拿工钱,帮我们家做家务,天公地道。再说,他家庭经济不太好,我给机会他赚取一些零用钱,这不是两全其美吗?再说,现在市场经济嘛,有不少大学生也是半工半读的呀。”班上的同学对这位同学的做法意见也不一致,有的认为他说得有道理,有的却不那么认为。
同学们,你们的意见是怎样的?请你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教师小结) 我的立场是: 理由是: 1. 2. 3. 事件二:
红山饮料厂的刘厂长这两天正苦闷着:由于大量产品滞销,资金周转不过来,他这个残疾人的小厂正面临着倒闭的危险,如果破产,这些职工就要失业,你叫他们以后怎么过日子呢?正在这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他自称是外地某客商,他向刘厂长宣称,他可以帮助销掉全部商品,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在近期内帮他生产一批冒牌饮料。“是干,还是不干?”刘厂长又陷入了苦思。
“干!这厂子虽小,但却是几十个工人的命根子呀,这一步步走过来不容易,你忍心看它倒闭吗?”
5 / 10
广东教育出版社
“不行!国家明令规定不准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你怎么能视法令如尘土呢?” “你别忘了你还欠几十个工人的工资呢,还有老王,他女儿得了重病,倾家荡产,可医药费到现在还没能报销,干!”
“你难道想让大批消费者受害吗?他们花了同等价钱却受骗买回冒牌的次等饮料,你是厂长也是消费者,你知道这害人匪浅。”
“饮料虽是假冒,但是又不至于吃死人,况且只干这么一次,有了这笔钱,厂子一恢复,就再也不干。”
“这一次还不够吗?这批假冒饮料实际上是肥了私人腰包损了大众利益。这一销很可能阻塞了正牌厂家的销路,毁损了他们的名誉,这种行为太自私了!”
“自私?那你忍心看到这些到社会上很难找到工作的残疾人生活拮据之苦吗?医疗无保,小病不了了之,而大病看一次要花掉大半辈子积蓄,可能连日常生活都维持不了,这样眼睁睁看着就应该吗?”
“这是损人利己,有悖做人道德,也有悖社会主义公德,况且如果被查处,是要受到严厉处罚的,那时同样还是会面临破产危险!”
“只有这条路可走,也只能铤而走险了,做完这一次就停手。”
“要是每个快破产的厂都这么做,那市场上还不假货满天飞?那消费者权益还怎么有保障?不能这么干!”
“但不干这……”刘厂长拿起杯子,大口喝入一口浓茶,站起身来,望着窗外,口里浓茶的苦味正在慢慢蔓延开来…… 该进?该退?
我的立场是: 理由是: 1. 2. 3. (板书)
一、铸就良知的标尺
1.做人必须有一把良知的标尺——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2.怎样铸造良知的标尺 3.学会在生活中辨别是非
6 / 10
广东教育出版社
第二课时: (板书)
二、正确判断与选择
1.对社会影响要做判断和选择 2.正确对待来自长辈亲朋的影响 3.正确对待公共传媒发出的信息 4.正确对待社会流行 三、跨越行动的障碍
1.正确的是非观需要付诸行动 2.战胜自己,抵制诱惑 3.打破情面,不追随犯错 4.坚持理想,身体力行
导入新课:
去年,湖南卫视的电视节目——《超级女声》风靡全国,受到全国观众的普遍欢迎。但是,后来,却有一个女孩因为《超级女声》而死。
女孩名叫曾依,15岁,湖南岳阳人,岳阳四中的学生,曾是班长兼学习委员,成绩优异,从小就能歌善舞,还曾获岳阳市“三好”学生。去年她迷上《超级女声》节目,每场必看,今年6月间,她还曾向父母表示,自己要参加明年的《超级女声》节目。
迷上《超级女声》后,曾依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她原本身高1.55米、体重44公斤,可曾依认为“不符合标准”。今年4月起,曾依开始控制食量,到最后干脆不吃东西,即使吃了也会马上到厕所用手抠喉咙将食物吐出。很快,她就骨瘦如柴。
曾依的父亲曾带她求医,确定她患有神经性厌食症。随后,曾依住进了医院精神科。经过治疗,她的病情有所好转,被父母接回家中。但她心情一直不好,对父母将她送医院一事耿耿于怀,8月10日过了生日后三天便离家出走,流落到北京,到21日人们在北京火车站发现她时,她已奄奄一息,入院不久后便去世。主治大夫说,女孩是因饥饿过度,造成身体各个脏器衰竭而亡,死时女孩的大腿只有成人的小臂粗,手臂只有两根手指并在一起那么粗。
这个女孩走上这条不归路,就是因为她未能够正确对待社会的影响,盲目追求流行事物。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要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包括:
1. 来自长辈亲朋的影响和诱惑
7 / 10
广东教育出版社
2. 来自公共传播媒体发出的信息 3. 来自社会流行的影响和诱惑 学生表演小品《打麻将》
故事概况:四位大人在打麻将,其中一位接到一个电话,有急事要走,家长叫自己的儿子顶上。
小品《不“浪费”的老板》
故事概况:小明的父亲是开饭店的老板,他总是把一些客人吃剩的菜混到新鲜菜里,再卖给其他客人。小明说他父亲的行为不应该,父亲说:“傻孩子,这样才能赚更多钱。„„”
问:怎样评价这两位家长的行为?
长辈例如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每个人一生下来,首先会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的行为或多或少影响着我们的做事方式。大多数父母是为子女好的,我们应该听从父母的教导。但父母有一些行为可能也会做错,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分清是非黑白,自己不能盲目听从父母,而且也应该帮助父母纠正。
对于亲戚朋友的影响,我们更加要注意,香港电台有一则关于吸食摇头丸的广告,就是告诫我们要分清是非,认清损友。交到一些益友,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但交到一些损友,可能会害己害人。那么怎样才算是益友,哪些人是属于损友呢?
正确对待公共传播媒体的影响。 公共传播媒体有哪些呢?
我们平常接触最多的公共传播媒体主要有: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等等,这些公共传播媒体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但很多是以赚钱为目的的,所以他们有时候所反映的事物可能对我们造成不好的影响(例如我们上网时可能会看到某些黄色网页,在杂志上可能看到一些黄色镜头等等,这些都是不好的影响,另外一些广告、电视剧里也含有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电视节目要求家长指引)。所以当我们上网看电视读报纸杂志的时候,一定要学会选择,一定要分辨是非。(怎样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多看有益的书籍,善交益友,多一分理智,少一分盲目)
正确对待社会流行。
1. 在我们中学生中比较流行的现象或流行事物有哪些?
例如:唱流行歌、收集明星图片、剪一个流行发型、流行送生日卡片、流行开生日派对„„ 2. 这些流行事物为什么会吸引我们?
(师:其实很多时候人们跟着潮流走并不是因为适合自己,而是因为别人这样做,自己
8 / 10
广东教育出版社
也跟着这样做,这种心理叫做从众心理。)
所谓的从众心理,大家来看一下课本15页的“小链接”(叫一位学生读)。
简单地说,从众心理是一个人跟从另一个人,另一个人跟从这两个人,以此类推,就变成了一种流行,例如很多同学都照过的贴纸相,一开始可能有一两个人去照,另外一些人看见了,觉得好看,也去照,这样照贴纸相曾经在一段时间内很流行。但“流行”的东西能长久吗?同学们可以从自己身边的事情观察到,例如照贴纸相,现在已经很少人去照了,也就是说不流行了。所以“流行”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3.这些流行事物的价值何在?
流行事物恐怕对商家来说是价值最大的,因为商家可以从中牟取利润。例如流行贴纸相,流行直发、染发、电发,流行送生日卡片„„得益最大的是商家。所以社会流行其实是一种商业运作。例如,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过圣诞节,但知道圣诞节由来的又有多少?圣诞节是不是我们的节日?为什么会兴起过圣诞节?过圣诞节对我们有什么意义?这一切如果我们不知道,那么我们就只是墙头草,随风倒,在追求流行的过程中忘记了自己的价值。
所以,追求流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思考,这种事物有什么利弊,是否适合自己?(例如健美裤、烫发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
4.追求流行事物有什么利弊? 唱流行歌—— 利:愉悦身心。
弊:如果过分沉迷,既浪费钱财,又浪费时间,还可能误入岐途,荒废青春。 上网聊天、玩游戏——放松、减压、开阔视野。 照贴纸相——有趣、好玩。 追星——找到精神寄托。
小结:喜欢新鲜事物是年轻人的特点,追求时尚是可以理解的,但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能太狂热、太过分。做每一件事都要考虑它的利弊,发挥它积极的一面,例如我们崇拜明星,不是盲目地模仿追随,我们要学习的是这些明星们的勤奋、敬业乐业、勇往直前的精神。明星们受到崇拜,主要是因为他的内涵,而不光是他的外表,你要模仿学习的是明星们的内在气质、内在精神。
每个人心中的偶像会随着年龄的改变而改变,也会随着时间的消失而消失。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为何而崇拜,偶像的价值在哪里,自己的价值又在哪里。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
9 / 10
广东教育出版社
不要盲目崇拜,不要只学外在的东西,要择善而从,抓住内在的永恒的东西,从流行中抓住经典。
“三要”“三不要” 宗旨:
1.要做“潮流”的主人,不要做“潮流”的仆人。
2.要使“潮流”成为成长的助力,不要让“潮流”成为成长的阻力。 3.要学会辨别、懂得拒绝,不要盲目跟从、随波逐流。
第三课时: 三、跨越行动的障碍
1.正确的是非观需要付诸行动。 2.战胜自己,抵制诱惑。 3.打破情面,不追随犯错。 4.坚持理想,身体力行。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