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网方案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建设方设计委托书及与我院签订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2、业主提供的1:500带状地形图。 3、我院所作的本工程道路方案设计文件。
4、我院设计人员现场踏勘收集的相关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 5、设计采用的主要标准:
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99; 5)《城市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7。
7)《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 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9)《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2005;
二、设计原则
1、统一设计,统一实施。
2、在设计范围内,实行严格的雨污分流制系统。
工程名称: 南川区渝南大道延伸段工程 设计: 校核: 审核: 审定: 图号: F-Z-01 日期: 2011.02 第1页
3、管线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车行道;检查检修频繁的管道优先布置于人行道上;重力管道优先布置。
4、设计范围内,所有管线均下地埋设。
5、所有管线符合各管线设置的规范及埋深要求,相互间在平面及竖向不发生碰撞,与道路构筑物不发生矛盾。
6、结合城市道路设计,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有土地的情况下,使路线简捷。
7、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定处理:
1) 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 2) 支管线避让主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三、 工程概况
渝南大道延伸段:南北向城市主干路,长3558.562米,其中K0+000~K1+180段标准路幅宽度为50米,按城市主干路Ⅱ级,设计速度50 Km/h进行设计;K1+180~K3+558.562段标准路幅宽度为40米,按城市主干路Ⅱ级,设计速度40 Km/h进行设计。其中含桥梁120米。
四、管网综合方案设计
本次综合管网方案设计范围内,涉及的管线有:电力、路灯、通信(中国电信、联通、铁通、网通、移动、有线电视)、交通监控、燃气、给水、雨水、污水等管线。
(一)电力管线
1、管线设计
第2页
1)沿道路人行道下新建一条电力电缆沟,K0+000~K1+160段电力管线布置在道路左侧人行道下,距路边石为0.7m,K1+160~K3+558.562段电力管线布置在道路左侧人行道下,距路边石1.0m,新建电力沟为单侧布置。电力沟断面为1.0×1.0m,容量为15孔,电力管线具体布置请参考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
2)电力排管管材均采用Ф150电力护套管,在电缆井内设置Ф75PVC塑料管,就近排入市政雨水井内。
3)在道路交叉口和沿线每隔100~150米适当位置预留过街电力管线,电力管线过街采用排管形式,容量为9孔。
(二)路灯工程
1.现状管线
有零星现状路灯管线,管线沿路缘石敷设。 2.路灯设计
设计道路的新建路灯管线沿道路人行道布置,每0.8~1公里左右范围内设置路灯箱变。道路路灯照明。因此本次设计4孔路灯管线,双侧布置。全部采用波纹管埋地敷设。
路灯管孔管材采用波纹管,路灯线布置在人行道上,路灯灯杆间距为22~30米。路灯的设计照度标准:主干路设计照度大于30Lx,次干路设计照度大于20Lx,支路设计照度大于15Lx。
在交叉口设置过街管连接,所有车行道下的路灯管孔均采用NCBB110玻璃钢护套管。
(三)通信
1、现状管线 无现状通信管线。
第3页
2、通信设计
本工程内的通信管线参照《城市建筑物通信设施设计标准》及规划进行估算: 本设计中通信管线包括电信管线和联信管线,将电信管线和联信管线同走廊敷设。K0+000~K1+160段通信管线布置在道路右侧人行道下,距路边石为1.5m,K1+160~K3+558.562段通信管线布置在道路左侧人行道下,距路边石2.5m,容量为12孔,新建通信管线均为单侧布置,通信管线具体布置请参考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
为了使管道中的积水能流入人孔而便于清除,管道坡度一般应为0.3%~0.4%,最小不宜低于0.25%。人孔内两边管道的相对管孔高程应尽量接近一致,一般情况下,相对位置的管孔高差不应大于0.5米。通信井内设置Ф75PVC塑料管,就近排入市政雨水井。
(四)燃气
1、管线布置
沿道路人行道下设置一条新建燃气管线,K0+000~K1+160段燃气管线布置在道路左侧人行道下,距路边石为2.3m,K1+160~K3+558.562段燃气管线布置在道路右侧人行道下,距路边石0.5m,容量为DN200,并在道路交叉口和沿线适当位置处设置过街管线。燃气管线具体布置请参考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
2、所有管道均埋地敷设,按《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管道埋设深度如下:
埋设在车行道下:直埋不小于0.9米;加套管不小于0.7米。 设在非车行道下:不小于0.6米。 交叉点处按竖向设计要求执行。
(五)给水工程
第4页
1、现状管线 无现状给水管线 2、管线设计
(1)沿道路人行道下新建一条给水管,K0+000~K1+160段给水管线为双侧布置,容量分别为DN300、DN200,K1+160~K3+558.562段给水管线为单侧布置,布置在道路右侧人行道下,距路边石1.5m,容量为DN300,给水管线具体布置请参考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
(2)给水管主要采用PE管,过街处和车行道上采用钢管,给水管线过街管径为DN200。
(3)管线上阀门的口径和管线直径一致,在管线的高点处设有排气阀,低点处设有泄水阀;泄水管的排水应接入市政雨水井。
(4)严格按不大于120米间距布置地下式室外消火栓,在重要建筑和道路交叉口处为便于消防队员的使用,增设了消火栓。消火栓布置在人行道上,距路缘石不大于2.0米。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大于100m。
(六)排水工程设计:
1)排水体制
本工程采用严格的雨污分流制。雨水管为双侧布置,污水管K0+000~K1+160段为双侧布置,K1+160~K3+558.562段电为单侧布置。
2)现状管线 无现状雨污水管线 3)新建管线
沿道路双侧非机动车道下距路缘石1.5m处新建两条雨水管线,K0+000~K1+160段距道路路缘石1.3m处新建两条污水管线,K1+160~K3+558.562段距道路路缘石1.3m处新建一条污水管线,雨污水管线具体布置位置请参考综合管网标准横准横断面图。
第5页
污水系统
污水计算采用南川区综合供水量标准按400L/Cap.d计算,折算系数取85%,本区内生活污水须进行生物无害处理后才能排入本系统。
计算公式如下:
Qmax=Qave×K1×Kz (L/S) 式中
Qmax:设计污水流量(L/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 Qave:最高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根据综合污水量标准q计算 Qave=q×流域计算人口数(人)/(24×3600) (L/S) q=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85% (L/Cap.d) K1:地下水渗入量,1.1
Kz:污水总变化系数,设计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内插选取。 Qave Kz 3 5 2.0 15 2.8 40 1.7 70 1.6 100 1.5 0 1.4 200 1.3 50≥1000 1.本次设计污水最终与新建沿河截污干管接顺。 雨水系统 雨水管线计算:
雨水设计根据周边规划片区积水面积及使用功能进行道路各段雨水管道的计算。
Q=Ψ×F×q
q=2822(1+0.775lgP)/(T1+MT2+12.8P0.076)0.77 式中:Q—计算流量 q—暴雨强度(L/S.hm2) T=T1+MT2
第6页
T1:地面集水时间(分钟);一般取5~15分钟,根据重庆市的具体情况,取T1=5分钟 F—汇水面积(公顷) P—重现期(年) Ψ—径流系数
设计暴雨重现期按汇水面积的大小分别取值: 汇流面积小于30公顷的管段:1~3年; 汇流面积30~50公顷的管段:5年; 汇流面积大或重要地区的管段:5~10年。
地面集水时间结合本工程地形状况、管道布置,设计取值为5min。 折减系数:暗管m=2、明渠m=1.2。
径流系数Ψ:综合径流系数Ψ为0.5~0.75,其具体值根据各管段规划地块实际情况确定,临时管涵Ψ=0.4。
汇水面积(F)道路两侧分地块计算(ha)。 本次设计道路最大汇水面积为21公顷。
本次设计最终排入河流。
雨水采用双侧布置,布置在非机动车道下,根据本片区排水规划,雨水最终排入附近河流。
五、竖向控制规划
1.管道布置
从地面算起,从上至下管道布置顺序为:电力电缆沟、路灯管线、联合信息管道、中国电信、中压燃气管道、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
第7页
2.管道建设优先次序为:
雨水管、污水管、供水输水管、燃气主管、电力电缆沟、电信、联合信息、各类支管。各类管线过街时应尽量采用净厚度较小的管材,并采取技术措施,减小总构造厚度。 3.管线竖向布置
各种管线在交叉时竖向布置上从上至下的埋深秩序为(以管道所对应的道路中心标高为±0.00):
路灯照明-0.5m、天然气管道(管中心)-0.9m、给水管道(管中心)-1.1m、通信排管(管中心)-1.4m、电力排管(管中心)-1.6m、雨水管道(管顶)-2.0m,污水管道(管顶)-2.6m。综合管网在交叉路口交叉时,为避免碰撞冲突,相应的作竖向标高控制。给水管道、通信排管、电力排管在与其它管道交叉时应相应下沉。
管道竖向位置控制表
管线名称 天然气管道 给水管 路灯管 通信管 覆土 0.6~0.8 0.7~1.0 0.5~0.7 0.7~1.0 管线名称 电缆沟 雨水 污水 覆土 0 1.7~2.0 1.8~2.5 本表的数字为主要覆土埋深,各交叉口处的埋深根据交叉口处的竖向设计确定。
4、预留支管及过街管沟
为满足道路沿线地块使用需要,对道路上单侧布置的电力、给水、燃气、电信和联合信息管线均按一定距离预留过街支管,各管线过街支管断面分别为:给水
第8页
-DN200、燃气-Φ108、通信-6孔、电力-8孔,上述过街容量为预留地块的管线容量,不含道路交叉口预留的过街管容量。
六、意见及建议
1)本次设计范围内涉及的燃气、给水、电力、电信、联信、路灯等管线布置及其容量是根据估算进行确定。建议各管线单位结合自身发展规划,对各管线容量及布置提出具体意见,以便对本工程综合管网做下一阶段设计。
2)工程实施中可根据需要组织临时管线和过渡管线。 七、工程量
新建管线
系统 名称 PE给水道 PE给水道 给水 阀门井 地下式消火栓 土石方 污 水 HDPE双壁波纹管 检查井 土石方 规格 DN200 DN300 D400 单位 米 米 座 座 立方米 米 座 数量 1160 5600 12 65 6288 4580 192 备注 配套阀门井 配套阀门井 土石比同道路 挖立267土石比同道路 方 方米 41 钢筋混凝土管d30米 465 雨水口连接管 (II级) 0 HDPE双壁波纹d40米 800 管 0 D50雨 HDPE双壁波纹米 750 管 0 钢筋混凝土管d60米 780 (II级) 0 d8钢筋混凝土管 米 800 00 (II级) 钢筋混凝土管d10米 770 (II级) 00 钢筋混凝土管d12水 米 900 (II级) 00 钢筋混凝土管d13米 800 (II级) 50 钢筋混凝土管d15110米 (II级) 00 0
第9页
钢筋混凝土管(II级) 双蓖雨水口 检查井 土石方 通 信 双壁波纹管(9孔) 双壁波纹管(16孔) 人孔井 土石方 无缝钢管 燃 气 无缝钢管 阀门井 土石方 波纹管 路 灯 灯杆灯具及基础 手孔井 土石方 箱变 电力排管 电力电缆沟 电缆沟 工作井 土石方 d1800 d110 d110 Φ108 Φ219 4孔 9孔 1.0*1.0 米 座 座 立方米 米 米 座 立方米 米 米 个 立方米 米 个 个 立方米 套 米 米 300 271 263 43287 450 3600 65 8900 450 3600 6 3900 8100 300 300 8741 3 450 3600 26 8700 土石比同道路 土石比同道路 土石比同道路 土石比同道路 土石比同道路 座 立方米
第1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