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施工现场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张宁宁
当前施工现场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张宁宁
摘要:分析了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以解决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从而保证建筑施工能正常进行。
关键词:施工现场;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建筑市场有了长久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安全状况显现平稳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有比较明显的下降,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较以往有较大的提高,争创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每年逐步提高,这些可喜的变化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建筑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行业主管部门有效管理和加强是分不开的。但随着新一轮大发展的全面启动,在建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外来施工队伍纷纷入驻,建筑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突出表现在:一部分施工企业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防护不到位,以致造成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甚至导致施工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当前建筑施工安全问题
1.1相关人员没有履行相应责任。有的建设单位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不按建设程序办事。将工程肢解发包,签订霸王合同,要求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造成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严重削弱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能力,致使安全防护很难及时到位,再加上强行压缩合
同工期导致的交叉施工和疲劳作业,最终酿成事故,还有一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或未落实,目标管理不到位。没有相应的施工安全技术保障措施,缺乏安全技术交底,有的企业甚至把施工任务通过转包、违法分包或以挂靠的形式承包给一些根本不具备施工条件或缺乏相应资质的队伍和作业人员,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再者是一些监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只重视质量,不重视安全。使得在人的各种活动领域或场所中,发生事故或产生危害的潜在危险和外部环境有害因素始终是存在的,即事故发生的普遍性不受时空的限制,只要有人和危害人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外部因素同时存在的地方,就始终存在着安全与否的问题。有的公司任命的项目经理要么是挂靠的,现场基本看不到人影,或者很少见到,要么是有职无权,只为应付上级检查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要按有关规定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文明生产显然是十分困难的换句话说,安全问题存在于人的一切活动领域中,伤亡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始终存在,人类遭受意外伤害的风险也永远存在。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建筑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整体形势依然严峻。近十年来我国建筑业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然而从绝对数上看死亡人数和事故发生数却一直居高不下。
1.2施工人员素质较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少,综合素质较低,达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使得安全管理工作薄弱。另外,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目前我国建筑从业人员65%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农民转为工人,他们的知识结构、工作方式、习惯意识等,他们大多只知道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而很少遵守操作规程,即使发现有操作危险,他们大多会存在侥幸心理而我行我素。这些现状无疑给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埋下了重大的事故隐患。还不能适应建筑业的特殊工作条件和环境,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对“施工安全是一门科学”的认识不足,对施下安全内在规律及特点研究不深入,注重形式、流于表面;制订的规定、依据与施工安全内在规律所要求的科学管理模式尚存在差距;安全监管和工作人员的知识基础和业务水平不够;实际管理中过分注重条款的执
行,而忽视对具体情况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从而导致自己或他人发生安全事故。
1.3工程中的防护设施不健全与环境问题。在工地我们可以看到临边不搭设防护栏杆,安全网搭设低于施工作业层面高度,作业面没有实行全封闭等等很多防护问题。有的电梯井口无护栏,电梯井内不隔层设置防护。预留洞口,采光井,通风口不设防护盖,造成坠落事故发生。由于建筑施工存在工序多、施工场地露天作业多、不安全因素多等特点,加上建筑业本身的安全生产科技相对落后,而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工程上的应用,都加大了施工的难度和危险性。在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施工安全培训问题上,现有的培训机制也不健全。在现场监理工作中发现,有许多技术工人和施工管理人员相当缺乏施工安全知识。并且建筑工程一般是比较庞大的工程,场地狭小,立体交叉,导致建筑施工环境恶劣,容易诱发安全生产事故。据不完全统计,建筑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很多是由于施工环境恶劣而造成的。
2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2.1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和制度的建设安全生产的真正责任主体是企业本身,要想真正控制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必须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明确和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1)建立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3)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目标。4)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5)做好安全检查制度的落实。6)各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临时用电、脚手架、模板工程、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等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对施工现场要进行整体规划,确定办公室,临时宿舍,食堂等五小设施,以及用水用电施工机械的总布局,并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图。由项目经理和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建设单位审批后实施。
2.2加强建设单位安全责任的落实建设单位由于在整个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对施工安全好坏起着重要的作用。
2.3加强监理单位安全责任的落实。
2.4加强教育培训,建立新的安全培训体制由于建筑施工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民工素质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再加上建筑工人流动性强的特点,许多企业不愿意投入培训经费,事故发生时才用“防不胜防”来搪塞。安全管理制度不严格,措施不到位,安全教育培训不落实,不深入,要从根本上改变安全形势的严峻形势。扭转施工事故多发局面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提高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从源头上抓好安全培训工作。通过安全教育培训,能有效地预防职工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水平。1)企业应建立民工岗前培训制度,对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和培训,并经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有条件的企业内部应建立民工培训学校,除对本公司民工进行培训外,还可以吸收社会上很多有志于参加建设工程的劳务人员接受培训。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建设系统生产人员培训机制,并建立民工准入制度。凡进入施工工地的所有民工必须先接受培训教育,一律持证上岗,它成为主管部门对施工企业考核、资质年检和升级的重要考核指标。
3结束语:
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坚决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减少或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业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每一个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各级行政主管部门都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首位,真正做到思想重视、措施得力、评价科学、管理严格,形成人人抓安全、处处抓安全的良好局面,从而保障建设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安全生产,人命关天”为确保人民财产安全,就要加强人们的安全意识,在企业以及全社会的
共同努力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才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刘小聪.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中外建筑,2004(01):125-126.
[2]杨海巍.浅谈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84-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