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7.杨亚⑺、丁颖⑷等结论一致。[5]
贾彦会,徐沁怡.叙事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J].护理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中,采用叙事护理可以与患者建立 实践与研究,2018,15(23):33-34.[6] 王秋萍,章新琼,丁金霞,等.化疗期消化道癌症患者心理弹性与
更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的康复也具有促进作用⑼。叙事护
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7,(3):
理的显著成效已成为诸多学者的研究热点,值得推广。487-494.参考文献[7]
杨亚,戴新娟.护理结局分类的临床实施及国内应用现状[J].护 理学报,2014,21(4):18-20.[1 ] 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The road to resilience: What is
[8] 丁颖,金靓,郑雅宁,等.叙事护理对宫腔镜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
resilience [ EB/OL ] ( 2010 - 12 - 20 ). http//www. apa. org/ 植患者焦虑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8,33(3):67-69.helpcenter/road -resilience. aapx.[9] 刘晓宇,周凤英•探讨叙事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
[2] 黄辉,刘义兰.叙事护理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
床护理学杂志,2018,3(14) J90-198.志,2016,51(2) :196-200.[3] 周洪兰,康健,樊拥军,等.叙事护理对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焦虑抑
(收稿日期:2019-03-11)郁状态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36(9):151-153.(本文编辑:卜明)[4] 姜安丽.叙事护理的发轲与探究[J].上海护理,2018,18(1):5-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
质量的作用刘雁贞【摘要】目的 探究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9
月一2018年11月在本院实施了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2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 差异。结果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前明显低于实施后(P<0.05);在基础护理、
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文书书写评分等实施后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o结论通过对护士实施分层级
管理模式不但明显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还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护理管理质量[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 1002-1256.2019.12.046目前医院各科室中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已被广泛应用,
常护理管理开展过程中,不仅要监护其常规护理工作内容,还
同时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该管理模式是一种可提高护士积极 需进行护士培训、考核以及选拔等工作实施⑵。按照负责科
性,完善医院护理管理的新型管理方法,在促进护理个人化、 室的病房患者需求,实施负责机制开展护士质量管理,各个科
人性化的同时,对于护士的专业水平以及操作技能有极大提
室也应成立对应管理小组,按照工作能力、工龄以及职称等进
升⑴。本研究为探讨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
行级别划分,通常为初高级责任护士、组长以及护士长等,根
管理质量的作用,选取2016年9月一2018年11月实施了护士 据层级具体管理框架和条例完善或健全护理工作流程,护理
分层级管理模式的2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报道如下。工作细节等均需落实到个人。(2)划分职责:严格执行责任
一、资料与方法机制,分层级管理模式过程中,护士职责和日常工作内容需明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9月一2018年11月的实施了 确,互相协作,鼓励各级护士之间通过协调促进护理质量全面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2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25例均为
提升。初髙级护士护理质量主要由护士长担任监督,全权负
女性,年龄18-40岁,平均(30.41±3.15)岁。按照护士学历、
责护士业务培训以及绩效考核等工作,主要考核项目有:组织
年龄、工作经验以及职称分为n0级~ n4级,n0级5名,nl级
纪律、仪容仪表(准时上岗、仪容端庄、不早退、迟到、上班期
7名,n2级8名,n3级3名,n4级2名;本科13名,大专9名,
间不可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工作质量、工作态度(医嘱执行
中专3名;护士 14名,护师7名,主管护师4名;工龄1 ~5年
规范、本班工作按时按量完成、患者观察疾病书写详细、异常
15名,6-10年7名,10年以上3名。发生上报及时);服务质量(患者反馈满意度高)。责任组长
2. 方法:医院25名护士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前均为轮岗 需对危重患者的护理进行部分承担,同时分配其他组内护士
制以及轮班制管理,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主要内容如下:的病员护理工作,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定期检查监督组内护士 (1)层级设置:根据25名护士的工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以
的整体护理工作内容和情况,从而提升组内整体护理效
及学历等综合选取管理小组负责人,一般由护士长担任,对日果⑶。组内护士根据培训所学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提供
全面服务,对不同疾病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从而确保病
作者单位:528100广东佛山,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
区患者均可得到优质护理。(3)考核和培训:护理管理工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 年第 40 卷第 12 期 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2019,Vol.40,No.12• 1557 •中,对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也是促进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的 主要途径。实际管理中,根据病区护理需求以及各个小组能
解,然后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分值高则表
示满意度高。通过对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文书 书写评分等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前后评估,基础护理包括
力情况护士长可定期针对性开展护理培训,特别是新护士或 者工作年龄较小的护士,应给予更多学习机会。同时还可设
定时通知服药、满足患者基本需求;病房管理包括清洁卫
立奖励制度,工作优异者给予奖励,不合格或表现较差者进行 生、温湿度调控适宜、噪音控制是否到位等;健康教育为对
所负责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普及,观察患者掌握度;文书书
再培训,从而确保护理工作质量有效提升。根据护士层级不
同,临床技能加强方面也存在差异,临床技能培训主要内容
写,观察护理人员书写格式是否规范、患者每日疾病细述、 相应措施是否正确等。有:n4级,护理管理能力,能承担病房教学工作,掌握护理质
量控制标准,护理风险控制措施。蓝色预警、高级生命支持 等;n3级,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冲突、投诉的处理技巧,协助处
4.统计学处理: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 22.0统 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G±s)表 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进行X2检验,P<0.
理各种突发事件、难处理事件和投诉事件。各种应急预案及 流程;n2级,掌握科室所有疾病及护理操作,并在新入职护士
引导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遇到突发事件、难处理的或投诉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结果事件时,能处理并及时上报;nl级,掌握科内常见疾病的护理 1 .护理满意度评分实施前后对比: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 方面,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前明显低于实施后,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见表1。及常见操作,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正确、个性化的护理方法, 初步掌握各种应急预案及流程n0级,以基础理论、基础能力
培训为主。(4)排班合理:以往护理工作中,主要为轮岗或者 轮班制度,护士工作压力较大⑷,不利于护理质量提升,而通
表1实施前后护理评分对比G士S,分)时间实施前(a = 30)实施后(n = 30)X?值P值过各层级护士进行不同搭配,高级护士与初级护士等混合配
护理评分84.35±2.1597.46±0.24伍,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还能对初级护士起到培训以
及传授经验的目的。而通过变更排班模式,完善排班制度,增
加白天工作人员,使得护士资源合理分配,有效确保护理质量 持续在线o33.1920.0003.观察指标:使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査量表对实施分
层级管理前后同期患者30例进行问卷调査,通过问卷的 形式,使用定量研究和问卷法,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了
2.相关指标对比:在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文书
书写评分等实施后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o 见表 2。表2实施前后相关指标对比(丘士s,分)时间实施前5 = 25)实施后(n = 25)/值P值基础护理84.15±3.4094.20±2.6411.6730.000病房管理85.12±2.6194.16±2.0513.6190.000健康教育86.77±2.4395.50±3.0211.2600.000文书书写87.68±3」596.11±1.1012.6320.000讨论近年来,我国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也对医院 护理服务提出新的要求,随着健康意识的普及深入,也使得临
施后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这也与刘琴⑻研究报告保 持类似。结果也说明了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于护理护理中
床护理整体上升。而如何有效改善患者质量,提升患者舒适 度以及满意度也成为护理研究重点⑸。目前医院各科室中
可有效提升管理质量。总而言之,通过对护士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不但能明显
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还可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已被广泛应用,同时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是分阶段、分层级对护士学历、职称、工
应用。参考文献[1] [2] [3] [4] [5] [6]
作经验和水平进行划分的一种管理模式,旨在落实工作以及
分工明确,同时加以培训考核。而到岗培训教育对于护理人
员极为重要,可促进护士的法律意识、操作技能、专业知识等
综合能力极大提升,分层级管理模式中,因护士资历、工作年
限等不同,对其培训内容也呈现出针对性差异,新老护士主要
加强基础护理操作以及法律法规意识,护士长等资历较老人
员主要加强管理培训工作,同时就专业知识以及新引入护理 研究进行再度学习。从而在护理工作中以谨慎严格细心的态
度对待日常工作,在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还有效预防了医疗
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实施分层级管理前后发现,患 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前明显低于实
王丽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0):75-76.杨艳艳,詹淑民.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 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 J73-177.夏萍,徐东霞.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8):192-193.李世艳,张树香.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 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4):247-24&周志坚.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探讨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2): 179-180.刘琴.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中 外医学研究,2014,12(24) :67-69.施后(P<0.05)。结果与周志坚研究报道保持一致。本研究
(收稿日期:2019-02-23)还得出,在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文书书写评分等实
(本文编辑:王小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