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管理体系认证基础》审核员考试题
(共48题,100分)
一、单选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审核计划中应明确使用的审核方法,包括所需的审核抽样范围;以获得足够的审核证据,适用时还包括( C )。
A、现场审核方案 B、审核方案的设计 C、抽样方案的设计 D、审核抽样人员
2、审核计划应与( B )相适应。 A、市场监管要求 B、审核目的和范围 C、审核人员要求 D、相关方及客户的要求
3、认证机构应提前与客户就( D )进行沟通,并商定审核日期。
A、审核准则 B、审核目的 C、审核方案
—1—
D、审核计划
4、对组织管理体系与规定要求的符合性提供评价活动的机构称为( A )机构。
A、认证 B、评价 C、审核 D、管理体系审核
5、认证机构应确保为审核方案中确定的( A )审核编制计划。 A、每次 B、所有 C、重要环节 D、主要
6、认证机构应提前与客户就审核计划进行沟通,并商定( D )。 A、认证过程 B、认证结论
C、认证机构管理人员 D、审核日期
7、有( A )确定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间隔时间。 A、认证机构 B、审核组长 C、审核组
—2—
D、受审核方
8、过程方法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主要作用是( B )。 A、有效、高效实现预期结果 B、为确定质量方针提供依据 C、客观分析组织环境 D、指导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9、最高管理层是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 B )。 A、某个人
B、一个人或一组人 C、一组人 D、一个人
10、审核组长与受审核组织建立初步联系,获取用于策划审核的相关文件和记录信息,包括( D )。
A、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B、特定的场所访问、健康安全、安保、保密或其他要求 C、受审核方关注事项、问题和风险
D、组织已经识别的风险和机遇及如何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信息
11、在管理体系高层结构中,“组织环境”是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其管理体系的基石,其构成不包括( C )。
A、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3—
B、确定管理体系范围 C、合规性要求 D、管理体系
12、( A )具有绩效评价和战略实施的双生功能,是以绩效评价为特征的战略管理工具。
A、平衡计分卡 B、矩阵数据分析 C、宏观环境分析模型 D、卓越绩效评价
13、当调查食品安全事件或安全漏洞的数量时,如何抽样更加合适( C )。
A、统计抽样 B、随机抽样 C、计量抽样 D、计数抽样
14、以下哪项不属于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C )。 A、信息原理 B、系统原理 C、关系原理 D、适度原理
15、评价是合格评定的关键技术之一,而( D )是审核的核心
—4—
技术。
A、同行评审 B、认证 C、检查检测 D、评价技术
16、审核计划应提交( B )进行确认。 A、认证机构领导 B、受审核方 C、审核委托方 D、当地政府
17、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 在其导则第一部分的附录中规定了选用于所有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高层结构,其目的是( C )。
A、加强各管理体系标准的核心文本、术语和定义 B、加强各管理体系标准的一致性、技术要求和规则 C、加强各管理体系标准的一致性、协调性和兼容性 D、加强各管理体系标准的协调性、互用性和术语
18、审核是为了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建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审核具有( C )和独立性基本特征。
A、公平、公正 B、公正性、客观性
—5—
C、客观性、系统性
D、公平、公开、公正、客观性
19、远程审核活动在受审核方现场以外的地方进行,当审核组与受审核方人员之间进行相互交流时,可以( D )。
A、通过交谈收集信息
B、在受审核方参与的情况下进行文件评审 C、完成检查单或者问卷 D、创建交互式的通信手段
20、管理体系复核审核报告并作出认真决定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知识技能,不包括( B )。
A、审核原则、实践和技巧的知识 B、供应商的产品
C、管理体系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的知识 D、客户的业务领域的知识
21、监督审核应至少( C )进行一次。 A、每三年 B、第12 个月 C、每个日历年 D、每一年 【解释】
初次认证审核是申请认证受理后的首次正式审核,分为第一阶
—6—
段和第二阶段审核。监督审核获证是组织获准认证后的定期审核(认可规范通常要求至少每个日历年一次)。再认证是组织在获准认证有效期届满前重新申请的认证审核(认可规范要求每一个再认证周期通常为三年)。
22、认证机构是证明一个认证对象符合规定要求或者标准的( B )机构。
A、审核 B、合格评定 C、检查 D、评价
23、认证活动的授予是指( A )。
A、向得到符合性证实的初次申请认证客户颁发认证文件 B、向得到符合性证实的客户颁发认证文件 C、向受审核方颁发执照
D、对被证实符合性的客户发证明 【解释】
(1) 授予是指向得到符合性证实的初次申请认证客户颁发认证文件。
(2) 保持是指对获证客户在认证周期内持续符合性的承认。 (3) 扩大是指对获证客户在认证周期内已证实的认证范围扩大的符合性的承认。
—7—
(4) 缩小是指对获证客户在认证周期内已证实的认证范围缩小的符合性的承认。
(5) 更新是指在认证终止日前,根据再认证审核的结果,以及认证周期内的体系评价
结果和认证采信方的反馈,做出重新认证的决定,开始新的认证周期。
(6) 暂停是指符合性说明中指出的全部或部分证明范围的暂时无效。
(7) 撤销是指废止/符合性说明的取消。 24、第二阶段认证的目的是评价( C )。 A、客户是否做好了认证准备 B、最高管理层政绩
C、客户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包括有效性 D、客户管理体系的咨询效果
25、认证方案的第一个( C )的认证周期从初次认证决定算起。 A、五年 B、二年 C、三年 D、一年 【解释】
初次审核方案包括两个阶段, 初次审核、认证决定之后的第一
—8—
年与第二年的监督审核和第三年在认证到期前进行的再认证审核。第一个三年的认证周期从初次认证决定算起。以后的周期从再认证决定算起。
初次认证后的第三年,在获证客户认证到期前进行的审核属于再认证审核。第一个三年的认证周期从初次认证决定算起,以后的周期从再认证决定算起。
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企业应该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其生产的产品,提供的业务应当符合企业( A )的技术要求。
A、公开标准 B、公开承诺 C、合同或协议 D、标准 【解释】
企业应当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其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应当符合企业公开标准的技术要求。
27、认证周期的审核方案应( B )管理体系要求。 A、覆盖重要的 B、覆盖全部的 C、不遗漏重要的 D、包含主要的
—9—
【解释】
认证周期的审核方案应覆盖全部的管理体系要求。
28、以下不是认证机构认证过程管理涉及的内容是( B )。 A、复核审核报告 B、获证客户的经济效益 C、可公开获取的认证信息 D、审核准备 【解释】
认证过程管理涉及内容主要包括:可公开获取的认证信息;认证申请的受理、评审和批准;审核准备;审核活动实施;审核报告;复核审核报告;批准认证;颁发认证证书;监督和再认证;证书、标志的使用和管理;申诉、投诉处理。
29、认证机构评价认证人员可采取面谈的评价方法。面谈可有助于询问出人员的知识技能方面的信息还可以用来评估其( A )。
A、语言、沟通和人际能力 B、交流、观察及管理技能 C、沟通和交流能力 D、知识、表达技能 【解释】
面谈有助于询问出审核员的知识、技能方面的信息。可以使用面谈来评估审核员的语言、沟通和人际技能。
—10—
30、依据27021-1 标准,认证机构需针对其自身的管理建立( D )。
A、采购控制程序 B、运营文件
C、有效的生产管理制度 D、有效的管理体系
二、多选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31、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末次会议的内容包括( AB )。 A、报告审核发现 B、宣布审核结论
C、提出认证的推荐性意见--认证决定 D、提出改进措施 【解释】
未次会议的详略程度应与受审核方对审核过程的熟悉程度相一致。在一些情况下,会议应是正式的,如认证审核,并保持会议纪要和出席人员的记录。对于另一些情况,如内部审核,未次会议可以不太正式,只是沟通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因此,适当时,未次会议应向受审核方阐明下列内容:
(1)告知受审核方所收集的审核证据是基于巳获得的信息样本;
(2)报告的方法;
—11—
(3)处理审核发现的过程和可能的后果;
(4)以受审核方管理者理解和认同的方式提出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
(5)任何相关的审核后续活动(例如纠正措施的实施,审核投诉的处理,申诉过程)。
认证的第三方审核末次会议通常包括以下内容/议程: (1)与会者签到;
(2)审核组感谢受审核方的支持和配合; (3)重申审核的目的、准则、范围; (4)简要介绍审核过程; (5)报告审核发现; (6)澄清有关问题;
(7)说明审核抽样的局限性。必要时,审核组长应告知受审核方在审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8) 降低审核结论可信程度的情况; (9) 宣布审核结论; (10) 说明审核报告发放日期;
(11) 提出对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要求; (12) 重申审核组公正性保密的承诺;
(13) 证后监督及认证证书使用规定说明(结论为推荐通过认证/注册时);
—12—
(14) 请受审核方领导发言; (15) 宣布末次会议结束。
32、管理体系可帮助组织实现其预期结果并追求持续成功,管理体系的高层结构包含了管理体系标准的( ABCD )理念,这些思维贯穿于标准的始终。
A、战略思维 B、系统思维 C、风险思维 D、过程思维 【解释】
管理体系可帮助组织实现其预期结果,并追求持续成功。为此,高层结构包含了管理体系标准的典型管理思维理念,这些思维贯穿于标准的始终。
3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独立性是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果客观性的基础。 B、基于证据的方法是审核原则的内容之一
C、公正表达是每个审核员应尽的责任,客观准确的报告审核工作时审核组长的责任和义务
D、审核原则是审核员、审核方案管理人员和实施审核工作的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解释】
—13—
独立性: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论客观性的基础,“基于证据的方法”就是以证据为基础的一种方式,遵循这种合理的方式也是一项审核原则。
公正表达:是每个合格审核员(组)应尽的责任。客观准确地报告审核工作是审核员的责任和义务。
审核原则是审核员、审核方案管理人员和实施审核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对审核员、审核方案管理人员等道德品德、思想作风、业务水平的明确要求,也是规范审核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34、为增强认证活动在市场上的信息、信心和价值,认证机构应( BCD )。
A、识别和管理风险 B、保持客观性 C、确保独立性
D、识别、避免、减轻和管理利益冲突 【解释】
为增强认证活动在市场上的信任、信心和价值,认证机构应:保持客观性;识别、避免、减轻和管理利益冲突;确保独立性。
35、认证决定的主要职能包括( AD )。 A、评审做出的认证决定必要的报告 B、评审申诉和投诉的结果 C、评审认证风险及等级
—14—
D、评审做出的认证决定必要的其他相关信息 【解释】
认证决定主要职能包括:评审做出认证决定必要的报告和其他相关信息;必要时与审核组就审核发现交换意见;做出认证决定等。
36、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企业( ABC )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依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的规定对企业重新组织核查和检验。
A、检验手段 B、生产技术或者工艺 C、生产条件 D、产品的销售 【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
37、在编制审核计划时,审核组长应考虑审核活动对( CD )。 A、文件评审的结果
B、受审核方的过程风险和影响 C、实现审核目标的不确定因素 D、审核的范围和复杂程度 【解释】
编制审核计划,应便于审核活动的日程安排和协调,以达到目
—15—
标。其详细程度应反映审核的范围和复杂程度,以及实现审核目标的不确定因素。
38、实施风险管理可以实现组织的持续改进,有助于组织获得的效果,以下正确的是( ABCD )。
A、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 B、提高运营的效果和效率 C、改进机会和威胁的识别能力 D、提高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解释】
实施风险管理有助于组织获得以下效果:
提高实现目标的可能性;鼓励主动性管理;在整个组织意识到识别和处理风险的需求;改进机会和威胁的识别能力;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国际规范;改进强制性和自愿性报告;改善治理;提高利益相关方的信心和信任;为决策和规划建立可靠的根基;加强控制;有效地分配和利用风险处理的资源;提高运营的效果和效率;增强健康安全绩效,以及环境保护;改善损失预防和事件管理;减少损失;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
39、某一油漆涂料生产企业存在以下哪种情况时,审核不可行( BCD )。
A、有营业执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B、体系实施运行但尚未进行内审和管理评审
—16—
C、确定审核日期内正常生产,但总经理和主管副总不在 D、未进行文件评审
40、管理职能基本上都包括( ABCD )基本职能。 A、领导 B、控制 C、策划 D、组织 【解释】
管理职能是管理系统中所涉及的管理功能。不同的管理学家对管理职能有不同的划分,但基本上都包括策划、组织、领导、控制四项基本职能。
41、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CD )。
A、根据战略目标导出的关键绩效指标是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指标
B、标杆管理就是模仿和制造,是一个有目的、有目标的学习过程
C、单纯的标杆管理可以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D、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高的产品群被称为金牛类产品 【解释】
关键绩效指标(KPI)。根据战略目标导出的关键绩效指标,是战
—17—
略目标实现的关键性指标。
单纯的标杆管理,缺乏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创新,会导致企业竞争战略趋同。标杆管理的基本思路就是模仿,通过模仿、学习实现超越。标杆管理使得单个企业运作效率的绝对水平大幅提高,而企业之间相对效率差距却日益缩小。
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高”的产品群被称为明星类产品,这类产品可能成为企业的金牛产品,需要加大投资以支持其迅速发展。
42、审核的基本方法是抽样,以下是典型的审核抽样步骤的有( ABCD )。
A、确定样本量
B、选择抽样的总体范围和组成 C、明确抽样方案和目标
D、收集评价和报告结果并形成文件。 【解释】
典型的审核抽样步骤包括:明确抽样计划的目标,选择抽样总体的范围和组成,选择抽样方法,确定样本量,进行抽样活动,收集、评价和报告结果并形成文件。
43、以下属于认证机构认证制度管理涉及内容有( BC )。 A、公开文件及其发布方式 B、认证实施过程的专业管理
—18—
C、认证业务范围分类 D、分包机构的管理 【解释】
认证制度管理涉及内容主要包括:
认证领域的开拓和认证范围的扩展;认证业务范围分类;技术领域分析;认证策划准备过程的专业管理;认证实施过程的专业管理;认证机构的管理体系;批准、拒绝、保持、更新、暂停、恢复或撤销认证、扩大或缩小范围的条件和程序;认证证书的转换;认证要求的变更。
44、以下哪些是文件化信息评审的依据( ABC )。 A、受审核方管理体系文件化信息 B、审核准则 C、以往的审核报告 D、审核方案 【解释】
文件化信息评审依据审核方案确定的审核准则,主要包括与受审核方产品、过程和服务有关的标准及相关规范,管理体系标准,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等。
45、初次认证的方案应包括( BCD )。 A、特殊审核
B、获证后两次监督审核
—19—
C、两阶段的审核
D、证书到期前的再认证审核 【解释】
初次审核方案包括两个阶段, 初次审核、认证决定之后的第一年与第二年的监督审核和第三年在认证到期前进行的再认证审核。
管理体系的初次认证审核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三、简答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46、2013年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了管理体系标准的高层构架,请简述ISO 高层结构的核心内容?
(1)相同的标准框架和条款标题。高层结构具有相同的标准框架和条款标题。特定的管理体系标准在相同的标准条款标题下,可以在特定管理体系标准中增加二级条款和三级、四级条款。
(2)相同的通用术语和核心定义。相同的通用术语和核心定义见第一章相关内容,本节不再详述。在各管理体系标准中,这些术语和定义是通用的。如果通用术语和核心定义中与特定的管理体系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名称相同但内涵不同,则需要在特定管理体系中加以说明,如“风险”。
(3)相同的条款核心文本。高层结构给出了相同的条款核心文本的格式,在相同的条款核心文本的格式基础上,可依据特定管理体系标准增加相应的要求。“要求“性标准的核心文本内容在本章
—20—
后续详述。”指南“性标准核心文本内容可不受这些格式限制。
47、认证范围和审核范围包括哪些内容?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认证范围和审核范围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应区分审核范围和认证范围,主要区别如下:
(1)目的和作用:审核范围界定一次具体审核的内容的界限,用于指导一次具体的审核活动的实施,认证范围界定受审核方的认证范围,用于认证注册的目的,表明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具备提供满足要求产品的能力范;
(2)内容:审核范围是一次具体审核所包括的实际位置、组织单元、活动和过程及所覆盖的时期的详细表述,认证范围是认证所依据的管理体系标准和所覆盖的产品、过程、活动、场所的概述;
(3)使用者:审核范围为审核组;认证范围为认证机构和获证组织。
四、综合应用题(1题,共20分)
48、某矿业机构有限责任公司的认证范围是矿山主机及构件的研究,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企业通过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形成了齐套的管理制度、程序和相关管理规程以及具有成套技术文件,作业指导文件等文件化信息,企业经一年的管理体系运行产生了诸多的保留的文件化信息,例如管理体系运行记录,体系策划和监控记录,绩效评价记录(含内部审核、管理评审记录)等,认证机构
—21—
对该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认证审核,请回答:
(1)审核组进行审核准备阶段的文件审核的目的是什么,审核内容包括什么文件,此阶段的文件审核要考虑什么要求?(5分)
《审核概论》P73、74,GB/T19011 6.3.1。
(2)在现场实施审核阶段文件审核的目的是什么?审核的时机是什么?如果文件不适用、不充分应该如何处置?(8分)
《审核概论》P108-109T19011 6.4.3。
(3)你作为审核员应该如何进行文件审核?(7分) 《审核概论》P73、P108-109 GB/T19011。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