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资料
一、概念题:
1。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传递体育文化为目的的教育过程,它是计划性、
目的性、组织性比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P32
2。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
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互相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P171
3。限制性练习:是在设置限制的条件下进行练习,纠正动作错误的方法。如练习起跑时,
在学生头顶上设置一定高度后低前高的斜杠,在这种限制的条件下使之体会掌握起跑时的正确动作,避免产生过早直起身来跑的错误。P188
4。循环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是根据教学和锻炼的需要,选定若干练习手段,设置若干个相
应的联系站(点),学生按规定顺序、路线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练习并循环的方法,它主要是学生练习的方法,不是教学组织方法。P192
5. 体育教学设计:1.体育教学设计是针对体育教学而进行的教学行动方案的设计过程; 2.要考虑体育学科的特点,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的要素; 3.是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案;
4.要在教学实践中经受检验并反馈调整。
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从体育教学系统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体育教师、学生、场地器材、体育教学环境以及达成的教学目标等各方面的因素,详细分析体育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教学行动方案,并在体育教学活动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为止。这一针对体育教学而进行的教学行动方案的设计过程就是体育教学设计。它既要遵循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又必须遵循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它既具有教学设计的一般性;又具有体育教学设计的特殊性。P208这个题自己看着办
6.运动参与领域: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形成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P132
领域目标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7.运动技能领域:主要是借助于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系统实现的体育活动的技能。
领域目标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8.身体健康领域:有健康强壮的体魄、敏捷柔韧的身体、良好的耐力和爆发力。
领域目标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2.发展体能。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9.心理健康领域:意志坚定、善发潜能、灵巧自信,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自控能力等。
领域目标: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10.社会适应领域:平等参与,共同的规则、激烈的竞争,共同努力,互相尊重,与人共处、
合作等。领域目标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2.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11.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所形
成的规范化程序,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的体育教学活动的操作体系。
12.诱导性练习:是设置一定条件,诱使学生达到教学要求的方法。如在垫子上做肩肘倒立
时,学生不能挺直腰腹部,对此可在垫子上方悬一吊球,诱使学生用脚尖触球而挺直腰腹部。P188
13.体育学习水平目标:在各个不同阶段为达到的体育水平的标准。《新课程标准》把体育教
学分为六个学段水平,水平一(小学一、二年级);水平二(小学三、四年级);水平三(小学五、六年级);水平四(初中一到三年级);水平(高中一到三年级);水平六(发展性阶段)
14.终身体育:亦称生涯体育。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体
育活动的过程。
15.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达成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
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行程。P145
二、辩析题:
三、简答题:
1.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特点有哪些?
答: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是学校体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特征;
学校体育发展不平衡性特征;
学校体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特征。
2.什么是动作示范法?运用时应当注意哪些方面?p185
答:动作示范法是教师(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为范例,用以指导学生进行
学习的方法。示范法分为:正面、背面、侧面和镜面示范。
示范时应注意:要有明确的目的;示范要正确;正确选择动作示范的位置与方向;示范
与讲解有机结合。
3.体育课的总结包括哪些内容?p232
答:它是体育教师针对一节体育课具体进行的总结性的文字。一般包括:学生出勤、学生课
堂表现、教材变更内容、教师自我感受、教改尝试效果、教学改进部分。
4.什么是分解教学法?运用时应当注意哪些方面?p190
答:分解教学法是指将完整的动作分成几部分,逐段进行体育教学的方法。
进行分解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划分动作时,应注意其相互间的联系,划分开的段落应易于连接完成并不破坏动作的结构。
2.使学生明确所划分的段落或部分在完整动作中的地位和相互联系。 3.分解法要与完整法结合运用。 4.切忌为分解而分解的练习和步骤。
5.我国学校体育的总目标包括哪些内容?p76
答: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
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美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6.体育课名称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1.西方近代体育(教会学校)——1903《奏定学堂章程》体操课——1923《新学制课程标准》体育课——1940《各级学校体育实施方案》——2001年《新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 2.军国主义教育思想(德、日)——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欧、美)——民族主义体育思想
7.根据你所熟悉的教材内容,写一份教学目标。
答:1、认知目标:掌握组合动作动作名称和顺序,及特点。提高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模仿、相互交流、尝试练习,使三分之二的同学领会每个动作,做到路线清楚,手形、步形正确到位。。发展协调性、力量等素质。
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学习,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谦虚好学、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
8.什么是讲解法?运用时应当注意哪些方面?p181
答:讲解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传授运动技
能的方法。
运用过程中要注意:1.目的明确,有针对性。 2.内容要有科学性。
3.少而精,正确运用口诀和术语 4.富有启发性。 5.注意时机和效果。
9.我国学校体育的效果目标包括哪些内容?p76 答:一、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二、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生活的知识、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使学生具有
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
三、培养对体育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四、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五、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
10.体育教学相对其他课程有何特点?
答:相同之处是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的有
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现教育、教养、发展任务的过程。
不同之处是:其他学科教学主要通过思想活动来学习和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体育实践课则是以师生思想活动为基础,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来传授和掌握知识、技术、技能。 体育教学有如下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四、论述题:
试论述体育教学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试述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 答:一、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人的“身”、“心”是相互联系的。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有效的体育活动可再现人
的心灵世界。反过来,人的思想意识可以调整人对体育的追求,通过长期的体育锻炼提高他们的动作技能、身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较好的体育手段的运用,还可以促进某些特殊智力品质的发展,如观察力、判断力、 应变力等。
三、增强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原有的心理水平 往往不能满足所学运动项目的需要。
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
列宁说:“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可见精神美与身体美是密不可分的,精神美 可以使体育运动放出光和热。
五、体育对劳动技能教育的促进作用
体育能提高青少年从事生产劳动的基本能力,促进劳动技能教育的发展。因为生产 活动需要劳动者具有动作的协调性、体能的耐性和一定的生产技能。 请结合实例谈谈你对“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