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
命题学校:江东中学 出卷人:汪红英 审核:初一语文组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握笔凝思,盘点半个学期的收获,与老师一起来评判自己的得失,共同分享彼此的快乐吧!在动笔之前,老师有礼物要送给你,是三千万的大礼哟:千万要放松,千万要细心,千万要微笑!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shàn笑( ) 污huì( ) 家yù户晓 ( ) ào悔 ( ) 默qì( ) 义愤填yīng( ) 2.根据下面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她 ______ ,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广袤的土地上悠远的文明仍然熠熠生辉;她_____,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漩涡,洗刷了百年的污浊;她______,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骤,挺起不屈的脊梁;她________,灼灼的光华穿透重重阴霾,熔铸了新的辉煌。
A. 地大物博 蒸蒸日上 巍然屹立 激流勇进 B、巍然屹立 地大物博 激流勇进 蒸蒸日上 C、蒸蒸日上 激流勇进 巍然屹立 地大物博 D、地大物博 激流勇进 巍然屹立 蒸蒸日上 3.古诗文积累与默写。(7分)
① ,影入平羌江水流。 ②有约不来过夜半, 。 ③双兔傍地走, ?
④赵翼的《论诗》中常用来赞美人才辈出,也用来表示一代新人过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⑤请写出古诗词中表现自然环境美好的诗句。(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文学常识。(3分)
①《土地的誓言》的作者是东北作家 。
②昆虫学家 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巨著《昆虫记》,为人间留下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宝藏。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鲁迅曾把这部名著奉为“ ”的楷模。 5.综合性学习。(6分)
清明节,是缅怀先烈、祭祀祖先的节日,但也是森林火险的高发期。随着清明的到来,我市森林防火等级已调至5级,为此,学校决定开展以“森林防火,文明祭扫”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我的捕捉】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内容。(2分)
4月2日中午,我校组织七年级421名学生前往长城公园进行了缅怀革命先烈的清明扫墓活动。下午一点钟,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徒步来到长城公园,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团委书记为我们做了“缅怀革命先烈,珍惜幸福生活”的讲话,几位学生代表还敬献了花圈。
(2)【我的宣传】请你拟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增强同学们的森林防火意识。(2分)
1
(3)【我的点子】为更好地普及森林防火的知识,请为学校提两条可行的活动建议。(2分)
① ②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 )课内语段(11分)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6.试概括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所做的三件事。(2分)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品质?(3分) 8..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9.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2分)
10.这篇文章向我们展示了闻一多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语文自读课本《大海的召唤》中通过 “赤子之心”、“巨人风采”、“科‘星’灿烂”等单元向我们展示了不同名人的品格
2
和事迹,其中有作家傅斯年的一篇文章,用三件事来证明主人公“责人的态度诚恳而严肃”,这篇文章是( )(2分)
A.《蔡元培》 B.《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 C.《海瑞斗争的一生》 D.《回忆鲁迅先生》
(二)一双脚上的修养(14分)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一些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
②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鞋上会粘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所以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正是在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竟紧张地盯着我,手操托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③坐到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在恶作剧式的涂鸦着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A)不断的踩踏与不断地擦抹,似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剧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渐渐地,那个疲于擦地的女工,已是额头见汗。
④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
⑤不知过了多久,人才渐渐坐定了,擦地女工也得以有机会喘口气、歇一歇,但就在这时,(B)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来看,似乎想进来,但又把头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突然,一阵“沙、沙”的响声,伴着送水男人走路的旋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开始从上向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绿大衣„„最后我终于看到了他的双脚,然后是惊异万分。男人的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塑料袋就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那个擦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我发现她眼里竟有泪光涌现。
⑥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但我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并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了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就像那个送水工,..
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都套上。(选自《八小时以外》,有改动) 11.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2分)
12.文中第①段和第⑥段中加点词“修养“各有什么含义?(3分) (1)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
(2)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 .....
3
13.请选择合适的角度,选择文中(A)(B)中的一句进行赏析。(3分)
我选择 句,
14.文中第⑤段说“那个擦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请联系上下文揣摩女工此时的心理,把她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不少于50字)(3分)
15.“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一)课内文言文(6分) 16.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6分) (1)父利其然也 ( ) (2)固众人 (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4)对镜帖花黄( ) (5)孤岂欲卿( ) (6)见往事耳( ) ...
(二)课外文言文(8分)
邓攸弃儿保侄
邓攸,晋人也,有弟早亡,惟有一儿,曰遗民。时值动乱,胡人入侵京师,掠牛马。邓攸挈妻子亡。食尽,贼又迫,谓妻曰:“吾弟早亡,但有遗民。今担两儿,尽死,莫若弃己儿,怀遗民走。”妻涕如雨。攸慰之曰:“毋哭,吾辈尚壮,日后当有儿。”妻从之。
【注释】:①胡人:匈奴人。②京师:京城。③挈:带着。④毋:不要。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食尽( ) ②邓攸挈妻子亡( ) ..③但有遗民( ) ④攸慰之 ( ) ..
18、翻译:今担两儿,尽死,莫若弃己儿,怀遗民走。(2分)
19、从文中你看出邓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2分)
四、写作(40分) 20、题目:《是他(她、它)给了我力量》
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挫折和困难不期而遇。当你信心不足、悲观失望、被人误解或孤立无援时,总有一些人或事物给了你面对它们的勇气和力量,让你重新找到前行的方向。请你回顾成长中的精彩片段,以“是他(她、它)给了我力量”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字数不少于500字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检测卷参考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
1.讪 秽 喻 懊 契 膺 2.D (2分) 3.略 (7分) 4.(3分)①端木蕻良 ②法布尔 讲昆虫故事 5.综合性学习。(6分)
(1)我校七年级学生到长城公园进行了清明扫墓活动。
(2) 珍爱森林,文明祭扫。 绿色家园是我家,森林防火靠大家。 (3)进行森林防火的知识讲座 发森林防火倡议书 开展森林防火知识竞赛 开展森林防火黑板报比赛等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6.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演说,大骂特务;参加游行示威。(3分,写出一点得半分,全对得满分)
7.肖像、动作、神态描写。(写出其中两项给1分)表现闻一多奋不顾身、英勇无畏的品格。(2分,意思对即可)
8.不矛盾。前者指他做学问时不说、不自夸、勤奋踏实的精神。后者指他作为革命者方面的表现,宣传革命道理,当然要说。(2分)
9..结构上,总结全文。内容上,深化主题,是对闻一多先生人格的高度概括和总结。(2分,结构和内容各1分) 10.A
11. 我在一个下雪天,目睹以为送水工,套上脚套避免弄脏地面,重新了解了修养的内
涵.(3分) 12.第①段中“修养”的含义指有文化或有学问。第⑥段中的“修养”的含义指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意思对即可,每点1.5分,共3分) 13. A句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进出的人不断弄脏地面,女工不断擦净地面的反复过程(1分),表现了女工的辛劳与执着。(1分) B句 示例一:“悄悄推开”这一细节,写出了送水工怕影响图书馆的安静的氛围,推门时小心翼翼的样子,十分传神,突出了送水工对他人的尊重,体现了他的修养。
示例二:“推”“伸”“看”“缩”这些动词生动细致地写出了送水工想进门又怕弄脏地板的心理,表现了他的修养,也为下文他脚套塑料带进门的举动作铺垫。(内容2分,能紧扣语句,从词语运用、描写方法等任意一个角度进行点评;表述1分,须通顺。共3分)
14.示例:这个大哥真是有心人啊!那么多读书人都没想到会弄脏地板,而他一个送水工却能这么细心,能想到在脚上套塑料袋,真难得呀!(内容3分,须紧扣女工此时的心理;表达1分,须通顺。共4分) 15.略,未联系实际酌情扣分。 三、文言文阅读。 16.(1)以„为利,认为„有利可图 (2)本来(3)用,以(4)通“贴”(5)难道(6)了解 .........17.(4分)①尽:完②亡:逃跑③但:只 ④之:代词,代“妻子” .............
18.现在挑着两个孩子,全都要死了,不如丢掉我们的孩子,抱着遗民逃走。(2分) 19.是一个先人后己,重情重义,无私的人。(2分)意思对即可 四、作文。(40分)
5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