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4卷第2期 建厂科技交流 、 1.34 No.2 Ma 2007 2007年5月 EXCHANGE OF JIANCHANG SCIENCE&TECHNOLOGY 关于氩气灭火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北京公司 烟台通用汽车新油漆车间工程地处烟台开发 李峰 为了满足国家防火规范的强制条款,其实还应 该以人为本、洁净、环保、灭火可靠经济的角 区内,车间的集中控制室、l骨机电子设备间、 机电子设备问、工程师室、机器人ESTA等5个 度选择气体灭火系统,如有人值班的场所应禁 关键区域使用德国Minimax公司的氩气气体灭火 止使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和气溶胶灭火装置; 、系统,该系统采用组合分配全淹没方式,满足美 参与了该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验收的全过程, 下面针对系统方案设计、施工图纸审核过程中存 在的三个问题做详细说明。 l 气体灭火系统方案的选择 防护区多,跨度大的工程就宜选用IG.541洁净 本工程的设计单位在初始设计中就选用了高 国NFPA2001(洁净气体灭火标准)要求。笔者有幸 气体灭火系统等。 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鉴于5个保护区域为有人 值班区域、关键电气布置区域和油漆车问的控制 中心,经过西门子、Minimax公司、建设、监理 不同的气体灭火系统由于选用灭火剂的差 等单位从灭火方式、人身安全性、喷放情况等方 面对氩气灭火系统、烟洛尽系统和高压CO2灭火 异,其在扑救火灾的过程中其性能也有很大的 不同(详见表1),而我们的许多工程在设计选 型时不考虑保护对象的性质与实际情况,仅仅 表灭火技术 灭火介质 IG01氩气系统 lo0%Ar 系统进行了讨论和比较(详见表1),决定将设计 方案修改为氩气灭火系统。 1 C}__54l烟洛尽系统 CO,灭火系统 CO, Ar50% 4o%,CO,10 ̄ 灭火方式 灭火浓度 47% 用灭火介质稀释燃烧 内氧气,达到窒息灭火。 38% 34% 抑制复燃性 比空气重,具有可渗透性,适用于 混合黻近似于空气的密度。有分 比空气重扑灭固体深位火灾a-W可渗透性,满足火 满足火灾抑制 层现象,CO,和 在灭火过程中 灾抑制时间10时间lOmin的要求。 mln的要求。 有可目B参加反应。 。,人身安全性 达到47%的灭火浓度时,氧气含 但随着灭火浓度的增大,保护区内 的CO,的含量接近于4%时有可能 当CO,浓度达到10%时,人在n. 量仍大于10%,人可正常呼吸。 喷放时无骤冷,无雾化。不会影响 对人体造成危险。 分种内会丧失意识甚至死亡。 喷放时有骤冷,有雾化,影响半导 喷放情况 半导体元件和计算机的工作;不影 响视野,便于人员撤离。 可在任意空气分离厂罐装。 喷放时有雾化。 体元件和计算机的工作;影响视 野,不利于人员撤离。 灌装 罐装需特殊设备。国内只有北京、 上海可在任意空气分离厂罐装。 天津等大城市可以罐装。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第2期 建厂科技交流 2 灭火系统消防审核标准的确定 火时,防护区围护结构(如隔墙、门、窗等)在 喷射灭火剂之前或喷射灭火剂之后,应该始终能 保持其完整性。 为了保证防护区围护结构在灭火时的完整 性,防护区围护结构的耐火极限和允许压强就成 我国现有的国家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仅有 《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ll0—87,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B50163—92,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针 对常用的气体灭火系统(比如:七氟丙烷、IG541、 IG01等)国家没有正式颁布任何一种有关洁净气 了两个重要的技术参数。所有的现行的设计规范 和标准中,对于全淹没灭火方式,一般都要求防 护区围护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吊顶的 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同时要求围护结构的允 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 在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维护结构图纸中发 现设计院在集中控制室、l 电子设备间、2并机电 子设备间和工程师室的设计中,为方便观察和监 控,多处采用大面积的普通玻璃作为围护构件, 而未采用防火玻璃。但是普通玻璃即使能满足耐 压的要求,也无法满足耐火极限的要求,从而造 成保护区的维护结构不能满足消防要求,影响灭 火效果。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建筑专业的设计 体灭火系统的国家规范或通用技术标准。 因此我们将烟台通用汽车新油漆车间氩气灭 火系统图纸上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时就遇到了消 防图纸审核‘‘无法可依”的情况。 经了解,北京、上海的公安消防机构在之前 的工程审核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经过咨询上 海市公安消防部门,烟台消防部门参考美国 NFPA2001和德国VDS标准的相关条款以及《二 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同时结 合德国MINIMAX公司的企业规范进行氩气灭火 系统的图纸审核。我们翻译了美国NFPA2001和 德国VDS标准中关于氩气灭火系统的相关条款, 同时邀请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到上海大众油漆车间 进行实际案例的考察,虽然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也凸现国家尽快出台洁净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规 范的紧迫性。 3 防护区的维护结构不能满足要求 人员仅考虑了气体灭火系统保护场所的正常通 风、采光要求,而忽略了气体灭火系统防护的特 殊防火要求,后经设计院确认后重新修改了防护 区域的玻璃和吊顶设计。 4 结束语 氩气灭火系统采用全淹没灭火方式来扑救防 护区的火灾,为保证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效果, 首先会要求防护区必须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喷射出的灭火剂可以均匀 地充满整个防护区,并形成一定的浓度,从而达 到灭火的目的。因此,在采用全淹没灭火方式灭 一氩气灭火系统作为目前消防工程的新技术之 ,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相应的规范标准可执行, 系统设计中出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但是只要坚 持以人为本、安全适用的原则,参考国内外的相 关规范和工程实例,氩气灭火系统必将在扑救特 殊场所的火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上接第84页) 直观的研究原材料各项性能变化对强度的影响,为 以后的调整积累第一手的数据和经验,提高动态调 整的准确性。经过长时间的动态控制后,我们发现 混凝土质量显著提高,混凝土数理统计变异系数变 l00 小。据此,我们就可降低混凝土强度标准差S取值, 从而降低配制强度,节约成本,提高利润。以上所 述只是本人对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些粗浅认识,希 望与各位同行相互探讨,共同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