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卷第6期 医学与社会 V0I.26 No.6 ・16・ 2013年6月 Medicine and Society June.201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实现机制研究现状分析 徐汉波 吕军 郝超 励晓红 陈珉惺 李昊翰 张引 郝模 复旦大学卫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上海,200032;。江苏省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常卅I,213000 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实现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现状。方法:查阅2005年以来我国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实施以来的研究文献为对象,根据主题确定评阅指标,构建评阅数据库,录入文献并进行内容分析。 结果:文献集中于2010年(70.6%),主要为理论研究(94.1%)。准人机制均为理论研究,涉及决策主体、供方、需方以及服务 准入方式等。运行机制的理论研究涉及保障措施、实施方案等,实证研究关注于存在问题的阐述,但缺乏如何解决问题的研究。 监控和评价机制的理论研究涉及评价主体、内容等,实证研究对监控评价的方案设计进行了部分探索。结论:需要构建集准入 机制、运行机制、监控与评估机制为一体的,融合决策者、研究者、执行者和受益者各方利益和需求的实现机制。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870/YXYSH.2013.06.006 Analysis on the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Policy XU Hanbo et al Research Institute ofHealth Development Strategies,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032 Abstract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se the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Policy of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direction and provide the experiences for the further studies.Methods:First,using keyword search methods and series of criteria to get papers.Second,using literature context analysis to analyse.Results:The papers are mainly published in 2010(70.6%),and mainly are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94.1%).The study of access mechanism refers to the decision—maker,supplier,buyer and service access mode.Operat— ing mechanism refers to the safeguard measures,implementation plan and the obstacles.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refers to methods, scheme and indicators.Conclusion:Access mechanism should focus on the implementation steps and methods.Operating mechanism should carry out to speciifc services.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need to strengthen the design and feasibility.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mechanism research,we should combine multiple disciplines and departments,and take it from micro—level,meso—level and macro—leve1. Key Words Basic Public Service;Equalization;Meehanism 政策落实分为立项、计划、实施和总结4个阶 言,一方面需要通过开展实现机制的理论研究来指导 段,不同阶段有对应的目标,阶段之间也存在相互作 实践,同时也需要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估,优化实现机 用和联系,要有效达成政策目标必须形成整体化、流 制的理论,进而提升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价值。因 程化的思路、步骤和方法,即实现机制 。可见,构 此,本文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实施以来的 建政策实现机制是保障政策目标达成的关键之一。 研究文献为对象,对实现机制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全体居民享受社会发展 个层面进行分析,揭示现有实现机制研究的不足,为 成果,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我国政府自 完善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提供参考。 2005年落实该政策以来,取得较大成果,但仍存在 1资料来源与方法 “健康档案成摆设”、“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难”、“保障房建设遇瓶颈”等困境,影响政策目标达 1.1资料来源 成 ]。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政策的落实而 选择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 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采用“摘要 基金项目:江苏省卫生科研项目,编号为H201044;教育部哲学社会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检索式查询2005年—201 1年 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编号为07JZD0017;国家科 发表的文献,获得458篇。首先,建立纳入标准: 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为2007BAI24B02; 上海曙光计划项目,编号为08SG08。 ①文中包含“实现机制”;②提及实现机制要素;③提 通讯作者:吕军,lujun@shmu.edu.an。 及实现机制具体作用;④)提及实现机制理论框架; 徐汉波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实现机制研究现状分析 ・17・ ⑤提及实现机制表现。经初步筛查,纳入文献70 篇。然后,剔除重复文献2篇。最终有68篇纳入本 次研究分析对象。 1.2评阅方法 首先,根据研究主题确定评阅指标,构建评阅数 据库,评阅指标包括3类:①基本指标,包括第一作 者名、作者单位、期刊来源、发表时间等;②主要分析 指标,包括提及机制名称、存在问题、构建建议等;③ 针对性分析指标,包括针对准人机制的指标、针对运 行机制的指标及针对监控和评价机制的指标。然 后,对68篇文献进行评阅分析录入。最后,在此基 础上分析实现机制的研究现状。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 分析。 2结果 2.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研究文献基 本情况 对文献发表年份进行分析显示,文献主要集中 于2010年(48篇,占70.6%),其次是2011年(7篇, 占10.3%)。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显示,涉及准入机 制48篇(占70.6%),运行机制11篇(占16.2%), 监控和评价机制19篇(占27.9%)。对研究区域进 行分析显示,文献主要为基于全国层面的研究(53 篇,占77.9%),其次为省(市)层面的研究(12篇,占 17.6%),基于地级市的研究很少(3篇,占4.4%)。 对文章类型进行分析显示,研究以理论探讨为主 (64篇,占94.1%),实证研究很少(4篇,占5.9%)。 2.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准入机制研究现状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准人机制是均等化实 现机制的起点,目的在于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决策过 程的合理性、均等化项目的适宜性。基于此,本文从 服务项目准人、准人决策主体、提供方准人、接受方 准人以及准入方式等5个方面进行分析。 现有文献中对服务项目准入的研究最多(22 篇,占45.8%),包括项目范围和纳入原则的探讨,认 为服务项目范围主要是纯公共服务及部分准公共服 务,如基本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项目纳入原则包 括城乡全覆盖、逐步均衡化、阶段性等。对准人决策 主体的研究(12篇,占25.0%),主要探讨了3种决 策主体:①国家政府单独决策,最大程度上保障均等 化目标的实现 ;②需方决策机制,能克服现有以服 务供给为导向的准入模式的弊端,形成“上下结合” 的模式 ;③由国家层面下移至省市级政府,根据辖 区内具体情况进行决策 j。服务提供方准入的研究 有1O篇(占20.8%),提出两种观点:一种是政府对 下属机构进行能力考察,从中选取提供方;另一种是 由政府承担遴选、监督以及费用支付等责任,将公共 服务外包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涉及服务接受方准 人的研究有8篇(占16.7%),包括两种观点,一种 是由政府根据具体公共服务项目的特性确定接受 方;另一种是政府从居民需求出发,为保障农村和流 动人口的需求,基于接受方确定服务项目。涉及具 体服务准入方式的研究7篇(占14.6%),提出两种 方式,一种是以“标准人口数”测算公共服务需求,定 量确定服务项目纳入方式;另一种是省级政府在原 则约束下,组织评估所在地区的居民健康需求、筹资 水平、服务项目提供、服务可及性、居民满意度等,综 合确定具体项目的服务包。 综上所述,现有涉及均等化准入机制的研究均 基于理论层面,针对政策实践的实证研究需要进一 步探索和强化。 2.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运行机制研究现状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运行机制是将服务规 范有效提供给需方的过程,是均等化政策能否达到 目的的关键,因此,本文从政策实施方案、具体项目 操作方案、具体项目使用指南、运行保障措施以及存 在障碍等5个方面进行分析。 现有理论研究中涉及均等化运行保障措施研究 最多(10篇,占90.1%),主要提及财政保障机制、人 员激励措施、人才培养机制、服务供给市场机制等思 路和原则的探讨 。其次是涉及均等化实施方 案的研究(6篇,占54.5%),主要涉及均等化资源分 配以及具体供给责任分配的思路探讨,包括2个方 面:①中央政府加大对财力薄弱地方政府的财政转 移支付规模和力度,确定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系。 ②中央政府对省级政府进行任务分配,省级政府再 对下级政府进行任务分配,明确各级政府的供给任 务。此外,实证研究对运行存在障碍进行分析(4 篇,占36.4%),认为服务提供过程中的障碍主要表 现为各级政府事权财权不匹配、服务供给人员数量 不足及其质量不高以及居民参与度不高等。 由此可见,现有均等化运行机制研究中包含理 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理论研究从保障措施、实施方案 等进行探讨,实证研究则主要针对运行障碍的表现 形式等特点展开,但是对于具体服务的操作方案及 使用指南,现有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中均未见提及。 2.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监控和评价机-芾lJ研究现状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监控和评价机制是对 整个政策运行进行控制,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反馈的 过程,是实现政策目标和政策优化的保障,基于此, ・18・ 医学与社会2013年6月第26卷第6期 本文从监控评价方式、监控评价内容、监控评价主 应当围绕准人的流程与方法,在理论上构建实现的 步骤方法,并通过实践论证其可行性。 3.2运行机制应以具体服务项目的指导为重点 体、监控评价方案设计以及具体指标等5个方面进 行分析。 现有理论研究中涉及均等化监控评价方式的研 究最多(11篇,占57.9%),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建立 多级监控评价指标体系,另一类是建立公共服务消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运行机制,应当在确 定各方利益职责的基础上,确定具体服务项目的实 施方案、规范及使用指南,从而保障服务的有效提供 和利用 J。目前在运行机制的研究中,理论研究与 实践论证的联系较为紧密:实证研究指出基本公共 费者监督评价方式。多级监控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 政府设置监控评价指标,并据此对均等化实施进行 监控评价 ,消费者监督评价方式则主要由媒体、 卫生服务均等化运行中的障碍集中在资金、人员等 居民等利用机构公布的信息对均等化政策的落实进 行监控和评价。其次为探讨监控评价内容的研究(8 篇,占42.1%),包括供给(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效果、公平性以及环保等5个方面。涉及 具体指标研究有5篇(占26.3%),主要有两种思 路,一种是从政府出发,引入公共服务绩效考核指 标;另一种是引入居民社会满意度指标,通过设置如 事故发生率、投诉率、居民满意率等指标来实现。涉 及监控评价主体的研究较少(3篇,占15.8%),主要 存在3种方式,一种是政府独立进行监控评价;第二 种是由政府、人大和社会力量共同组成小组进行监 控评价;第三种是由司法机构依法进行监控评 价 。同时,实证研究针对监控评价方案设计进行了 探索(5篇,占26.3%)主要有两种观点:一部分提出 应当从集中方式过渡到日常与专项相结合,从事后过 渡到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 ;另一部分提出运用结 构模型方法,依照“确定影响因素一建立结构模型~ 指标解释”的步骤,构建全过程监控评价方案¨ 。 由此可见,现有均等化监控和评价机制研究包 含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理论主要从指标选取、主体 选择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则主要关注监控评价的 方案设计。 3讨论 3.1准入机制应以构建均等化项目准入的流程与方 法为重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准人机制,应当是以 政府决策为核心,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准人为基础, 综合确定服务供给方和资源分配的过程¨ 。现有 理论研究对决策主体选择,服务项目准入范围和准 人原则,服务供给方和接受方的确定以及具体项目 准人的方式等均展开了探索,提出了多方决策机制、 多元供给模式及多种项目准入方式等。但是仍然存 在局限性:研究着重于原则性和模式化的理论研究, 缺乏相应的实现步骤和方法指导,导致实践存在盲 目性;实证研究的不足阻碍了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削 弱了理论研究的价值。因此,准入机制的研究重点 资源分配以及居民参与度不高等方面问题,理论研 究也相应地从保障资源分配以及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等角度切人。但是,在具体服务项目的提供利用过 程中,现有理论和实证研究均采用宏观角度,将均等 化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忽视具体服务项目的实施。 尽管政府在政策提出的同时也出台指导方案和评价 标准,但均只作为省级层面政策落实的宏观指导意 见,在政策实际执行中,面对执行地区的差异性、项 目基础的不一致性等约束条件时,上述方案和标准 的特异性和操作性仍显不足。此外,服务使用指南 的缺失也影响居民对于服务项目的有效利用。可 见,现阶段运行机制构建的重点应当是立足于具体 服务项目的指导,针对具体服务项目从理论上制定 实施方案和研制服务使用指南,并予以实践论证其 可行性,以确保服务的有效供给和利用。 3.3监控和评价机制应以实现控制和完善系统的功 能为核心 监控和评价机制应当是整合各利益相关方(包 括以政府为主的管理方、提供方以及居民为主的社 会各方),对均等化政策从实施效率、效果等多角度 进行的控制和评价,并及时反馈相关机构进行针对 性解决和完善的过程 。现有理论研究对主体选 择,监控评价方式以及指标构建等均进行思路构建, 实践研究也提出了监控评价方案的设计思路。但对 于主体选择以及方式选择的理论研究相对较为独 立,缺乏系统性的具体监控评价实施方案的研制。 实践研究也仅仅探讨了监控评价方案中的评价过 程,缺乏整体流程(包括主体选择、信息搜集反馈等 环节)的设计。可见,要有效实现监控和评价机制价 值,发挥其控制完善系统的作用,应当从理论和实践 两个层面出发,围绕主体选择、方式确定、具体监控 评价、信息反馈等多个维度,构建全流程的监控评价 机制,实现其核心功能。 综上所述,对于均等化实现机制的研究,需要结 合理论和实践、把握整体和局部,从微观层面对具体 机制实现途径进行探索,中观层面对具体机制构建 (下转第22页) ・22・ 医学与社会2013年6月第26卷第6期 会经济条件、受教育水平、居住地等因素的影响。这 些发现将会促进尼日尔政府施行促进孕产妇保健利 用的政策,尤其是针对于尼日尔农村地区孕产妇保 健政策。 参考文献 [6]Niger Demographic and health Survey,2006. [7]Ronsmans C,Etard J,F Walraven,et a1.Maternal mortality and access to obstetirc services in West Africa[J].Tropical Medicine and International Health,2003(8):940—948. [8]Ezeonwu MC.Materual bitrh outcomes:Processes and cha1. 1enges in Anambra State,Nigeria[J].Health Care for Women International,2011(32):492—514. [1]Campbell OM,Graham WJ.Lancet Maternal Survival Series steering group.Strategies for reducing maternal mortality:getting [9]Koblinsky M,Matthews Z,Hussein J,et a1.Going to scale with professional skilled care[J].Lancet,2006(368):1377 —on with what works[J].Lancet,20O6,368(9543):1284—1299. [2]Filippi V,Ronsmans C,Campbell OM,et a1.Matenarl health in poor countries:the broader context and a call for action[I]. Lancet,2OO6,38(95646):1235—1241. 1386. [10]MekonnenY,Mekonnen A.Utilization of maternal health care services in Ethiopia[M].Calverton MD:ORC Macro,2002. [11]Wong SY,Lau CH,Wong EM,et,a1.Geographical and household variation i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3]Pallikadavath S,Foss M,Stones RW.Antenatal care:provi- sion and inequality in rural north India[J].SocSci Med, 2004,56(6):1147—1158. Hong Kong[J].Health Place,2010,16(2):315—320 [12]Lopez Cevallos DF,Chi C.Health care utilization in Ecuador: a multilevel analysis of socio—-economic determinants and [4]Weiner R,Ronsmans C,Dorman E,et a1.Labour complica— tions remain the most important risk factors for perinatal nor— tality in rural Kenya[J].Bull World Health Organ,2003, 81(8):561—566. inequality issues[J].Health Policy Plan,2010,25(3):209 —2】8. [5]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0.Trends in Mater- nal mortality:1990 to 2008,Estimates developed by WHO, (收稿日期2013—02—25;编辑邱心镜) UNICEF,UNFPA and WB『R].Geneva,Switzerland. (上接第l8页) 进行思路设计,更需要从宏观层面对机制之间的联 基于广西12个市的Topsis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 2009,23(11):37—39. 系进行整体协调把握。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全方位 指导实践,将均等化政策落到实处,体现政策目标。 参考文献 [10]张鸣鸣,夏杰长.中国省际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实证分 析与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9,30(38):30—38. [11]邹文辉.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方案求解[J].中国改革, 2008,22(1):50. [1]夏征农.辞海[M].3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2]罗云.城市公立学校中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区别还是融 合[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8):12—17. [12]谢莉娇,徐善衍.面向公众的公共科技服务及其体系建 设[J].中国科技论坛,2009,25(12):8—12. [13]谢凌凌.政府之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图景与理路[J]. 理论月刊,2010,32(3):69—71. [3]周阳敏.基于包容性社会治理的保障房建设与管理研 究——国外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河南社会 科学,2011,19(4):122—127. [14]郭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民族地区公共产品供 给[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1): 115—120. ,[4]张瑾.幸福尊严的公共服务视角解读[J].中国行政管理, 2010,26(7):38—41. [5]卜晓军.新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变迁[J].西北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3(1):98—101. [15]杨加猛.财政转移支付的绩效评价分析——来自江苏的 实践[J].财会通讯,2007(5):126—129. [6]允春喜.公共服务均等化:现代政府不可推卸的道德责 任[J].东北大学学报,2010(12):189—192. [7]江明融.构建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J].农 村经济,2006,24(8):14—16. [16]胡祖才.关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若干思考[J]. 宏观经济管理,2010,25(8):16—19. [17]田恩舜.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及其运行机制[J].高教 探索,2003,11(1):4. [8]路冠军.均等化取向下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 建——基于皖北三县的调查与分析[J].农村经济,2007, 24(11):83—85. [18]杨顺湘.着力完善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机制研 究[J].探索,2010,26(5):61—65. (收稿日期2013一叭-24;编辑周丹凤张翔) 『91张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