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加氢站建设的发展前景探讨

来源:好兔宠物网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科技与应用

我国加氢站建设的发展前景探讨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石海

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不断增长,汽车的数量猛增,不仅带来了能源紧张的问题,同时环境问题也较为突出。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摘要:

推出了加氢站,尾气排放大大减少,改善了空气质量,也推动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促进着社会的进步。本文将针对氢能源政策和规范进行分析,探讨加氢站建设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加氢站;氢燃料;清洁能源

目前,我国的能源出现了危机,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较为突出,为此,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率,是我国当下面临的重要课题。氢能源不仅无污染,同时还兼具噪音低,零排放等优势,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也是作为新时代时期重要的一项能源,成为了各国能源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与此同时,氢能源作为一种新能源,不仅无污染、环保,同时可再生、洁净并且热值很高。现阶段,很多的领域都应用氢能源,尤其是汽车行业,氢燃料电池汽车问世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给国家带来了生态效益。为了使氢能源能够有效地供应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因此,我国在未来需要不断地发展建设加氢站。

一、加氢站

(一)加氢站工作原理

加氢站是给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氢气燃料的场所。加氢站主要是利用加氢技术对来源不同的氢气通过压缩机进行增压,储备在站内的储罐内,然后利用氢气加气机给氢燃料电池汽车进行氢气加注。由于氢气的储罐是由不同压力级别的储罐构成,首先采用低气压储罐加注然后采用高气压储罐加注。在进行外供氢加氢站储存氢气过程中,压缩机要按照高、中、低的顺序采取注入。

(二)加氢站分类

按照建设规模划分,加氢站可以划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固定加氢站,另外一种是移动加氢站。其中移动加氢站主要是应用在服务区域。按照氢能源的来源不同划分,加氢站可以划分为两种形式,外供氢加氢站和站内制氢加氢站。站内制氢其中有天然气制氢、电解水制氢等,不仅可以让氢气的运输费用大大降低,同时还降低了建站的运营成本。

二、国外加氢站现状

根据统计分析,截止到2014年,全球实际运行的加氢站数量一共是187座,建设中的是94座,停止运行的是127座。按照数量的排序,美国加氢站是62座,德国是26座,日本是24座,韩国是13座,英国是13座。

通过资料调查显示,只有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在大力地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对于氢能源研发和应用比较积极和乐观,都是大力地兴建加氢站。建设氢能源基础设施网是氢能源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我国加氢站建设现状

我国第一座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是在2006年6月建成,位于北京中关村。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加氢站建设处于缓慢阶段,起步和发展都处于萌芽时期。截止到2018年,我国加氢站的数量一共是27座,其中可以正常投入运营的是24座。另外,其中有3座建设的目的是大型赛事活动,赛事活动结束之后就完成了拆除,是位于上海世博会加氢站、深圳大运会加氢站以及广州亚运会加氢站。

目前,导致我国加氢站建设缓慢的因素在于下面几项:第一,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政策更倾向于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对于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没有过多的重视和关注;第二,加氢站建设需要有核心的设备,由于我国技术上发展缓慢,全是进口,建设加氢站的成本就会大大升高;第三,由于加氢站在后期的运行和维护上费用很高,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还是起步阶段,实际投入运营的车辆还较少,所以加氢站无法做到收支平衡,无法获得盈利。对于这些问题,最近几年,我国相继颁布了很多优惠政策,都大力地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和国际的先进水平相比较,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总体规划、氢气的总体消耗量上已经缩小了差距,但是核心技术和很多零部件、车辆的耐久性上还有很大的距离。与此同时,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都是大型运输车辆、大型客车等。另外,商用的行车路线基本都是较为固定并且非常集中,只能满足于该覆盖地区的需求,导致了我国加氢站建设的速度缓慢,同时商业化无法得到快速地发展。

四、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水平限制了加氢站规模化发展

现阶段,国外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趋于成熟,已经实现了整车技术,同时各项性能的研发都已经步入正轨,和传统的汽车技术水平相差无几,已经实现了产业化,例如,日本的本田、韩国现代等,其中处于领先地位是丰田汽车。和国际先进水平对比,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整车的总体配置、性能上水平基本一致,但是核心的技术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虽然我国大力地推广氢能源的应用,但是相关的部门和企业没有得到重视,也限制了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同时加氢站也无法得到规模化发展。

(二)行业管理职能不到位

现阶段,我国对于氢能源主管部门,尚未针对加氢站采取整体的规划、审批以及使用中的运营监管,同时缺乏各项制度,存在漏洞,导致了加氢站建设在审批环节上没有参考的依据作为支撑,当地的政府部门针对建设加氢站审批上存在漏洞,影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限制了氢能源的应用。

在2018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加氢站审批及管理办法》政策的出台,是我国第一个地方性的加氢站审批以及监管制度,不仅明确了加氢站的前期项目选址,同时还有施工的审批、管理以及监管职能等方面,这些内容的明确只限于当地地区,国家尚未对此采取行业的管理。

五、我国加氢站建设的发展前景

目前,在国家能源的体系架构中,氢能源是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在汽车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将氢燃料电池作为发展的主流方向。但是现阶段,我国燃料电池车实际投入运营的很少,同时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太完善和健全,氢能源在制氢、运氢、储氢、加氢等方面发展比较慢,加氢站的建设成为了限制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分析当前的现状,国家不仅要加以重视,同时还要对核心技术进行不断地研究和开发,才能让氢燃料电池汽车更好地发展。同时要加大建设加氢站基础设施的力度,促进我国氢能源的健

(下转第243页)

·241·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文化与生活

为地主阶级统治农民的手段仅仅需要“刑法”就已经足够了,这就是为何中华律典体例始终逃不脱局限性这一牢笼的根本原因。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古代中国律典体例有着本质性的差别。首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我国的“统治阶级”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而在中国古代,我国是典型的封建国家,所以那个时代的法律体例也是理所应当为封建地主阶级而服务的了。其次,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历史起源是建国初期对苏联法律体系的学习,而苏联的法律则来源于对民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学习和借鉴;民法法系是来源于古罗马法,以及19世纪初的《法国民法典》,这两种法律一个因商品经济而生,另一种则是为资本主义服务;而回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融入了从建国初期开始到现在的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孕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最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拥有现代意义上完善的法律部门且内容更加丰富,如宪

法、刑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等等;而古代中国的法律体例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只有刑法一个部门,“以刑为主,民刑不分”。但这不意味着中国古代律典体例一无是处,如古代刑律有总则分则之分,且总则在前、分则在后,这一点当今刑法仍然沿用。

四、结论

体现了我国律典体例整体上的逐步精细化、和分类的逐步科学化、系统化等特点。在法典体例上,形成了以例为章,吏律、礼律、户律、工律、刑律、兵律六部为内容的特色体例;在法典内容上,我们将繁琐、杂乱的律文一步步精细化、精简化、精炼化,从汉代“因一事而立一法”到明朝460条固定法律的格局,都体现了这一点。

三、中国古代律典体例的局限性和中国现代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优越性

中国古代律典体例的变迁大体经历了先秦时期、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至宋元时期、明至清中期四个阶段。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律典体例具有逐步精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特点,由于它有自身的时代、阶级等方面的局限性,导致最终走向消亡。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我们根据自身实际的需要而博采众长而来的;并且在中国大地上生根之后,融合自身国情发展出了自己的内容的伟大法律体系成果。虽然中国古代律典体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不能进行全盘否定,其中不乏有一些对我们今天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有利的成分,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中对当代有积极意义的成分传承并发扬光大。

中国古代律典体例无论如何变迁,如何发展、变化、进步,最终都逃不脱一个固定的牢笼—局限性;中国古代传统律典体例最大的局限性,就是“法律部门”的不完善,即总体上只有“刑法”一个法律部门,虽然宋代出现了所谓的“契约法”,但那只是商品经济发展后统治者统治需要的结果,从根本上构不成现代意义上的“民法”。而造成这一局限性的根本原因就是小农经济下的封建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古代的律法只能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而服务,基于这一点,那么“民法”“商法”“宪法”都是多余的了;因

(上接第241页)

康发展。另外,站在国家的角度,对加氢站的补贴力度要加大,补贴的形式要多渠道和多方面,同时企业的技术创新要加大力度,让加氢站建设的运营成本降低,国家和相关行业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将各项标准细化,同时建设的审批流程要完善和具体,审批更简单、更有效。

现如今,和国外的加氢站相比,我国加氢站建设在运营上还比较落后,同时存在技术落后,高投资率,短期的收益上很低,缺乏足够的运营经验等问题,为此,相关的部门要加强重视,要多部门合作和配合,将运营中存在的风险规避,确保加氢站能够正常地运营。现阶段,我国加氢站都是小范围的发展,在2019年,对于氢能源的发展和扶持政策已经纳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从政府、到企业、该产业到技术等方面实现联动,在未来,我国加氢站的建设将会进入到发展时期。另外,在加氢站的技术研发和整体规划布局上需要国家重视并加强管理,商业运营模式要不断地探索,同时行业的准入标准和管理制度需要完善并健全,对于氢能源的制备、运输和加注等方面需要加大研究力度,才能促进氢能源的实现规模化发展。

对于加氢站的整体布局规划,要构建氢能源基础设施的网络,做到有效地融合,加大研究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推进运营市级应用,让加氢站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实现良性发展。

六、结语

气,2006,24(6):1-6.[2]张志芸,张国强,刘艳秋,康启平.我国加氢站建设现状与前景[J].节能,2018(6):16.[3]王丽,刘斌.氢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分析及对策探讨[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7(5):33.[4]张娟.全国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调查分析报告[R].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19-20.[5]江望月.2018年全球氢能源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分析2030年加氢站超过3000座.《2018-2030年中国氢能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M/CD].2018-09-30.[6]张鹏娜.浅谈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的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62-63.[7]赵俊玮,陈轶嵩,方海峰,etal.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汽车工程学报,2019,9(3):49-56.[8]庆绍军,侯晓宁,李林东,etal.甲醇制氢应用于氢燃料电池车的可行性及其发展前景[J].能源与节能,2019,161(2):68-71+76.·243·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加氢站的建设规模和力度也在不断地发展,氢能源有着循环可再生、绿色环保并且资源丰富等优势,已经得到了很多领域的青睐,尤其是汽车行业,氢能源的发展必将是全球能源实现转型的重要内容。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加氢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我国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还处于萌芽时期,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应用。由于加氢站建设投资成本加高,并且运用费用很高,为此,就需要整合核心技术,多开发自有的核心技术,是我国加氢站技术需要研究的重点和方向,预计在2025年,我国加氢站建设会进入到高速发展时期,加氢站和加气站的融合才是我国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蔡体杰,刘炜炜,刘友良.浅谈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的建设J].低温与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