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规模猪场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来源:好兔宠物网
规模猪场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岳伟敏’ 李红佳。 052460) (’河北省无极舆综合职业教育中心,河北省无极县052460; 河北省无极县农牧局动物防疫监督所,河北省无极县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畜牧 物质进入自然水体,超 水体的自净能 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 业尤其是养猪业取得了巨大发展,规模 猪场越来越多.解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 动力的就业问题.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 渠道。但同时,规模猪场对周围环境造 成的污染也日益严重。据统计,每头猪 每天大约生产5.5 L排泄物.每年大约 排泄9.53 kg的氮,一个万头猪场每年 至少向周围环境排m粪便1.38万吨, 平均每日排污水210吨,排放的恶臭成 分高达230余种,由此可见,规模猪场 是畜牧业中的污染大户,加强规模猪场 的排泄物污染治理已迫在眉睫。 1规模猪场主要污染物对环境的 影响 1.1对空气的污染 规模猪场生猪饲养密度高,猪舍内 潮湿.粪尿排泄量大.且猪粪恶臭成分 多(粪臭素和硫醇类物质),加上猪呼 m的CO ,大量有害气体(如氨、硫化 氢、甲烷等)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这 些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病原微生物等 排人大气后.可随大气扩散和传播。当 这些物质的排出量超过大气环境的自净 能力时.将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危 害。据测定,一个年出栏1O万头的猪 场.每小时可向大气排出近]48 kg的 氨气、13.5 的硫化氢、24 kg的粉尘 和14亿个菌体.这些物质的污染半径 可达5 km,而尘埃和病原微生物可随 风传播30 km以上。 1_2对水体的污染 生猪对日粮中氮和磷的吸收率只有 30%一35%,其余大部分被排出体外, 经粪尿排出的氮、磷和未被消化的营养 力后,水质恶化,有机物被水中的微生 物降解,水生生物(主要是藻类)产生 多种有害物质,造成水体的“富营养 化”,这种水体很难再净化和恢复生机。 另外,养殖场粪污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 物,它们随粪尿进入水体后,以水为媒 介进行传播和扩散,可引起一些传染病 的传播与流行,如猪瘟、猪副伤寒、猪 肺疫等,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 1.3对土壤的污染 当今畜牧生产中大量使用促进生 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抑制有害菌的微 量元素添加剂,如铜、砷等,而这些无 机元素在畜禽体内的消化吸收利用率极 低,在排泄的粪尿中的含量都相对较 高。这些粪污如果不经无害化处理直接 进入土壤.粪污中的有机物被土壤中的 微生物分解.一部分被植物利用;一部 分被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使土 壤得到净化或改良:而铜、砷等无机元 素进人土壤后不易分解、转化,长期富 积,最终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并 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对人 体健康造成危害。如果粪污施人量超过 了土壤的自净能力,便会出现不完全降 解或厌氧腐解,产生恶臭物质和亚硝酸 盐等有害物质,使土壤成分和性状发生 改变,破坏土壤的基本功能。 2规模猪场污染防控的技术措施 2.1合理规划、适度规模。注重生态效 益 从总体规划和保护环境出发,建场 时必须把排污及配套设施规划在内.充 分考虑粪污处理与可利用的环境 选择 质良好、排水、排废方便、无污染、供 电有保证且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场。最好 同时考虑能与当地的立体农业相结合。 达到变废为宝、相互促进的目的,能使 生态农业持续、稳定地增长。总之,建 场时既要着眼近期效益.义要考虑长期 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2-2建设规模猪场要与种植业相配合 吸取国外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先污染 后治理的教训.在建规模猪场之初就要 充分考虑粪便及污水的处理问题。采取 规模猪场与种植业基地如无公害蔬菜生 产基地、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果树基地 等相配合的模式,种植公司和规模猪场 达成协议,签订合同.猪场的粪便经处 理后被种植公司采用.建成无公害蔬菜 生产基地或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果树基 地等,形成种植基地+规模化猪场生猪 生产的模式。或将规模猪场的生产模式 改为公司统一管理.各小猪场分散于各 村、各养殖户,使猪场产生的粪便能够 及时有效地就地消化,既做到了变废为 宝,又将猪场排泄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降 至最低 2.3改变水冲式清粪,推行清干粪工 艺,减少排污总量 规模猪场采用水冲式清粪方式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劳动强度.但会增加 粪便污水的处理难度.使污染物的污染 面扩大。一头猪年均产粪尿量可达2.1 吨,如果采用水冲式清粪,其污水的排 放量还将增加4倍以上。规模猪场应采 用分散清干粪工艺,即采取粪、尿f污 水)分流,猪粪一经产生便由机械或人 T收集.而尿和污水经排污沟流人污水 China Swine Industry 55 处 砹幢净化处 .尽量防止 体粪便 l|j尿及污水的混合.以简化粪污处理r 岂, 便了二粪污的利用。该一广艺可保持 舍内清洁,_无臭味,产生的污水 少, 浓度低,易于净化处耶. .提高猪对饲料养分的利川率,而目 I1r减 少氮的排}¨量,提高磷的利JI_}4牢.减少 日.t玎避免饲料 块 条件的养蛸场 内最好采川膨化干LI颗粒化饲料JJl r技 1磷的排放量;在猪的口粮中添加微生态 制刺.可提高碳水化合物和氮的利Hj 率,同时抑制肠道内某些细菌的生长, 术、能破坏饲料中的抗营养 f干Ⅱf】 物质,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改善饲料【 牛.提高1,【jJ料转化卒 减少炎 r},排 的营养繁。订报道蜕,州料的膨化处』『Ii 2.4植树种草绿化环境。改善猪场环境 测整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胃肠道微生态 环境.减少猪只体内怨臭气体的产生和 排放,从而减轻猪黉尿的气味,减少环 境污染 还可添JJJ】除臭剂,盘J】活性炭、 膨润J一、沸 粉、活菌刹等,均呵叫 减少炎便叶1氖、硫化氖等臭气的产生 量 同时 H粮中不使用超刹量的饲料 添』』【I利. .猪场pq周和 要道路瞰j侧种植述 生、高人的落叶树,j者含周罔种植花草 树小,场Ⅸ宅 地都要种植蔬菜、花草 和灌术 仃条件的猪场最好在场区外 种植5~l0 m的防风l林 、这样, 仅可 和颗粒化处理可使随焱便排…的}:物质 减少l/3. .2.7从饲养管理角度减少环境污染 幼龄猪 低温影响F磷的排泄量金 增JJ【1. 日.会使骨骼发育/f 良: 趟过 以捌 小 候、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改善f f然而貌,mH可以减少污染,净 化夺气, .定的程度上能够起到防挎 37.8℃的高温环境rll机体钾离Ff1J碳酸 盐的排?flf量增』J【l,小利十猪的止常生K 2.6合理加工日粮.减少粪尿排泄置 饲料的』JuT处理不仅可以影响饲料 的营养含量,而目还会影响饲料营养的 利用率。粒径大小合通的颗粒料,增JJf1 r单位体积养分的 篷.提高r适f¨J 发育。凶此,必须为猪的生f<=发育提小 疫病、保护环境的作j}I 2.5使用绿色添加剂。减少污染排放 为了减轻规模猪场排泄物及其气味 的污染.可 饲料中适、 添加酶制 适宜的环境,采取合理组钟、及时处 猪场粪尿、定期消毒等措施; 时根 ,母口营养需要提供定质、定付的州料, 减少猪对饲料的摄入量 这 ・定 瞍 利、微生态制剂、除臭刹,提高饲料转 化牢.减少粪、埭排放的 害物质 , 性,增JJIf了家畜的进食量。猪饲料粒度 住700—800 Ixm时.饲料的转化牢最 上口 降低猪场炎污的排放量,减少蚁 蝇、老鼠等钉害生物的繁殖.降低 尤 其足仃 的发病牢 猪的ll粮巾添JJ【J酶制刺,不仅可 任,不仅能防止猪肠道溃疡的发生,而 上半年动物疫情与疫病监测分析会召开 本刊辑:据中国兽药信息网2011年8月8口报道,2011年7月27~30蹦,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山东省 烟俞市组织召开了2011年上半年全国动物疫情与疫病监测总结分析暨边境动物疫情监测T作交流会 农业部兽医局秦 德超处长等4人 席会议,来自全同31个省(自治Ⅸ、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负责 人和具体负责动物疫情测报分析的 作人员、国家兽医参考实验室有关人员等9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全面总结了上半年全国动物疫情监测、信息报告T作开展情况,分析了动物疫情的发生形势和监测1-=作的发 展趋势,深入交流了动物疫情测报T作经验与体会,并对下阶段着力开展的重点T作进行了部署。 此次会议内容丰富,反响强烈。会上,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刁新育副主任做重要游话;5位专家作_『主题 报告,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仔猪腹泻等动物疫病的疫情形势、发展趋势和防控措 施进行了分析解读;山东、河南、黑龙江和广西4省(区)作了典型发言,就如何充分发挥监测作用、进一步做好” 两站”测报1_=作等问题进行了经验交流;参会人员分组研讨,对{2011年上半年全国动物疫情与疫病监测总结分析报 告》进行了讨论修改,深入探讨了当前制约监测工作开展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这次会议,大家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 确了任务、鼓舞了士气,坚定了信心。 56 China Swine Industry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