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做一回聋哑人作文

来源:好兔宠物网

做一回聋哑人作文

  在沙县政府大楼前的花圃里,常有一个身影低着头在清理杂草、修剪花木、浇水。他是一名有听力障碍的残疾人,凭着两年的素描基础,自学成才,木雕、石雕、竹雕、剪纸样样精通,在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屡屡获奖,拿过国家、省、市级奖项20多个。他就是沙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园艺工、中国残疾人美术协会会员周建波。坎坷少年曾两度自杀

  8岁那年,一次高烧不退,治疗时药物过敏,周建波耳朵基本失聪。耳朵聋了,紧接着话也不会说了。为了让孩子能重新说话,母亲每天教他学读一个字,教他分辨口形,理解字意。日积月累,周建波能够根据别人的口形与人交流了。后来,他的听力有所恢复,能勉强与人交谈。如今,他说的话,大家基本能听懂。

  高中时,周建波在沙县三中一名美术教师门下学了两年的素描。毕业时,他报考了厦门的一所艺术院校,笔试成绩顺利通过,考官对他的美术作品赞不绝口,就等待面试了。考官坐在他的面前,他听不到考官在说什么,就胡乱说了一通,考官再试问了一次,发现他的耳朵有问题。

  耳聋把周建波挡在了艺术学院的门口。回到家后,他万念俱灰,想到了自杀,将一大把安眠药吞了进去。好在被母亲发现,抢救了过来。高中毕业的第二年,周建波在政府机关食堂当上了临时工,帮助分菜卖菜。用餐时间,围着买菜的人特多。由于耳朵聋听不清,人家往往喊了半天,他才能反应过来。一天晚上,一个性急的工作人员叫周建波给舀一份豆腐,叫了两声就不耐烦了,破口大骂。当晚,觉得自尊心受伤害的他又想到了自杀,将大把安眠药扔进嘴里后就睡去了,幸好再度被母亲发现。醒来后周建波说:“死也不容易,我再也不想死了。残疾人也要活出个人样来。”从玩泥巴开始艺术路

  少年时代的周建波,由于耳聋,与人交流极为费力,没有同学愿意跟他玩耍。为排遣孤独,他喜欢上了打毛线、做衣服等原本女孩子才会喜欢的活,日积月累,手艺还挺不错,很多女孩的水平都不如他。他说,有时在家里待烦了,就一个人跑到田里玩泥巴,捏泥人。

  从玩泥巴捏泥人开始,到竹雕、木雕、石雕。凭着学了两年的素描基础,没有老师指导,全靠自学,他说仅购买相关的书籍就花去了上万元的钱。周建波的家里简直是一个艺术展览馆。木雕、石雕、竹雕、剪纸等作品将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挤得满满当当。周建波说,那大大小小的作品有近件,人物、山水、鸟兽、风光、景物等琳琅满目。

  XX年,在沙县小吃文化节上,周建波举办了个人雕刻艺术展,吸引了大批观众的目光。虽然参展作品都明确标明是非卖品,不少人却要出高价购买。他视作品为自己的孩子,件件作品都融入了感情。他用参加工作后第一个月18元的工资买了一双皮鞋,皮鞋陪伴了他十年,他依照旧皮鞋的模样,用树根雕刻了一双皮鞋。寿山石雕《眼镜蛇》被一位香港客商看中,任由他出价,他都没舍得卖。有人看中了他的剪纸作品《百童图》,出价1000元,他也没舍得卖……

  从事雕刻艺术需要大量的材料。他把自己的工资基本上都扔了进去。十年前,他花3个月的工资400多元,从福州买了一拖拉机的寿山石。为了买雕刻用的石头,他被骗了无数次,他曾在福州花600元买了一块“鸡血石”,结果发现是假的。为了找根雕素材,他上山挖竹头找树根,几乎跑遍了沙县所有的山村。听家住泰宁县农村的朋友说有一树根很好看,他专程跑往泰宁,雇人用拖拉机连夜运回家。爱心传递给残疾人

2页,当前第1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