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悲歌》(又名《处世难》)是刘天华于1927年创作的一首二胡曲。该曲大量使用了变化音(#I)(#5),甚至将五声音阶中的小三度(35)(61)转变为大三度(3#5)(6#1)。2、《寒春风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钧)所创作的二胡独奏曲。通过描绘初春寒风的景象,该曲传达了被压迫者的...
刘天华和阿炳属于同时期出生 但不认识 两人的生平经历不同 阿炳名为华彦钧 《二泉映月》是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记的谱 不认识的`刘天华-江阴的阿炳-无锡东亭-《二泉映月》阿炳原名华彦钧,又名瞎子阿炳。二泉映月(The Moon Reflected In Er-qua)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阿...
《月夜》是刘天华创作于1918年的一首二胡曲,1918年初稿,1924年定稿,是刘天华一生中创作的第二首二胡独奏曲。同时也是他十大名曲中左手技法最丰富的一首作品。《月夜》具备了“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境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既描绘了江南月白风清的美丽夜景,又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7...
《空山鸟语》是二胡独奏曲,刘天华作曲,初稿写于1918年,十年后才定稿。标题采自于唐王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在此曲中,刘天华创造性地运用三弦拉戏式的模进手法,描绘了深山幽谷,百鸟嘤啼的优美意境,是一首极富形象性的作品。1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
1、华彦钧 华彦钧(瞎子阿炳,13-1950)民间音乐家。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东亭人,当地雷尊殿道士华清和之子。华清和号雪海,擅长演奏各种民间乐器,尤精于琵琶。华彦钧自幼从其父学习音乐。他四岁丧母,二十一岁患眼病,三十五岁时双目失明。2、刘天华 刘天华,(15-1932) 我国著名作曲家、民族乐器...
由陈佳明作词、作曲,原唱为新加坡女歌手许美静,收录许美静第二张个人专辑《遗憾》中。另外,如王菲、Tank等歌手,也曾翻唱过这首歌。歌曲的粤语版名为《月光光》,由林夕填词,依旧由许美静演唱。3.《月夜》:是刘天华创作于1918年的一首二胡曲,是刘天华一生中创作的第二首二胡独奏曲。1918年完成初稿...
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之一。1993年被评为20世纪华人艺术精品。作品于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多年来,《二泉映月》不仅在民乐领域中被人们乐于演奏,而且还被改编成多种演奏形式,如小提琴独奏...
1950年的阿炳,已经好几年不动乐器了,他贫病交加。只有一个农村妇女董彩娣陪着他,充当他的拐杖。董彩娣说,几年前,阿炳的二胡鼓皮被老鼠啃破了。阿炳就觉得,是老天不让他拉乐器了。于是就把琵琶、二胡都换了衣食。1950年杨先生和曹安和先生从北京来,带着一架德国产的钢丝录音机,那时候是一件...
——借物咏怀,气势豪放 12、汉宫秋月 二胡独奏《汉宫秋月》 《汉宫秋月》是1929年刘天华先生根据同名粤胡曲记谱而成,后经过一些二胡演奏家(尤其是蒋风之先生)在演奏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再创造,使之在技法上、艺术上趋于完善,成为二胡传统乐曲中的一首经典作品。 —— 中国传统乐曲中的经典作品 13、病中吟 病中吟...
这首曲子是刘天华先生十大名曲里技巧最难的一首。刘天华先生把古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改为“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 刘天华先生的故乡江阴有一座山叫黄山,满山都是竹林,鸟语花香,非常美,这首曲子就是作者根据当时的情景创作而成。它虽然在刘先生的十大名曲中排在第七,发表于1928年,但实际上它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