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新招”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实现外贸发展“半年红”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许多外贸企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在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却展现出了不一样的活力。这里不仅实现了内外贸的高效贯通,上下游产业链也得到了整体配套,协同效应显著。这一切的背后,是海关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共同打造的高效物流体系,以及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943.7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前海湾保税港区的表现尤为突出,进出口额达到了868.2亿元,增长幅度高达61.5%。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自贸片区在克服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果。
为帮助企业恢复生产,深圳海关根据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特点,聚焦主导产业,积极推动复工复产、服务升级、物流集成和通关提速。这些举措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也为“六稳”和“六保”注入了新的动力,推动了外贸发展的提速。
疫情期间,深圳海关还推出了一系列便企措施,例如“在线受理、实时审核、容缺后补”的工作机制,依托“互联网+”智慧平台,搭建“在线通关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线上办事服务。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通关效率,还减轻了企业的经济负担。
为了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蛇口海关推动了“提前申报”叠加“两步申报”、“两段准入”等模式,以及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的现场货物顺势监管模式。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口岸的周转效率,为企业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企业进驻。截至6月底,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内的海关注册企业累计达到了9410家,其中上半年新增企业722家,同比增长2倍多。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跨境电商在疫情期间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后劲。蛇口海关不断推进跨境电商的业态升级,打造前海跨境电商全链条中心,推动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的发展。这不仅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ICT物料供应链中心的带动下,前海湾保税港区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电子元器件集散地。在这里,集成电路、内存条等5G通讯原材料高效集结、流转,带动了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产业链运转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已有80多家上下游优质企业在港区聚集。
除了持续畅通的“软通道”,物流“硬通道”也得到了显著改善。深圳海关整合了港区的海运、航运、陆路物流要素,落地了东西部港区一体化、空港海港一体化、城际组合港、海上邮路和中欧班列等多元化物流渠道,推动了多式联运的发展,助力外贸回稳提质。
在新业态和新物流的推动下,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实现了全球揽货、中转分拨和进出口集拼的一站式服务,有效突破了时空,盘活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在广东自贸区成立5周年之际,“MCC前海”再次被评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5年来“企业最具获得感的十大制度创新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