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劳动保护现状及其对策
女职工劳动保护现状及其对策
作者:尹杰 周晋楠
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01期
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不仅联系着经济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稳定,还与国家未来人口素质的提升息息相关。它是经济生产的安全保障,是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在整体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某些方面,仍旧存在着许多不容乐观的问题。本文在对当前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现状进行初步分析,力求为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我国对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现状存
(一)妇女就业问题得不到保障。为规避对女职工特殊保护的规定,用人单位干脆不招女职工。不少用人单位为避免”性别亏损”和减少成本,招工时公开不招女性,或把女性作为被招收男性的一种配额来招收。用工单位为了规避责任,不愿与女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也不依法认真履行。拒招或者变相婉拒女性求职者应聘。一些投机企业在制定招聘要求时,有意规避女求职者的生育年龄阶段,推卸原本对女工特殊保护的应尽职责。 (二)不同行业之间,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开展的水平参差不齐。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在女职工劳动保护方面的工作成绩卓著。女工组织健全,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都较为规范。而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签署劳动合同条款时,多数是重义务轻权利,在涉及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的内容常常轻描淡写,甚至只字不提。
(三)救济制度不完善。女职工特殊保护法律法规中的救济途径和方式多是以行政为主导,制裁形式多为”责令改正”、”行政处罚”和”罚款”之规,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制裁会发挥很大作用的话,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制裁的适用范围和法律效力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局限性,惩治的有效性和力度也会大打折扣。
(四)企业用工制度不规范。女职工薪酬低,劳动工时长,用工单位经常强迫女职工长期超时、超负荷生产,千方百计克扣加班费。不严格依法对孕、产期女职工给予应有的照顾,孕、产期工资明显“缩水”,产假时间被打折扣、患病女职工药费得不到报销等等问题。有的用人单位实行以高标准的计件工资考核员工,为包住饭碗,女职工尽管处于孕期或哺乳期,也“自愿”加班加点,且自动放弃加班工资;有的合同期的女职工在产假期有的工资无保障、生育期间无保险,但从来不敢依法提出要求。 二、对女职工保护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对女职工进行特殊保护对于促进中国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妇女参加的工作和劳动范围很广,遍布各行各业,为了使女职工有充沛持久的精力,以使他们在各项建设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认真做好妇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这是调动广大女职工积极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对女职工进行特殊保护,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优秀身体素质的延续和提高,妇女担负着孕育下一代的特殊义务,对女职工的特殊保护不仅是对女职工本身的保护,而且也是对下一代的安全和健康的保护。 三、解决女职工现状问题的保护对策
(一)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规范企业用工制度。政府以及相关监督和执法部门的监管力度和执法力度不够是女性职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我国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向,政府往往过度关注社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职工的权益保障,尤其是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女性职工的合法权益。要使女职工的权益得到保障,政府发挥其监督与监管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此外,要积极推进企业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具有预防、监督、调节功能的协调机制,规范企业的用工制度。
(二)健全工会制度,畅通职工维权途径。工会是职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健全工会制度、明确工会的责任、设置维权专项机构、畅通职工通道,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处理相关事件,将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落实到实处。在女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能够让女职工第一时间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工会应当真正与职工取得密切的联系,及时与政府、用人单位之间有效反馈女职工的情况问题,并为女职工提供相应的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
(三)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全社会的鼎立支持。要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修改、完善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努力实现医疗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与女工劳动保护相关制度无缝对接。同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和社会化维权机制,探索群众性法律监管的方式,成立相应的组织或监管团体,与现行的司法、行政、舆论等多种监督方式互相配合、补充。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的完善,不该是标语式的概念,而是要体充分现时代特征,与国际接轨,努力使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的水平与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大国的地位相适应。
保障女职工与男职工享有平等的劳动权益,在劳动过程中享受特殊劳动保护,关心女职工的身心健康,解除女职工的后顾之忧,激发她们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强化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保障女职工的劳动权益,不仅是保护女职工的自身健康的需要,而且是保护子孙后代的健康、提高民族人口素质的需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