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兔宠物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媒体产品策划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好兔宠物网


新媒体产品策划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新媒体产品策划(Planning of New Media Product)

【课程代码】******

【适应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及相关专业

【授课对象】普通本科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新媒体产品及产品设计的主要课程,是新媒体产品经理职业人才培养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从新媒体产品的主要概念、产业及产品发展概况、产品市场调研、创意策划调研、用户需求、组织协调、版权资源、导图、文案、技术、案例等方面的讲解新媒体产品策划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

【教学目标】课程通过对新媒体产品策划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媒体作品到产品的创意与策划理念与过程、内容与形态,并能够以小组或团队形式策划较为新颖的有市场潜力的新媒体作品及产品。

【参考学时】48学时(理论讲授28学时,实践20学时)

【参考书目】

1.王海峰等编著:《新媒体产品策划》,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

2.陈勤,雷芳,杨照光著:《全媒体创意策划攻略》,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

3.郭春燕主编:《网络媒体策划》,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

4.曾耀农著:《现代媒体策划原理及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5.陈勤著:《媒体创意与策划》,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

【教学内容】

 第一单元 新媒体产品概念及发展概况

§1新媒体产品相关概念与理解

§2国内外新媒体产业发展概况

 基本要求:

1.了解:新媒体产品相关概念。

2.理解:新媒体产品的发展内驱力。

3.掌握:国内外新媒体产业发展概况。

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新媒体产品概念的理解。

2.教学难点:新媒体产品发展概况。

 教学方法提示:讲授法 案例法

 参考学时:6学时(理论讲授6学时)

 第二单元 新媒体产品策划必要性

§1技术、文化、创新对策划的影响

§2概念、痛点、人本的内在价值

§3新媒体产品的最终表达内容

 基本要求:

1.了解:技术、文化、创新等含义。

2.理解:新媒体产品策划的内在价值。

3.掌握:新媒体产品策划的相关影响要素。

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新媒体产品策划内涵。

2.教学难点:新媒体产品策划的多元价值。

 教学方法提示:

讲授法 案例法 讨论法 实践法

 参考学时:4学时(理论讲授4学时)

 第三单元 新媒体产品策划思维与观念

§1新媒体产品策划思维

§2创意思维方式与方法

§3新媒体产品策划的观念、故事与品牌

 基本要求:

1.了解:新媒体产品策划的观念、故事与品牌的内在关系。

2.掌握:创意思维方法。

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创意思维方法。

2.教学难点:创意思维方法。

 教学方法提示:

讲授法 案例法 讨论法 实践法

 参考学时:8学时(理论讲授8学时)

 第四单元 新媒体产品策划与用户

§1用户调研与市场分析

§2新媒体产品策划的用户思维

 基本要求:

1.掌握:用户调研方法、市场分析方法、竞品分析方法。

2.掌握:新媒体产品策划的用户思维。

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新媒体产品策划的用户思维。

2.教学难点:如何用用户思维助力新媒体产品策划。

 教学方法提示:

讲授法 案例法 讨论法 实践法

 参考学时:8学时(理论讲授4学时 实践4学时)

 第五单元 新媒体产品开发的组织保障

§1协同运作的意义与价值

§2产品管理与效率提升

§3合作基点与价值估衡

§4诠释产品的最佳途径

 基本要求:

1.掌握:团队的协同操作方法。

2.理解:合作的价值。

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团队的协同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团队的协同操作方法。

 教学方法提示:

讲授法 案例法 讨论法 实践法

 参考学时:4学时(理论讲授2学时 实践2学时)

 第六单元 新媒体产品策划的版权与技术

§1IP资源的认知与开发

§2数字版权管理

§3新媒体产品策划的技术实现路径

 基本要求:

1.掌握:IP资源和数字版权管理方法。

2.掌握:新媒体产品策划的技术实现路径。

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IP资源和数字版权管理方法、新媒体产品策划的技术实现路径。

2.教学难点:IP资源和数字版权管理方法、新媒体产品策划的技术实现路径。

 教学方法提示:

讲授法 案例法 讨论法 实践法

 参考学时:10学时(理论讲授4学时 实践6学时)

 第七单元 新媒体产品策划及案例分析(实践)

 参考学时:8学时(实践8学时)

 【成绩记载】

考核方式:作品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40% 期末成绩:60%

【编 写 人】王海峰

【审 核 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