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3年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来源:好兔宠物网


2013年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部分(共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最能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粟的种植 B.水稻的种植 C.玉米地种植 D.小麦的种植

2.隋唐时期,我国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明的局面。主要包括 ①百家争鸣 ②文景之治 ③贞观之治 ④开元盛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3.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织成的衣服应该在

A.汉高祖时 B.汉景帝时 C.汉文帝时 D.汉武帝以后 4.某同学想利用假期去游览道教圣地,他应该去

A.安徽九华山 B.四川青城山 C.洛阳白马寺 D.洛阳龙门石窟 5.古代“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号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取得?

A.察举制度 B.九品中正制度 C.科举考试制度 D.皇帝御赐 6.《康熙皇帝》剧组请你帮助查找与康熙帝有关的历史资料,你可以给他们整理出 ① 碎大、小和卓叛乱 ② ②册封班禅

③ ③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④ ④打败俄国侵略军,平等协商中俄边界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下列哪种情况在民国建立后不会发生? A.人们可以在电影院看电影

B.群众广泛抵制政府的剪辫令,男子依然普遍留长辫 C.一群青年在照相馆照相留念 D.一些大城市人们可以乘坐轮船或火车去外地

8.如果要探寻红军长征的足迹,“重走长征路”。可以选择的地点有 ①瑞金②遵义③南昌④会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下图是1945年被日本侵占五十年之久最终回到祖国怀抱的某地人民欢庆抗战胜利的场景,它发生在

A.台湾 B.青岛 C.上海 D.南京 10.兴趣小组同学编排短剧《公车上书》时,需要交代的背景是 A.义和团运动兴起 B.京师同文馆的创立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入北京

11.民主人士曾盛赞毛泽东:“一身系天下安危”、“弥天大勇”,是指 A.参加长征 B.转战陕北 C.去重庆谈判 D.建立井冈山根据地 12.有些人的名字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生于1963年,取名文革 13.属于改革开放后的事物是

①大炼钢铁②人民公社③乡镇企业④家庭联产承包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要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一封信寄给国外的朋友,可采用下列哪种最便捷的方式? A.特快邮件 B.航空邮件 C.电子邮件 D.挂号邮件

15.谁抢占了高科技这个前沿阵地,谁就能在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启动了

A.星球大战计划 B.尤里卡计划 C.《2000年科技进步综合纲要》 D.863计划

16.世界古代文明辉煌灿烂。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先河的是

A.古代印度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希腊 D.古代埃及 17.下列关于日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日本是个岛国,和中国隔海相望 B.大和五世纪时统一了日本 C.中日交往开始于秦汉时期 D.明治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即大化改新 1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反复和曲折说明了 A.人民群众没有积极参加 B.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没有成熟

C.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需要长期激烈的斗争 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王朝妥协

19.史学界普遍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A.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维护了沙皇统治 C.解放了农奴 D.废除了沙皇统治

20.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中,中、美、俄、日以及欧盟五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平等互利,力量均衡 B.取长补短,共同繁荣 C.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D.利益一致,追求双赢 21.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最值得我国借鉴的措施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2.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打击下,一些国家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并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德国就是一个典型。与德国类似的还有 A.意大利 B.美国 C.日本 D.法国 2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英法等国放弃了绥靖政策 B.美苏等国的参战

C.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 D.意大利的投降削弱了法西斯势力

24.几位同学以“二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和振兴”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以下是他们列出的提纲,其中正确的是

①印度独立后大力发展科技,成绩卓著②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诞生了一大批独立国家③巴拿马人民为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和美国进行了长期的斗争④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美洲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是

A.美国的经济援助 B.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融入国际经济之中 C.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跨国公司的发展 非选择部分

二、组合列举题(本题两小题,共22分,第一小题包括7问,每问2分,共14分,第二小题包括4问,每问2分,共8分。)

1、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请写出相关的不平等条约。 (1)割让香港岛的是:

(2)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的是: (3)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4)允许西方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是: (5)允许外国在中国设立使馆的是:

(6)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 (7)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2、列举出下列重要组织或机构的名称。 (1)一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 (2)二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 (3)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4)体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组织: 三、材料分析题(28分)

1、材料一:1840年,英国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华民族旧日辉煌不在,备受沧桑、历尽苦难。民族的危亡警醒了千百万仁人志士,他们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终于推翻了清王朝,铲除了帝制,一幅波澜壮阔的救国画卷渐次展开。

材料二: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朝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活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材料三: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很多的史学家认为:\"在向西方学习上,洋务派学习西方长技,使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变化只是停留在\"器物层次\", 不变的是体制;维新变法也变了,变的是触及到了体制,要求变革封建专制制度,不单是皮毛。\" 材料四: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巩固朝廷。\"可见, 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诱导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 请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材料一中\"英国打开了中国国门\"指的是哪一次战争?(1分)\"推翻清王朝,铲除了帝制\"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问题二:材料二中\"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朝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活动\",这个实践活动是指什么事件?(1分)其代表人物提出的口号是什么?(2分)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皮毛\"是指什么?(2分)依据材料四,指出洋务运动的积极意义是什么?(2分)

问题四:材料三中,中国维新派触及到了体制,要求变革封建专制制度。维新派的政治目标是什么?(2分)

问题五:揭开中国近代史、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2分)

2、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2分)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与哪次 重要国际会议有关?(2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力推行\"冷战\"政策的是哪个国家?\"冷战\"开始和世界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各是什么?(3分)

3、 2012年9月,由于日本右翼势力的“购岛”闹剧,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愤怒。本就脆弱的中日关系一下子降到了冰点。作为中学生,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言壮语声中,我们更应该多一点理性的思考和探究。

(1)近代中国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难以自拔,而日本则通过一场变法改变了国运。从此两国走上了迥然不同的道路。在这场变法运动当中,日本政府的什么做法最具远见?(2分)从日本通过变法而强大的史实中可以得出怎样的启示?(3分)

(2)当下的中日关系在考量着两国人民的智慧。你有什么感想?(3分)

【命题思路】

1.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六本书范围内命制本试题。目的在于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关注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和生活中现实问题的能力,发挥历史知识的社会教育功能。

2.命题注重了图片的应用和历史情境的创设。将历史与现实问题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历史和现代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从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3.本模拟题的命制力争突出选材广泛,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现实,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以更接近于中考真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C 3.D 4.B 5.C 6.D 7.B 8.C 9.A 10.C 11.C 12.D 13.A 14.C 15.D 16.C 17.D 18.C 19.A 20.C 21.B 22.C 23.C 24.A 25.D 二、组合列举题(每一小问1分,共11分)

1.(1)割让香港岛的是:《南京条约》 (2)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的是:《马关条约》 (3)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4)允许西方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是:《马关条约》 (5)允许外国在中国设立使馆的是:《辛丑条约》

(6)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辛丑条约》 (7)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瑷珲条约》 2.(1)一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2)二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3)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欧洲联盟

(4)体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 三、材料分析题

1、问题一: 鸦片战争,1分;辛亥革命,1分. 问题二: 洋务运动,1分;自强,求富,2分.

问题三:造船制器,新式军事,教育等2分,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诱导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2分 问题四:建立君主立宪制.2分

问题五:鸦片战争,洋务运动,2分.

2、(1) 一战: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1分;二战: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1分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 雅尔塔会议,1分

(3)美国,1分; 开始: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分; 结束:苏联解体,1分 3、(1) 文明开化; 要实行对外开放,具有世界眼光,谦虚学习他国的优秀科技和文化,绝对不能盲目自大;

(2)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对于两国人民来讲和则两利,战则两害;两国人民要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反对战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