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点滴

来源:好兔宠物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并在正确把握文章情感基调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借助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感悟,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唤起学生对母亲的崇敬与关爱 。

  难点:小学生的认知与文本之间存在差距,因而,努力将文章中的母亲与自己的母亲产生关联,从而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产生共鸣,唤起他们的真情实感 。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感受,触发情感

  1..谈话导入,齐读课题。

  母亲,一个伟大的名字;母爱,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3课,来了解母亲。(齐读课题)

  2..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谈谈你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吗?

  3..过渡:相信学了课文后,你的感动会感染大家,给每个人带来心灵的震撼。

  二、精读感悟,体会情感

  (一)循题入文,初感母子情

  1..课题是“第一次抱母亲”,文中有两处直接描写了“我”抱母亲的情景,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他们画出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a “我左手托住的脖子……差点仰面摔倒。”b“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我将她轻轻摇动。”

  2..过渡:短短几十字,字字含情,句句有爱,这其中又包含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来仔细品读。

  (二)体重比较,体会“我”的难过

  1.默读课文第一节,思考两个问题:a、一开始“我”为什么要抱母亲?b、透过“我”抱母亲的动作,你能看出“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吗?

  2.是啊,在这种情况下,母亲确实需要有人抱她下床,“我”这个做儿子的当然义不容辞了。我们来交流第二个问题。

  3.“我”以为母亲有多重?可实际呢?

  这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母亲连89斤也没有了。咱们同学体重超过80斤的请举手。

  4.母亲的体重竟然跟十岁的小学生差不多!这使我心里很难过,“我”为什么难过?

  (三)回忆生活,感受母爱无畏

  1.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我”为什么连母亲的体重也看不准呢?

  2.出示:“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一个字,一句话,往往就是一幅鲜活的画面。学习语文,要善于把文字想象成画面,自由读这段话,边读边想象,你能看到什么?你能听到什么?

  (1)你看到山了吗,什么样的山?山路呢?你看到担子里面是什么吗?

  (2)这担子有多重?母亲肩上的担子只有100多斤吗?

  (3)你看到妹妹了吗?(深情描述)她哭着喊着:“妈妈,我饿!”母亲会怎么说?

  (4)此时母亲多想“飞”回家为女儿做顿虽不丰盛,却很可口的饭菜呀!可是,“我”拉着妈妈的手,使劲往后拖,边哭边说:“妈妈。我累了,走不动了!”母亲怎么说?

  (5)刚才,我们看到了坚强的母亲,慈爱的母亲。再来读这段话,告诉大家,哪些地方最能打动你的心?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母亲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呢?(母爱)

  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了,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还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这又是为什么呢?(还是母爱)

  是呀,直到今天,作者才知道母亲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事作为儿子为什么一直都不知道呢?

  3.现在,当你了解了母亲肩上的重担,当你知道承受这么重的担子的母亲竟然只有80多斤,相信你一定也读懂了作者此时心中的难过和愧疚。来,捧起书, 把这份感动读出来 。

  4.母亲身上的担子太重了,请问:文中那么重的担子仅仅是指母亲肩上的扁担吗?

  (四)抓住问句,体悟母爱无私

  1.这担子太重太重了!可“我”却认为母亲身强力壮,力大无穷。这让我愧疚万分!连护士也动情地说——引读

  2.可母亲怎么说? 母亲这话什么意思?为什么?

  (五)联系生活,产生情感体验

  1.母亲的伟大不仅仅在于慈爱与坚强,更重要的是,她们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连提都不让提,更别说什么汇报了。这就是母爱的伟大,这就是伟大的母亲!

  2.你,想到你母亲了吗?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自己的生活。说说吧,你妈妈是怎样爱你的?

  (六)“抱母入睡”,体验母子情

  1.仔细看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2.默读课文,体会我是怎样抱母亲的?

  3.儿子抱母亲,这一幕多感人呀,能把它读好吗?指名读第五节。

  4.我们都看到了母亲眼中的泪水,母亲为什么流泪呢,母亲流的是什么样的泪?此时,我的心中是怎样的感受?          

  5.圈画“第一次”、“无数次”比较体会;儿子第一次抱母亲就让她这么激动,欣慰,我们把这个无数次和第一次摆在一起,就会发现我们的第一次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让我们再来读读文章的最后一节,读出母亲的欣慰,读出母亲的激动。

  三、真情告白,深化情感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现在,我也是一位母亲,“养儿才知报母恩”哪!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我要把一首诗送给她,送给全天下的母亲!(配乐朗诵《母爱》)

  2.此刻,你有哪些事要为母亲做?你有什么话要对母亲说呢?拿起笔,把它写下来,别忘了在开头深情地喊一声::“妈妈!”(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响起,学生动笔抒写心中的情怀)

  3.回家后,把你写的话读给你的妈妈听。

  板书设计:         第一次 抱母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 无数次 抱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