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是平均薪资嘛
n+1的1是指某一月份的工资,有可能是基本工资,也有可能是平均工资。一般情况下,n+1的1是指以次月为界点,可以看成将某一月份的薪酬整合一下,形成了“1”字形来看待,指的是该月的工资总和。
但是也不能完全确定,有的公司也会定义n+1的1指的是该月的平均工资,比如一些有记份工作的公司,通常统计工资时会将每位员工月内所有记份和小时工资累加起来,以得出每位员工该月的实际
月收入。
总而言之,n+1的1指的一般指的是一个月份的工资,而具体是基本工资还是平均工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说是指该月的工资总和,但也可能是指该月的平均工资。
拓展知识:
n+1的1也常被称为全勤奖,是对员工的一种奖励,当月工作正常上班,旷工、早退等都不发生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一笔全勤奖的薪酬。全勤奖的数额不固定,有的企业也会根据特殊情况给予特殊的奖励。
、经济性裁员有经济补偿金吗
1、首先明确一下何为企业经济性裁员。
所谓企业经济性裁员,是指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被人民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确需裁员的,可以裁减人员。
2、企业进行经济性裁减人员应符合的标准。
(一)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被人民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二)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
3、企业经济性裁员的程序。
(一)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
(二)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内容包括:被裁减人员名单,裁减时间及实施步骤,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集体合同约定的被裁减人员经济补偿
办法;
(三)将裁减人员方案征求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四)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工会或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行政部门的意见;
(五)由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本人支付经济补偿金,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
四、企业对于下列人员用人单位不得裁减。
(一)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企业对被裁减人员的补偿。
对于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应当按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的50%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