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签合同是否有效?
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有效性分两种情况:不满八周岁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八周岁以上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与其年龄、智力、精神状态不相适应、非纯获利益的合同需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否则无效。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签订的纯获利合同或与其年龄、智力、精神状况相适应的合同则无需追认,有效。有效合同需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且可能需要符合法定形式。
法律分析
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不一定有效,具体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1、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欠合同都是无效的。
2、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精神状态不相适应,且非纯获利益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法定代理人追认的,该合同因法定代理人的辅助行为而发生效力。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或法定代理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追认表示的,该合同不发生法律效力。
在没有经过追认前,该合同虽然成立,但是并没有实际生效。
所谓追认是指法定代理人明确无误的表示,同意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他人签订的合同。这种同意是一种单方意思表示,无需合同的相对人同意即可发生效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法定代理人的追认应当以明示的方式作出,并且应当为合同的相对人所了解才能产生效力。
但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签订的纯获利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是有效的,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有效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自然人作为合同当事人,必须具备《民法典》规定的民事行为能力。即作为合同主体的自然人,应该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作为合同主体的法人、非法人组织,它们的行为能力是不同的,法人、非法人组织只有在登记核准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济活动,才具有法律效力,法人、非法人组织只有在它们的经营范围内签订的合同,才受法律保护。
二、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真实为一切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条件。
如果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或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或逃避法律的行为,或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行为,都将导致合同不发生法律效力。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合同的内容和目的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在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时,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禁止性规定。同时,合同的内容和目的不得损害他人利益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
此外在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合同还应当符合法定形式。
结语
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效力存在特殊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其所订立的合同无效。而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订立的合同需符合其年龄、智力、精神状态,并经法定代理人追认方可生效。法定代理人应在收到通知后30日内作出追认表示,否则视为拒绝追认。在未追认前,合同成立但不生效。追认需明示且为合同相对人所知。纯获利合同或与未成年人情况相适应的合同无需追认即有效。有效合同须具备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真实、不违法违背公序良俗等条件,并遵守法定形式要求。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