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拖欠工资问题如何解决?

来源:好兔宠物网

拖欠工资起诉书的要点和法律依据,以及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起诉书应包括双方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和事由、法院名称等;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包括劳动者可以解除合约和用人单位需支付赔偿金。

法律分析

一、拖欠工资起诉书如何写

1、拖欠工资起诉书应写明以下内容:

(1)起诉书的名称;

(2)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

(3)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由,并附上相应的证据材料;

(4)递交起诉书的法院名称;

(5)具状人的人签名盖章和起诉日期。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二、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1、劳动者可以解除合约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支付赔偿金

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报酬时,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当支付期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的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结语

拖欠工资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利通过起诉书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起诉书中,应明确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和事由,并附上相应的证据材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原告和被告的相关信息,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以及证据和证据来源。对于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合约,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劳动报酬时,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并要求支付赔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