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室工作总结
本学期以来,我科室在被评为湖州市校本研训先进单位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提出了提升研训品位、增强教师“教育力”的研训行动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我校对年轻教师、骨干教师、需力强的中老年教师实施“按需培养、个性发展”的“量身定做”研训策略,并在传承与创新方面得到了良性的发展,充分调动了“以师为本”的研训潜能,充分发挥了名优骨干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利用了各级各类研训资源,现将本学期教科室工作小结如下:
一、立足办学理念,不断完善研训保障与过程管理
为确保校本研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注重实效性,我科室精心设计了一本适合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泗安中学教师专业成长手册》,人手一本,一学年一考核,一方面方便了对教师进行跟踪性评价,同时又健全了教师校本研训档案管理。另外,本学期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校本研训相关制度,如《泗安中学教师校本研训学分管理与考核办法》、《泗安中学教师外出培训登记和活动反馈》、《泗安中学以师为本个性化培养教师工作实施方案》、《泗安中学教研单元考核评比考核方案》等等。
二、深化与创新学校科研特色,打造农村初中教育科研排头兵地位
在去年获得湖州市校本研训先进单位的基础上,我们再接再厉,今年在长兴县校本研训考核中又获佳绩,并在县初中学校层面进行经验介绍。
1.教师成长“三三”计划推进着实有效
教师成长“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引领梯队,第二梯队成熟梯队,第三梯队成长梯队;
成长载体“三个方案”:每人360课时培训方案、《以视频案例为介质,改善我校“每日公开课”研训方式》方案、《量体裁衣,度身定制教师个性化梯队研训规划》方案;
研训活动“三个载体”:“每日公开课”、教师成长目标规划卡(跟踪手册)、“泗风论坛”。
2.积极创新研训载体,“泗风论坛”影响市县
从20xx年4月到20xx年4月,泗安中学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泗风”论坛,每次活
动都具有论坛主题鲜明、学术氛围浓郁、活动效果明显等特点,而且每一届论坛都创设了一个高立意、低起点、多维度的学科教学研讨平台,对拓展学科视野,增强教学交流,推动学科发展均起到了积极的正能量作用。另外,每届“泗风”论坛虽然是学校研训活动,但得到了省市县有关专家全程关注与指导,效果较好,影响较大,省市县各级媒体都有报道。
3.教研活动扎实开展,硕果累累。
本学期,我校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着力强化备课组建设,以备课组活动推动教研组活动,切实扩大各学科研训成果。
①我校数学组的科研成果《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纠错策略的实践与优化》在湖州市得到推广与应用,今年3月14日和4月17日分别在南浔锦绣实验学校和泗安中学,全市层面进行数学试卷讲评课课例展示和经验介绍。
②在本学年第一学期县教研中心来校教学调研后,在专家建议的基础上,我校改变以往教师“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提出了《改革教案撰写形式强化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方案,并在第二学期各学科各备课组中广泛推行,这种做法通过加大过程监督与管理,有效减弱了我校整体学科“短板效应”,促进了学科质量平衡发展。
三、突显办学品位,进一步深化研训特色和创新
1、“名师工程”,帮助内驱强的教师搭好“先富起来”的步步阶梯。
为进一步激活我校教师发展的“原动力”,按“以师为本、按需规划、梯队培养”的学校校本研训规划方案,学校为部分教师量身定做了一套适合自己专业发展、操作性较强的个性化梯队研规划。以长兴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为契机,在拟定的规划对象中开展职务晋升评审量化考核方案的学习,并尝试填写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量化评分登记表,让教师认知自己在教育教学各方面存在的差距,继续开展教师自我发展论证等相关形式的活动,引导促进他们以职务晋升为立足为推动力,规划自身发展,挖掘自身潜力,提升空间,不仅实现正常的职务提升,产生幸福感与归属感,更重要的是教师专业成才出了成效。
教师论文获奖:省级1篇、市级5篇、县级15篇;课题成果研究获奖:省级1个、市级2篇、县级5个;
教师业务获奖:市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3人次;三等奖8人次;
县一等奖10人次,二等奖28人次;三等奖25人次;
教师荣誉:县级名师3人,县级教学明星、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共计5人次,县级以上学科骨干10人以上。
2、“专题月例会”,促进班主任在班级精致化管理方面兢兢业业。
努力营造“班主任工作成效大比拼”氛围,大力指导培养“特色班主任”。以“品牌班主任”量化考核和“幸福班集体”建设为载体,以政教处每周《德育在线》简报为反馈,以每月班主任“专题月例会”为提炼,为我校积极打造一支“思路清晰、方式方法多样、活力四射”的班主任队伍。
3、“每日公开课”,帮助全体教师收获课堂增效的点点滴滴。
本学期,坚持“每日公开课”校本研训模式,这样的坚持,使我们的研究成为常态,为我们培养了能不断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大量教师,也为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提供了保障。在实践中,我们进一步实践与完善“每日公开课”模式,以青年教师和薄弱学科、薄弱教师、教学疑难问题解决为抓手,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践行中力求关注细节,关注过程,做到活动经常化、形式多样化、内容专题化、管理科学化。为了提升“研”的效能,目前我校“每日公开课”介入了“视频案例”研究。我们的研究定位是以视频案例为介质,利用微格教学的细节操作文本案例,再进一步开展视频案例的开发及应用,一方面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监控,克服无为的、不和谐的动作和多余的语言,对教师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矫正,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一个质的飞跃,另一方面也是给我校老师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为大家提供了一种从多种视角和多种层面来研究和思考的平台。
以上是我科室本学期在校本培训方面的点滴做法,也受到了县教育局、长兴电大研训处的充分可定,在今年年度校本研训考核中获得了县初中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长兴县初中各校分管校本研训的领导到我校进行现场学习与考察。但我打心底地明白,我校校本培训工作还任重而道远,正如“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一样,教师的专业提高也并不一定在教研或培训的现场。教研活动对于老师专业提高的影响常常在唤醒与导向,因此我科室下学期将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追求学校教育行为的实践理性,扎实开展泗中个性化研训,争取校本研训工作早日从一所发展中的农村学校走向农村现代化学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