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字的笔画:4
殳的笔顺是撇、横折折。
殳字的笔顺图解
共四画
殳
1
2
3
4
殳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殳的拼音为shū,部首为殳,结构为上下结构,注音为ㄕㄨ,笔顺编号为3554。
殳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殳的详细内容
(名)古代的一种兵器;用竹子做成;有棱无刃。
二、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殳【卷三】【殳部】以杸殊人也。《禮》:“殳以積竹,八觚,長丈二尺,建於兵車,車旅賁以先驅。”从又几聲。凡殳之屬皆从殳。市朱切说文解字注(殳)㠯杖殊人也。杖各本作杸。依太平御覽正。云杖者、殳用積竹無刃。毛傳殳長丈二而無刃是也。殊、?也。以杖殊人者、謂以杖隔遠之。釋名。殳、殊也。有所撞挃於車上使殊離也。殳殊同音。故謂之殳。猶以近窮遠謂之弓也。周禮。周字今補。下文所說皆出於周禮也。殳㠯積竹。以積竹者、用積竹爲之。漢書。昌邑王道買積竹杖。文穎曰。合竹作杖也。竹部曰。籚、積竹矛?矝也。木部曰。欑、積杖杖也。柲、欑也。考工記注曰。廬謂矛?柄。竹欑柲。凡戈矛柄皆積竹。而殳無金刃。故專積竹杖之名。廬人爲之。八觚。考工記注云。凡矝八觚。此無刃亦八觚也。長丈二尺。建於兵車。考工記曰。廬人爲廬器。殳長尋有四尺。車有六等之數。車軫四尺。戈崇於軫四尺。人崇於戈四尺。殳崇於人四尺。車?崇於殳四尺。酋矛崇於?四尺。注云。此所謂兵車也。殳?矛皆插車輢。旅賁㠯先驅。周禮旅賁氏。掌執戈盾。夾王車而趨。葢亦執殳矣。詩曰。伯也執殳。爲王前驅。从又。几聲。市朱切。古音在四部。凡殳之屬皆从殳。
三、辞典解释
【殳】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殳读音:shū怎么读:名词 兵器名。古代一种用竹、木做成的兵器,长一丈二尺,有棱无刃。《诗经.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淮南子.齐俗》:「昔武王执戈秉钺以伐纣胜殷,搢 笏杖殳以临朝。」名词 姓。如南朝宋有殳季真。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四、康熙字典
殳【辰集下】【殳部】 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古文〕杸《唐韻》市朱切《集韻》《韻會》慵朱切《正韻》尚朱切,?音殊。《說文》以杸殊人也。又兵器。《周禮·夏官·司兵·掌五兵註》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釋名》殳,殊也。長一丈二尺,無刃,有所撞挃於車上,使殊離也。正義曰:《考工記》殳長尋有四尺。八尺曰尋,是丈二也。冶氏爲戈戟之屬,不言殳刃,是無刃也。《詩·衞風》伯也執殳,爲王前驅。又戟柄之別名。《揚子·方言》三刃枝,南楚宛、郢謂之匽戟。其柄,自關而西謂之柲,或謂之殳。又書法名。《前漢·藝文志》八體六板。韋昭曰:八體,六曰殳書。《歐陽詢·書法》殳書者,伯氏所職。文記笏,武記殳,因而制之。《說文序》七曰殳書。《徐鍇註》殳體八觚,隨其勢而書之,故八體有殳書。又姓。又打穀之架曰攝殳。《揚子·方言》僉,宋衞之閒謂之攝殳。《註》僉,今連架,所以打穀者。从?。?音殊,鳥短羽也。與几案之几別。又與?別。《佩觽集》殳,示朱翻,戈殳也。?,莫勿翻,沈也。
五、百科解释
殳,shū,(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手持一种长柄勾头似的器具,可以取物,可以打击乐器,后成为兵器。本义:一种用竹或木制成的,起撞击或前导作用的古代兵器。(2)同本义[longpole]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手持一种长柄勾头似的器具,可以取物,可以打击乐器,后成为兵器。本义:一种用竹或木制成的,起撞击或前导作用的古代兵器
下面介绍下殳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殳】字的诗词有:
《余避地千金圩屡游殳史两山酒酣兴发赋诗一首》、《殳山隐居夏日》、《熙宁口号·近闻寇盗理戈殳》、《嘉禾百咏·殳山》、《殳山·丹灶功成后》、《书边事·未得君王丈二殳》、
关于【殳】字的组词有:
祋殳、竿殳、戈殳、殳书、殳仗、殳虫、连殳、桃殳、铁殳、执殳、
关于【殳】字的书法图有:
Copyright © 2019- howto1234.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62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