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刘的词语解释是:1.三国吴主孙权和蜀主刘备的并称。《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孙刘二氏,割有交益。”刘良注:“孙刘,谓孙权、刘备也。”南朝梁元帝《与武陵王纪书止蜀军东下》:“地拟孙刘,各安境界。”《周书·静帝纪论》:“静帝越自幼冲,绍兹衰绪。内相挟孙刘之诈,戚藩无齐代之彊。”元萨都剌《同曹克明清明日登北固山次韵》:“孙刘事业今何在,百年狠石生莓苔。”2.三国魏孙资和刘放的并称。《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刘放文翰,孙资勤慎,并管喉舌,权闻当时,雅亮非体,是故讥諛之声,每过其实也。”《南史·顾觊之传》:“覬之曰:‘辛毗有云,孙刘不过使吾不为三公耳。’”金元好问《杨之美尚书挽章》诗:“千古孙刘有餘责,一时燕许更谁同。”3.晋孙绰和刘惔的并称。二人皆为当时名士。事见《晋书》本传。唐陆龟蒙《幽居赋》:“清言不屈,孙刘詎减於中军。”。
孙刘的词语解释是:1.三国吴主孙权和蜀主刘备的并称。《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孙刘二氏,割有交益。”刘良注:“孙刘,谓孙权、刘备也。”南朝梁元帝《与武陵王纪书止蜀军东下》:“地拟孙刘,各安境界。”《周书·静帝纪论》:“静帝越自幼冲,绍兹衰绪。内相挟孙刘之诈,戚藩无齐代之彊。”元萨都剌《同曹克明清明日登北固山次韵》:“孙刘事业今何在,百年狠石生莓苔。”2.三国魏孙资和刘放的并称。《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刘放文翰,孙资勤慎,并管喉舌,权闻当时,雅亮非体,是故讥諛之声,每过其实也。”《南史·顾觊之传》:“覬之曰:‘辛毗有云,孙刘不过使吾不为三公耳。’”金元好问《杨之美尚书挽章》诗:“千古孙刘有餘责,一时燕许更谁同。”3.晋孙绰和刘惔的并称。二人皆为当时名士。事见《晋书》本传。唐陆龟蒙《幽居赋》:“清言不屈,孙刘詎减於中军。”。 结构是:孙(左右结构)刘(左右结构)。 注音是:ㄙㄨㄣㄌ一ㄡˊ。 拼音是:sūn liú。
孙刘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三国吴主孙权和蜀主刘备的并称。引《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孙刘二氏,割有交益。”刘良注:“孙刘,谓孙权、刘备也。”南朝梁元帝《与武陵王纪书止蜀军东下》:“地拟孙刘,各安境界。”《周书·静帝纪论》:“静帝越自幼冲,绍兹衰绪。内相挟孙刘之诈,戚藩无齐代之彊。”元萨都剌《同曹克明清明日登北固山次韵》:“孙刘事业今何在,百年狠石生莓苔。”⒉三国魏孙资和刘放的并称。引《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刘放文翰,孙资勤慎,并管喉舌,权闻当时,雅亮非体,是故讥諛之声,每过其实也。”《南史·顾觊之传》:“覬之曰:‘辛毗有云,孙刘不过使吾不为三公耳。’”金元好问《杨之美尚书挽章》诗:“千古孙刘有餘责,一时燕许更谁同。”⒊晋孙绰和刘惔的并称。二人皆为当时名士。事见《晋书》本传。引唐陆龟蒙《幽居赋》:“清言不屈,孙刘詎减於中军。”
二、网络解释
孙刘孙刘,sūnliú,意思有:1.三国吴主孙权和蜀主刘备的并称。2.三国魏孙资和刘放的并称。3.晋孙绰和刘惔的并称。
关于孙刘的诗词
《祖道毕雍孙刘边仲潘正叔诗》 《外孙刘子野游学南安才归数日又告行匆匆赠以一诗为别且以勉之》
关于孙刘的诗句
关于孙刘的成语
孙康映雪 文子文孙 老子长孙 孙庞斗智 王孙贵戚 孙膑减灶 桂子兰孙 刘伶病酲 从善如刘 断子绝孙
关于孙刘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howto1234.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62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