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屯的网络解释是:兵屯1.军队驻守之所。《后汉书·祭肜传》:“﹝祭肜﹞临终谓其子曰:‘……义不可以无功受赏,死后,若悉簿上所得赐物,身自诣兵屯,效死前行,以副吾心。’”。
兵屯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兵屯详细内容】
1.军队驻守之所。2.军队驻守。兵屯[bīngtún]⒈军队驻守之所。⒉军队驻守。
二、引证解释
⒈军队驻守之所。引《后汉书·祭肜传》:“﹝祭肜﹞临终谓其子曰:‘……义不可以无功受赏,死后,若悉簿上所得赐物,身自诣兵屯,效死前行,以副吾心。’”⒉军队驻守。引宋范仲淹《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河北备策》:“二,再议兵屯者,自来真定府、定州、高阳关分为三路,其所辖兵马未甚整齐,乃有一州兵马却属两路之处,又未晓本路将来於何处控扼,合用重兵若干,又甚处只宜固守,合屯兵若干及三路互相应援次第。”宋苏辙《观大阅》诗:“承平郡国减兵屯,唯有留都一万人。票姚将军思出塞,从横幕府讳和亲。”
三、网友释义
兵屯,汉语词汇,拼音是bīnɡtún,释义是1、军队驻守之所。2.军队驻守。
四、汉语大词典
(1).军队驻守之所。《后汉书·祭肜传》:“﹝祭肜﹞临终谓其子曰:‘……义不可以无功受赏,死后,若悉簿上所得赐物,身自诣兵屯,效死前行,以副吾心。’”(2).军队驻守。宋范仲淹《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河北备策》:“二,再议兵屯者,自来真定府、定州、高阳关分为三路,其所辖兵马未甚整齐,乃有一州兵马却属两路之处,又未晓本路将来于何处控扼,合用重兵若干,又甚处只宜固守,合屯兵若干及三路互相应援次第。”宋苏辙《观大阅》诗:“承平郡国减兵屯,唯有留都一万人。票姚将军思出塞,从横幕府讳和亲。”
五、关于兵屯的造句
1、这里地近省垣,况有宁藩军兵屯扎,如何容那强盗猖獗?你们不会去禀报的么?
2、潼关本系天险,且早有精兵屯驻,可以固守,哈达等避难就易,所以改道出援。
3、权咨嗟将卒,发愤叹息,追思吕蒙、张温,以为据才兼文武,可以继之,自是拜建义校尉,领兵屯湖孰。
4、当年初接到谢太后的诏书后,文天祥捧诏涕泣,三天后,他便传檄诸路,招兵屯粮,很快就招募了五万人的大军。
5、李明辉实力大增,养兵屯田,远交近攻,终于在五年之后,消灭了天下诸侯,登基为帝,改元建业,号称建业大帝。
6、又说宋时李宝破金兵屯兵处用石臼杵米而得名。
六、关于兵屯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howto1234.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62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