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兔宠物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均田制国语辞典

均田制国语辞典

来源:好兔宠物网

均田制的国语辞典是:由于东汉末年战乱频仍,人民流离,户口锐减,土地逐渐集中于少数大地主和权势之家。北魏孝文帝为了制止地主强豪的兼并而实行「均田制」。即男夫十五岁以上受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又给桑田男夫一人二十亩,身终不还。其后北齐、隋、唐均沿用此制而稍有变革。均田制[jūntiánzhì]⒈由于东汉末年战乱频仍,人民流离,户口锐减,土地逐渐集中于少数大地主和权势之家。北魏孝文帝为了制止地主强豪的兼并而实行「均田制」。即男夫十五岁以上受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又给桑田男夫一人二十亩,身终不还。其后北齐、隋、唐均沿用此制而稍有变革。英语equal-fieldsystemofWeioftheNortherndynasties北魏andTang唐dynasties。

均田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均田制详细内容】

中国古代一种分配土地和交纳赋税相结合的制度。北魏于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规定农民按人口、官吏按等级分配无主荒地,并向国家纳租调。此后在授田对象、授田年限、赋役等方面多有变化,至唐中叶止。均田制[jūntiánzhì]⒈中国古代一种分配土地和交纳赋税相结合的制度。北魏于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规定农民按人口、官吏按等级分配无主荒地,并向国家纳租调。此后在授田对象、授田年限、赋役等方面多有变化,至唐中叶止。

二、网络解释

均田制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到了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故至德宗年间被“两税法”取代。实施范围一说始终仅实施于北中国,一说隋统一后实施于全国。

三、关于均田制的成语

殷殷田田  权均力敌  劳逸不均  权均力齐  苦乐不均  后发制人  

四、关于均田制的词语

力均势敌  权均力敌  功均天地  力敌势均  智均力敌  劳逸不均  

五、关于均田制的诗词

<<《时事杂咏·维新方颁均田制》>>  

六、关于均田制的诗句

维新方颁均田制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均田制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howto1234.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62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