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 3 点被猫咪的叫声吵醒,它围着枕头转圈圈,对着空气喵喵叫,难道是疯了?”“明明睡前刚喂过粮、铲过猫砂,猫咪还是半夜叫个不停,吵得人没法睡,快被逼疯了!”“朋友说猫咪夜间叫是‘闹春’,可我家猫早就绝育了,到底怎么回事?”
不少养猫人都有过 “被猫咪夜间叫醒” 的崩溃经历:明明自己困得睁不开眼,猫咪却像打了鸡血,要么对着房门叫,要么用爪子拍你脸,要么在房间里跑来跑去 “喵喵” 不停。很多人以为 “猫咪是故意捣乱”,甚至会呵斥、驱赶它,却不知道猫咪夜间叫,很可能是在向你 “发出提醒”—— 它感知到了这些你没注意到的 “危险” 或 “需求”。今天这篇文章,就帮你破解猫咪夜间叫的,教你轻松应对,睡个安稳觉。
一、猫咪夜间叫,不是 “捣乱”,是 “本能 + 信号传递”
首先要明确:猫咪是 “晨昏性动物”,祖先在野外习惯了黎明和黄昏活动、捕猎,白天休息,这种习性至今还保留着。但它们夜间叫,不只是 “精力旺盛”,更多是在传递这些信号,别误解了它:
1. “环境异常”:它发现了 “潜在危险”
猫咪的听觉是人类的 3 倍,能听到老鼠跑动、水管滴水、窗外风吹树叶的细微声音;视觉在黑暗中比人类灵敏 6 倍,能看到墙角的蟑螂、地板上的小虫子。当它发现这些你没注意到的 “异常事物”,会通过叫声 “提醒你”,或者想让你帮它 “处理”—— 比如看到老鼠时,它会对着角落叫,希望你帮它 “围堵”;听到陌生声音时,会对着门口叫,提醒你 “有动静,要警惕”。
2. “身体不适”:它在向你 “求救”
如果猫咪突然开始夜间叫,且叫声虚弱、沙哑,甚至伴随 “频繁舔舐某个部位”“不吃不喝”“随地排便” 等情况,很可能是身体不舒服。比如:
口腔疼痛(牙龈炎、口腔溃疡):吃东西时会疼,夜间安静时疼痛感更明显,猫咪会通过叫缓解不适;
关节疼痛(尤其老年猫):夜间温度低,关节僵硬疼痛加剧,猫咪会叫着吸引你注意,希望得到抚摸;
肾脏问题(常见于中老年猫):会导致猫咪口渴、多尿,夜间想喝水却找不到水,或想上厕所却不舒服,只能通过叫表达需求。
3. “需求未满足”:它不是 “捣乱”,是 “孤独 + 无聊”
很多人白天上班,把猫咪独自留在家里,猫咪白天睡够了,晚上就会 “精力过剩”。加上长时间见不到主人,会感到孤独,于是通过 “叫” 吸引你陪它玩 —— 比如把玩具叼到你床头叫,希望你陪它互动;或者对着空猫碗叫,不是饿了,是想让你用零食 “陪它玩喂食游戏”。
4. “领地意识”:它在 “标记领地”,应对 “外界威胁”
如果窗外有其他猫咪路过,或听到邻居家狗狗叫,猫咪会通过 “夜间叫” 宣示领地 ——“这是我的家,别过来”。尤其是未绝育的猫咪(即使绝育,部分猫咪也会保留领地意识),会对着窗外叫,甚至做出 “炸毛、弓背” 的姿势,这是它在 “保护你和它的领地”。
二、别再 “呵斥驱赶”!这 3 种错误做法,会让猫咪越叫越凶
很多人被吵醒后,会下意识地 “大声呵斥猫咪”“把它赶出卧室”,甚至 “拍打它”,但这些做法只会让情况更糟:
1. 错误 1:“呵斥驱赶”=“强化它的行为”
猫咪听不懂 “呵斥” 的意思,只会觉得 “只要我叫,主人就会理我(哪怕是呵斥)”,反而会强化 “叫” 的行为 —— 下次它想吸引你注意,会叫得更大声、更频繁。
2. 错误 2:“无视它”=“让它更焦虑”
如果猫咪是因为 “身体不适” 或 “需求未满足” 而叫,无视它会让猫咪更焦虑。比如猫咪身体疼,叫了半天没人理,会觉得 “主人不关心我”,下次会叫得更久、更急切。
3. 错误 3:“随意喂零食”=“让它养成坏习惯”
有些人为了让猫咪安静,会立刻给它喂零食,结果猫咪会形成 “只要我夜间叫,就能吃到零食” 的认知,下次会故意叫着要零食,彻底养成 “夜间叫” 的坏习惯。
三、4 步解决猫咪夜间叫,既不伤害它,又能睡安稳
针对不同原因,用对方法,才能让猫咪安静下来,同时不破坏你和它的感情:
1. 第一步:先排查 “身体问题”,别忽视 “健康信号”
如果猫咪是 “突然开始夜间叫”,或叫声、行为异常,先带它去宠物医院检查 —— 重点检查口腔、关节、肾脏、甲状腺等部位(这些是猫咪常见的 “夜间不适” 诱因)。排除健康问题后,再解决 “行为和需求” 问题,避免因 “误以为是捣乱” 而耽误治疗。
2. 第二步:“消耗精力”,让猫咪晚上 “累到想睡”
猫咪夜间叫,很多时候是 “白天睡太多,晚上精力过剩”。白天多陪它玩,消耗精力,晚上自然会安静:
早上出门前:用逗猫棒、激光笔陪猫咪玩 15-20 分钟,让它活动一下再睡觉;
晚上回家后:花 30 分钟陪它玩 “互动游戏”(比如用羽毛玩具模拟 “捕猎”,让它追着跑、跳),玩到它气喘吁吁、舔毛休息,再给它喂少量晚餐(别喂太饱,避免消化不良);
睡前 10 分钟:用 “漏食玩具”(把零食放进玩具里,让猫咪自己找)陪它玩,既消耗精力,又能让它在睡前 “专注做事”,减少夜间兴奋。
3. 第三步:“满足需求”,让猫咪 “夜间无牵挂”
提前满足猫咪的 “基本需求”,减少它夜间叫的诱因:
准备 “充足的水和食物”:在猫咪常活动的地方放 2-3 个水碗(尤其是老年猫,避免夜间口渴找不到水),睡前检查猫粮碗,确保有足够的粮(但别太多,避免夜间吃太多消化不良);
清理猫砂盆:睡前一定要铲干净猫砂盆,且猫砂盆要放在 “安静、易找到” 的地方(别放在阳台、卫生间等偏远角落),避免猫咪夜间想上厕所却 “嫌弃猫砂盆脏” 或 “找不到”;
给它 “安全感”:如果猫咪怕黑,可在房间里放一个 “小夜灯”(暖黄色,光线别太亮);如果猫咪孤独,可在床头放一个 “带有你气味的旧衣服”,让它闻着你的气味睡觉,减少焦虑。
4. 第四步:“正确回应”,让猫咪明白 “夜间叫没用”
如果猫咪夜间叫,且排除了健康问题、需求也满足了,可用 “冷处理 + 正向引导” 的方式纠正:
当猫咪叫时,别理它(不看、不摸、不呵斥),哪怕它把玩具叼到你面前,也别回应 —— 让它明白 “夜间叫,主人不会理我”;
当猫咪安静下来,比如趴在你身边睡觉、自己玩玩具时,立刻给它 1 小块零食,同时轻声夸奖它 “乖,真安静”—— 让它把 “安静” 和 “得到奖励” 关联起来;
坚持 2-3 周,猫咪会逐渐明白 “夜间安静有奖励,叫没用”,慢慢减少夜间叫的频率。
四、特殊情况应对:这些场景,要 “特殊处理”
1. 猫咪对着 “窗外 / 门口” 叫:别阻止,帮它 “确认安全”
如果猫咪对着窗外叫,可轻轻走到窗边,帮它看看 “外面有没有异常”(比如其他猫咪、虫子),然后轻声对它说 “没事,安全了”,再用玩具转移它的注意力 —— 让它知道 “主人已经确认过,没有危险”,它就会慢慢安静下来。
2. 老年猫夜间叫:多 “陪伴 + 照顾”,别嫌弃它
老年猫夜间叫,很多是因为 “关节疼、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可在猫窝旁放一个 “加热垫”(低温,避免烫伤),缓解关节疼痛;把水碗、猫砂盆放在 “离猫窝近” 的地方,方便它夜间使用;睡前多陪它轻轻抚摸,帮它放松,减少焦虑。
3. 新到家的猫咪夜间叫:给它 “适应时间”,别强迫它
新猫咪到家,会因为 “陌生环境” 感到害怕,夜间会叫着找 “原来的家”。可把它的猫窝、猫砂盆、水碗放在 “离你近的地方”(比如卧室门口),给它一个 “小纸箱”(猫咪在封闭空间里会有安全感),别强迫它出来,让它慢慢适应 —— 通常 1-2 周后,猫咪适应了环境,就不会夜间叫了。
最后想说:猫咪夜间叫,是 “爱你的信号”
其实猫咪夜间叫,很少是 “故意捣乱”,更多是 “它不知道‘人类需要睡觉’,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向你传递信号”—— 可能是提醒你 “有危险”,可能是想 “陪你玩”,可能是 “身体不舒服想求助”。
别再因为被吵醒而生气,多观察、多理解它的需求,用对方法,既能让猫咪安静下来,又能让它感受到你的爱。毕竟,当你睡着时,猫咪可能还在 “默默守护你”,这种笨拙的陪伴,才是养猫最温暖的地方。
如果你还想知道 “怎么训练猫咪‘睡整觉’”“猫咪频繁舔毛怎么办”,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下次文章为你详细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