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夏刚下班,推开家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她家小猫“豆豆”正躺在地板上,不停翻来覆去。
“你这是又演什么戏?”她一边换鞋,一边忍不住笑。
可笑意里,却掺杂了一丝担心。猫为什么老是打滚?只是撒娇,还是有什么不舒服?
下班的路总是很冷清,她一个人挤地铁,看着周围低头玩手机的人群,心里空空的。
可一想到家里的豆豆在地板上打滚等她,心里忽然有了点微妙的期待。
也许,那是属于她的“迎接仪式”。
周末闺蜜来访,看到豆豆又在拼命打滚,开玩笑说:“你家猫是在暗示你,该多陪它了。”
林知夏一愣,想起自己最近的忙碌,确实很少陪它玩。
她蹲下来伸手,猫立刻翻到她手心里,眼神亮亮的。
那一刻,她突然觉得自己像个被需要的人。
她记起和前任还在一起时,那时的豆豆也常打滚。前任总是笑着说:“这是在撒娇。”
而现在,只剩下她一个人和猫。
她忍不住自嘲:“豆豆啊,你是不是在提醒我,不要老抱着回忆打滚?”
终于,她带猫去了宠物医院。医生笑着解释:“有可能是身上痒,也可能单纯是想引起你的注意。”
听到这话,她心里竟松了一口气。原来,有时候担心,只是因为太在乎。
她看着怀里的猫,轻轻抚摸:“吓死我了,小祖宗。”
夜里,她坐在书桌前写方案,猫又在脚边地毯上翻来覆去。
她弯腰揉了揉它的肚子,猫发出呼噜声。
她忽然觉得,这样的陪伴,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真实。
下班路过一家宠物店,她看到橱窗里有只流浪猫刚被救助,窝在毛毯上。
她忽然心里一酸——至少豆豆可以在地板上自由打滚,而不是在街头瑟缩。
这种微小的对比,让她突然很珍惜眼前的一切。
母亲打电话说:“你总抱怨孤单,可你不是有猫吗?”
她想反驳,却被戳中了。是啊,猫一直都在。
也许孤单更多是心里的,而不是现实的。
一个冬日的午后,她和猫一起窝在阳台。阳光洒下来,猫翻来覆去,打滚蹭地,眼神惬意。
她伸手抚摸猫毛,突然觉得这就是生活里最奢侈的幸福。
她终于明白,猫打滚不只是生理上的需求,更多是一种表达——“我在这里,我需要你。”
她笑着说:“好吧豆豆,我懂了。其实怕冷怕热怕孤单的,都是我。”
而猫,只是用打滚提醒她:别忘了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