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边牧快 1 岁了,还是拆家、扑人、出门疯跑,啥时候才能变乖啊?” 养边牧的人,大概都经历过 “甜蜜的烦恼”—— 既被它的高智商惊艳(比如教几遍就会握手、捡球),又被它的 “调皮捣蛋” 折磨(比如咬坏沙发、偷偷翻垃圾桶)。不少人吐槽 “边牧是‘边拆家’”,但其实边牧不是 “不乖”,只是没到 “懂事的年纪”。今天就来说说边牧多大开始变乖,以及怎么帮它顺利度过 “调皮期”,让高智商狗狗变成 “贴心小助手”。
一、边牧 “不乖”,不是调皮,是 “天性 + 年龄” 导致的
边牧作为 “狗界智商第一”,精力和智商一样 “超标”。很多人觉得它 “不乖”,其实是它的天性没得到满足,再加上年龄小不懂规矩,主要有两个原因:
1. “精力没处发泄”:高运动量需求没满足,只能 “拆家解闷”
边牧原产于苏格兰,最初是用来牧羊的工作犬,每天需要奔跑几十公里,帮主人管理几百只羊群。现在虽然不用牧羊,但 “高运动量” 的基因没消失 —— 如果每天只遛半小时,或者在家没人陪它玩,多余的精力就会转化为 “破坏力”:咬家具、啃拖鞋、翻垃圾桶,甚至会 “自己找乐子”(比如把纸巾撕得满地都是)。对边牧来说,“拆家” 不是调皮,是 “太无聊了,想找点事做”。
2. “智商太高”:没教规矩,就会 “自己做主”
边牧的智商相当于 6-8 岁的小孩,能听懂主人的很多指令,但也会 “举一反三”—— 如果主人没明确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它就会按自己的想法来:比如觉得 “沙发很软,适合睡觉”,就会跳上沙发;觉得 “出门很有趣,应该自己决定路线”,就会拉着主人狂奔。而且边牧很 “会看脸色”,如果发现主人 “雷声大雨点小”,批评完不惩罚,下次还会再犯,甚至会 “变本加厉”。
二、边牧多大开始变乖?3 个阶段,1.5 岁是 “分水岭”
边牧的 “变乖” 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随着年龄增长和训练引导,逐渐从 “调皮捣蛋” 变成 “懂事听话”,主要分为 3 个阶段,1.5 岁左右会出现明显转变:
1. 幼犬期(2-6 个月):“小恶魔萌芽期”,主要是 “探索世界”
这个阶段的边牧像 “好奇宝宝”,对身边的一切都感兴趣,会用嘴咬东西(探索质感)、随地大小便(还没学会定点)、跟着主人跑(粘人又调皮)。但这时候的 “不乖” 是无意识的,比如咬手不是 “攻击”,是 “想和你玩”;随地尿不是 “故意捣乱”,是 “还没形成排便习惯”。
这个阶段重点不是 “让它变乖”,而是 “教它规矩”:比如用磨牙玩具代替手和家具,教它定点排便,用零食引导它 “坐下”“等待”。虽然不会立刻变乖,但能为后续 “懂事” 打下基础。
2. 青春期(6 个月 - 1.5 岁):“调皮巅峰期”,精力最旺盛,最考验主人
这是边牧 “最不乖” 的阶段,也是很多主人 “想弃养” 的时期 ——6 个月后,边牧开始换牙,牙痒会更频繁地咬东西;同时进入 “青春期”,性格变得叛逆,会 “故意不听指令”(比如叫它回来,它反而跑得更远);出门会疯狂追逐小动物(比如猫、鸽子),拉都拉不住;在家会 “挑战主威”(比如不让它上沙发,它偏要上)。
但这个阶段也是 “训练黄金期”:边牧的智商和学习能力在这个阶段达到高峰,只要每天保证 1-2 小时的运动量(比如跑步、玩飞盘、做敏捷训练),再配合 “奖惩分明” 的训练(比如听懂指令就给零食,犯错误就关笼子冷静 5 分钟),就能让它逐渐明白 “规矩”。大多数边牧在 1 岁左右,会开始 “收敛调皮”,比如出门不再疯狂拉扯,在家不会随便咬东西。
3. 成年期(1.5 岁以后):“懂事稳定期”,逐渐变乖,成为 “贴心犬”
1.5 岁以后,边牧的身体和心智基本成熟,精力会比青春期减少,性格也会变得稳定 —— 出门会主动跟在主人身边,不会随便乱跑;在家会安静地待着,要么睡觉,要么玩自己的玩具,很少再拆家;能听懂主人的复杂指令,甚至会 “主动帮忙”(比如帮主人拿拖鞋、叼快递)。
很多养边牧的人说 “1.5 岁以后像换了一只狗”,其实不是边牧突然 “开窍”,而是之前的训练和陪伴起了作用。这个阶段的边牧,会把 “主人的需求” 放在第一位,比如看到主人难过,会主动蹭主人的手;看到主人拿牵引绳,会乖乖坐在门口等待。但要注意:即使变乖了,也不能减少运动量,否则精力过剩还是会 “调皮”。
三、想让边牧早点变乖?做好 3 件事,比 “等它长大” 更有效
虽然边牧 1.5 岁左右会自然变乖,但如果主人能做好这 3 件事,能让它提前 “懂事”,减少调皮期的 “破坏力”:
1. 满足 “运动量 + 脑力消耗”:让它 “累到没力气调皮”
对边牧来说,“体力 + 脑力” 双重消耗,比单纯遛弯更有效:
体力消耗:每天至少遛 1-2 次,每次 1 小时以上,除了散步,还可以玩 “飞盘”“捡球”“骑自行车遛狗”(注意安全,别让狗狗跑太快),让它充分奔跑,消耗多余精力;
脑力消耗:在家可以玩 “益智玩具”(比如漏食球,让它通过思考把零食弄出来)、教它新指令(比如 “装死”“打滚”“区分不同颜色的玩具”),甚至可以 “模拟牧羊”(用玩具狗或玩偶,让它 “管理”,比如 “把玩具狗赶到指定区域”)。边牧的大脑 “越用越灵活”,脑力消耗够了,在家就会安静很多。
2. 建立 “主威”:让它知道 “你说的算”
边牧很 “聪明”,但也很 “固执”,如果主人没建立权威,它就会 “自己做主”。建立权威不是 “打骂”,而是 “规矩明确 + 奖惩分明”:
规矩明确:从到家第一天起,就明确 “能做和不能做” 的事,比如 “不能上沙发”“不能翻垃圾桶”“出门必须牵绳”,一旦违反,就立刻制止(比如用 “no” 的口令,然后把它抱下沙发),不要 “有时候允许,有时候禁止”,否则边牧会 confusion;
奖惩分明:如果边牧听懂指令(比如 “坐下”“回来”),就立刻给零食奖励,同时表扬它(比如摸它的头,说 “你真棒”);如果犯错误(比如咬家具),就进行 “惩罚”(比如关在笼子里 5 分钟,期间不跟它说话,让它知道 “犯错误会失去主人的关注”)。边牧会很快明白 “听话有奖励,犯错有惩罚”,逐渐变得听话。
3. 多陪伴,少忽视:让它 “不想用调皮吸引关注”
很多边牧 “调皮”,是因为 “想吸引主人关注”—— 如果主人每天回家只顾着玩手机,不陪它玩,它就会通过 “拆家”“叫” 来让主人注意到它。所以即使再忙,每天也要抽出 20-30 分钟,专门陪边牧玩:比如跟它玩拔河游戏、给它梳毛、或者只是坐在沙发上,让它趴在身边。边牧感受到 “主人的关注”,就不会再用 “调皮” 的方式求关注了。
四、养边牧:“熬得过调皮期,就能收获‘神仙狗狗’”
很多人说 “养边牧是‘痛并快乐着’”—— 调皮期的 “破坏力” 让人崩溃,但它的高智商和贴心又让人忍不住喜欢。其实边牧不是 “不乖”,只是需要主人 “多一点耐心和引导”:当它拆家时,别只批评,要想想 “是不是没陪它玩”;当它不听指令时,别生气,要想想 “是不是训练方法不对”。
等到边牧 1.5 岁以后,你会发现:之前的所有付出都值得 —— 它会成为你出门时的 “小保镖”,在家时的 “贴心小棉袄”,甚至能帮你做很多事。毕竟,“狗界智商第一” 的边牧,一旦变乖,就是 “神仙狗狗” 般的存在。
你家边牧现在多大了?有没有什么 “调皮又可爱” 的瞬间?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一起交流养边牧的 “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