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导盲犬基地已在9月18日暂停王女士的导盲犬使用权,9月19日把芬迪接回后初步检查显示存在脱水和关节劳损,下一步可能依据协议永久收回并进一步追责
这事起因不复杂
9月16日一早,王女士和丈夫背着包,牵着黑色拉布拉多导盲犬芬迪,从泰山脚下往上走
刚开始,芬迪工作状态在线,停一步、提醒一步,像所有训练有素的导盲犬那样尽职尽责
周围游客被触动,举起手机拍下“励志瞬间”,我能理解那种即刻被点燃的情绪
可走到半山腰,画风就变了
芬迪趴在滚烫的石阶上,舌头伸得很长,腹部起伏特别厉害,明显累得不行
夫妻俩在阴凉处喝水歇着,狗却一口水都没添
再往后,天色转阴,暴雨落下,夫妻穿好雨衣,芬迪全身湿透
到最险的“十八盘”,芬迪连着几次用身体挡住主人的方向,那是导盲犬在发“危险”的警报,结果竟被登山杖敲腿催促,走啊走啊
直到深夜,他们才到南天门
视频发出来,配文是“终于征服泰山啦”,用的还是狗的第一人称,狗的状态只字不提
据媒体报道,相关质疑很快发酵,有网友指出这不叫励志,这是把导盲犬当工具人
也有人去翻他们的账号“导盲犬芬迪”,视频里“爬香山”“攻长城”层出不穷,镜头里芬迪累得直喘,文案却说“狗狗很兴奋”
还有声音模糊地传出,怀疑他们家中是否另有犬只,但这类说法目前并未被权威证实
我的直观感受是,流量一旦成了主轴,人和动物的边界就容易失控
硬核事实摆在这:中国有1732万视障人士,现役导盲犬只有四百多只,供需比大约1比四万三
每只培育成本约二十万,训练通过率约55%,能服役6到8年,已经是“国宝级”的稀缺资源了
业内人士也一再强调,拉布拉多的髋关节、膝盖天生不适合高强度爬升,连续爬梯极易受伤,轻则拉伤,重则不可逆
导盲犬的核心功能是“安全引导日常生活”,不是陪你玩极限,不是流量道具,更不是“拿来就用”的情绪筹码
大连导盲犬基地反应很快
9月18日,基地宣布暂停使用权,派专车把芬迪接回
截至9月19日的最新情况是,初检有脱水和关节劳损,具体体检结果还没公开,基地称将按协议决定是否永久收回并考虑进一步追责
这一步其实很关键,它不仅是在“救狗”,也是在给所有使用者划出一条清晰的红线
你可能会问,导盲犬到底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答案在国家和行业的规范里,也在常识里
近两天,多地残联和导盲犬基地联合呼吁完善使用规范,明确禁止极限运动或商业化拍摄
北京、上海还计划修订无障碍条例,增加健康评估和定期回访
我非常支持建立“负面清单”:登山、马拉松、长距离楼梯冲刺,坚决不行
这不是自由,是在保护它们的职业寿命和尊严
世界范围内,关于导盲犬的争议一直在
9月9日,塞浦路斯残奥金牌选手卡罗琳娜·佩伦德里图在雅典被出租车拒载,司机说担心狗排泄
这事性质和泰山事件不同,一个是歧视,一个是误用,但都直戳“导盲犬的权利边界”
前者是在公共服务中保障携带权,后者是在私人行为中划清使用线
权利与边界,缺一不可
不是只有中国出问题
日本曾发生携导盲犬徒步富士山导致中暑休克的事件,协会收回犬只并罚款,电视台节目被责令停播
美国也判过类似案件,一位用户强迫导盲犬长期楼梯训练,最后髋关节脱位,剥夺其使用权并罚款十万美元
这些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当“励志”变成表演,伤到的往往是沉默的那一位
说点生活里的小事
上周我在地铁上看到一只导盲犬,坐在主人脚边,眼睛盯着前方,车厢挤成沙丁鱼,没人踩它的尾巴,也没人摸它的头
那一刻你会明白,城市的温度不是靠一条视频拉满的,是靠无数个不起眼的日常
导盲犬不需要掌声,它需要可预测的环境、稳定的节奏、足够的休息
真正的温柔,是允许它停下
回到这对夫妻
他们并不是职业网红,是有正经工作的普通人,其中女方是按摩师
按理说,有工作、有体面,不必靠“导盲犬挑战”来刷存在
可一旦陷入“我要一个爆点”的心态,连身边最忠诚的伙伴也会被绑上“剧情推动器”
我会一直记得视频里那一幕,狗用身体去拦,主人用杖去敲
那不是对话,是失语
有些人说,给狗多喝点水就行了
问题不在一瓶水,问题在动机和边界
如果出发点是拍素材,那任何提醒都会被当成“拍摄变量”;
如果你心里首先装的是它的安全,那条山路从一开始就不会走
别把观众的善意,当成自己的免死金牌
从结果看,这次基地的介入,是对公众的一次规则教育
我希望下一步能尽快公布体检结果,依法依约做出处理,必要时永久收回,形成震慑
同时,也盼着更多制度补位:比如上岗前签署更清晰的负面清单;
定期考核与回访,发现苗头就纠偏;
违规成本拉高,让“带着导盲犬上热搜”变成一件不划算的事
还要补上社会的一课:导盲犬不是爬山机器,也不是温情短片的道具
它们是很多人“走出门”的双眼,承受了我们想象不到的训练强度和工作风险
当你在路边看到它,请像尊重一个专业工作者那样尊重它
当你在网上看到“狗狗好兴奋”的文案,请多看一秒它的呼吸和步态
别让“看见”变成新的伤害
最后,给芬迪一个祝福
希望它的身体能快点恢复,也希望它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休息权
给所有正在工作的导盲犬一个愿望
愿它们每一天都只做它们该做的事,陪主人安全到达,而不是被带去征服谁的野心
给所有人留一个问题:
在导盲犬的工作边界上,我们到底还欠它们什么?
也许答案不复杂——
把它当家人
信源资料
极目新闻:《冒雨爬山还用盲杖打导盲犬?盲人夫妻带导盲犬爬泰山引众怒》-2025年9月18日
环球网:《盲人带导盲犬雨夜爬泰山引争议,导盲犬大连基地回应》-2025年9月18日
大象新闻:《导盲犬爬泰山,谁在透支社会的善意?》-2025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