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迪这三个字,最近在网上可是比流量明星还火。
尤其还是雨夜,芬迪浑身湿漉漉的,像个落汤鸡,看得我心都揪起来了。这可不是普通的泰山一日游,这简直是极限挑战啊!
想起前阵子“酱香拿铁”那事儿,朋友圈刷屏似的,人人都想尝个鲜。
毕竟,现在这年头,流量就是金钱啊。你看他们社交账号,又是爬长城,又是逛圆明园,芬迪俨然成了他们的专属“探险家”。芬迪在长城上累得直喘气,可主人还觉得“不够挑战”,继续往上爬。这画面,像不像你老板周末拉着你加班,还美其名曰“团队建设”?
有人说,盲人出行不便,导盲犬是他们的眼睛,这无可厚非。但导盲犬也是活生生的生命啊,它们也会累,也会痛。芬迪在泰山上,几次想停下来,甚至主动靠近主人示警,却被盲杖敲打。
你说冤不冤?
更让人火大的是,这对夫妇中途休息,自己喝水,却完全没管芬迪。这就好比你跟同事一起出差,自己吃香的喝辣的,却让同事啃干面包。这良心,不会痛吗?
网友们可不是吃素的,一个个化身福尔摩斯,扒出了这对夫妇的各种“黑历史”。什么芬迪爬长城累到吐舌头,什么芬迪在圆明园被其他游客围观,搞得芬迪压力山大。这就好比明星的黑料被曝光,一下子从神坛跌落凡间。
这下,大连导盲犬培训基地坐不住了。9月18号,他们发了声明,暂停了芬迪的使用权,并派专车把芬迪接回了基地。这就好比公司出了危机公关,赶紧把犯事的员工开除,以平息众怒。但这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芬迪事件,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社会对待动物的态度。一方面,我们呼吁关爱动物,保护动物权益;另一方面,我们又常常为了自己的利益,忽视动物的感受。这就像我们一边喊着要环保,一边又开着大排量汽车一样,自相矛盾。
导盲犬资源本来就紧张,“一犬难求”是很多视障人士面临的困境。这对夫妇拥有了芬迪,却不好好珍惜,反而把它当成博取流量的工具。这就好比你中了彩票,却不好好规划,反而挥霍一空,最后又回到原点。
芬迪被接回基地,或许是一个好的结局。至少,它可以不用再忍受爬山之苦,可以好好休息,享受正常的狗生。但这仅仅是一个个例,还有多少导盲犬,正在默默承受着不公平的待遇?
我们常常说,要“以人为本”,但“人”之外,其他生命难道就不值得尊重吗?芬迪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别让流量蒙蔽了双眼,别让利益泯灭了良心。对待动物,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利用,这才是真正的文明进步。
那么,你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