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傍晚,我换上家居服,从公司疲惫回家。猫从卧室慢悠悠走出来,却明显一瘸一拐。
那一瞬间,我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它平时那么灵活,如今却步履艰难。
“是不是摔了?还是脚被卡住过?”
各种可能在脑子里盘旋。可猫不会说话,只能靠动作传达。
它用那双无辜的大眼睛望着我,像是想要安慰我别慌。
我忽然想起自己曾经的恋爱关系。对方不开心的时候,也从来不说,只是通过冷淡和疏离来表达。
我却常常选择视而不见。
现在轮到猫,我才知道忽略这种“无声的语言”,会让对方有多孤单。
我小心翼翼地抓住它的爪子,想看看有没有伤口。
它轻轻挣扎了一下,却没有躲开,只是“喵”了一声。
那声音让我心里更酸。
其实早在前几天,它就没怎么爱跳高了,我还以为是天气热懒得动。
现在回想起来,那分明就是信号。
我忽视了,就像忽视一段感情里的细枝末节,直到对方走不动了,才慌乱。
我决定立刻带它去宠物医院。
出租车后座,猫窝里传来低低的呼噜声,不安混着依赖。
我抱紧了它,心里有种久违的责任感。
医生说只是轻微的扭伤,休息几天就好。
我差点笑出眼泪。原来这几天的恐慌,不过是一场小伤的放大。
可对我来说,却是一堂爱的课。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起它,陪它安静地待在客厅。
它趴在我怀里,慢慢睡着。
我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比什么都安心。
猫的一瘸一拐,像是一种提醒:
别等到失去,才去补救。
人和猫,人与人,都是一样。
猫的步伐渐渐恢复了正常,而我心里的承诺却更重了:
以后,我要学会听懂它的“沉默”。
就像在关系里,也要学会听懂那些没说出口的话。
猫咪走路一瘸一拐的原因可能是扭伤、关节炎、外伤,甚至是寄生虫或神经问题。
但在都市故事里,它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一段关于“忽视与理解”的情感投射。
猫的跛脚提醒我:无论是宠物还是人,都需要被及时倾听和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