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5-10年,巨大的时代红利市场在哪里?
“我觉得,至少有三个。第一,初老人群。现在每年2000万新增退休人口,这些人有钱、有时间、愿意消费,也就是银发经济。第二,养宠物的人群。现在,每家都至少有一个宠物,这些宠物被人当‘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养着,每个月都有不小的开销。第三,中国零售业态的连锁化,也有巨大的时代红利。中国线下业态的连锁化比例,远远低于美国,远远低于日本,远远低于。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机会,赚时代红利的钱,远比其他钱要高太多、容易太多。”
这是国内创投圈的顶级投资人、“独角兽捕手”,金沙江创投朱啸虎日前在公开场合发表的讲话,具体到宠物赛道,他表示。“很看好这个赛道,消费力非常好,宠物这个赛道,中国确实到了这个时间点了。十几年前就有很多人做过宠物赛道,那时候我觉得还没起来, 今天95后、00后家里基本都是有宠物的,而且宠物的消费力很旺盛,比我还高,在家里男的实际上是最后面的。消费力非常好,一个宠物一个月至少花大几百上千块钱。”
一
中国已经迎来一个爆发节点
中国宠物经济的发展并非孤立,它是社会转型、人口结构变化和消费升级的综合产物。宠物的消费力强劲,年轻人愿意为宠物付出不菲的开支,未来具备极大成长空间。
首先,从人口数据看,中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每年约有2000万新增退休人口,银发人群有钱、有闲,部分人选择通过宠物来填补情感空白。另一方面,单身群体和小家庭比例上升。据民政部数据,2023年中国独居人口已超过1亿,婚姻率连续十年下降,年轻人推迟婚育甚至不婚,宠物成为“精神伴侣”,这种情感寄托催生了稳定的消费需求。
宠物硬折扣电商-爪爪团
其次,消费结构变化显著。过去十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过一倍,90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的消费观念强调“悦己”、“精致养宠”,宠物不再是“看家护院”的功能性动物,而是真正的“家庭成员”。
第三,数字化推动了宠物经济扩张。电商、短视频和社交媒体不断强化“人宠陪伴”的文化氛围,宠物食品、用品、医疗、出行、娱乐等全链条市场正在成型。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宠物经济市场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预计未来五年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宠物经济的确站在了一个人口红利与消费升级交汇的时代节点,为投资提供了长期逻辑支撑。
二
创投大佬眼中的宠物经济
从朱啸虎的这番言论中,不难看出专业投资人对宠物经济、对新消费的“态度”。他特别强调“95后、00后家里基本都有宠物”,并且消费意愿高。一个宠物每月支出几百至上千元,这在年轻人生活支出中占比并不低。相较之下,人类家庭消费中男性地位次要,而“宠物”甚至优于男主人,凸显消费结构的独特性。
朱啸虎
其次,宠物经济不同于一次性消费,而是高频刚需,主粮、零食、医疗、护理、寄养、保险,形成了稳定的复购模式。资本追求的“长坡厚雪”,在宠物赛道表现得尤为明显。
再者,银发经济受制于医疗体系、养老,落地难度大;零售连锁化虽有巨大空间,但竞争激烈且重资产。相比之下,宠物赛道的门槛相对适中,容易形成品牌和差异化。
在美国、日本等成熟市场,宠物行业规模已与婴儿产业相当。美国2023年宠物经济规模超过1500亿美元,占GDP约0.6%,中国目前不足0.3%,仍有翻倍空间。投资人看好这一“对标逻辑”。因此,作为专业投资人的朱啸虎“看好宠物赛道”可能并非随意表态,而是基于人口趋势、消费文化和国际对比的综合判断。
三
宠物消费的行业特征与资本偏好
资本选择赛道时,往往看重三个维度:市场容量、增长速度、可投资性。宠物经济在这三方面均表现突出。
市场容量上,根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中国城镇犬猫数量已达1.24亿只,对应宠物主近7700万人,这一庞大基数保证了市场长期增长。
增长速度上,近五年,中国宠物经济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远超传统消费品,尤其是宠物医疗与保险,预计未来增速可达20%-30%。
可投资性上,宠物行业产业链丰富,从上游饲料与原料,到中游食品、用品,再到下游医疗、服务和保险,均有投资切入点,尤其是医疗、保险等环节具备高毛利率,更受资本青睐。
资本偏好的另一面是退出渠道。随着A股和港股不断扩展宠物概念股,以及一级市场中宠物品牌的频繁融资,宠物赛道逐渐成为可进入、可扩张、可退出的成熟赛道。
四
宠物“黄金”赛道并非无忧
然而,看好不等于盲目乐观。宠物赛道也存在结构性风险。
目前,宠物食品、用品品牌数量激增,但产品差异化不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宠物行业新品宣传点相似度超过60%,品牌同质化严重,容易陷入“价格战”。在监管层面,尤其是宠物医疗、食品安全领域,监管体系尚不完善,消费者维权困难,容易引发危机。资本进入后,若遇到行业信任危机,增长预期可能受挫。而且,宠物消费虽然刚性,但在宏观经济压力下,高端消费品和非必需品可能受到影响。年轻人就业压力大时,是否还能维持高额宠物支出,需要验证。
近年来,不少宠物项目以“情感经济”概念高估值融资,但缺乏核心技术与渠道能力。一旦资本退潮,行业可能出现大规模洗牌。换言之,宠物经济虽有时代红利,但投资成功与否取决于企业能否在同质化中脱颖而出,能否解决监管与信任问题。
专业投资人的公开表态,不仅传递个人判断,也会影响资本市场的预期,吸引更多资金与创业者进入赛道。短期内可能加剧竞争,但长期则有助于行业标准化和规模化。对普通创业者和投资人而言,容易被这种“看好”情绪带动,从而忽略赛道的风险与周期性,甚至出现过度投资和泡沫化现象。
因此,我们需要在投资人言论背后保持理性:宠物经济确实是未来10年的潜力赛道之一,但并非“稳赚不赔”。投资人表达“看好”,或许更多是基于长期逻辑,而实际落地仍需企业具备差异化产品、供应链能力和用户心智占领。
综上所述,朱啸虎等投资人“看好宠物赛道”的观点,具有坚实的时代逻辑。宠物经济站在了人口老龄化、单身化和消费升级的交汇点,市场规模庞大、增长迅速,复购率高,粘性强,资本退出渠道日益清晰。然而,任何赛道的机会与风险并存。宠物经济虽然有“长坡厚雪”,但仍需穿越同质化竞争、监管缺口和消费韧性的考验。朱啸虎从专业投资人的视角出发剖析了宠物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信号,但行业参与者更需冷静布局,找到真正的差异化价值,才能在这场“情感经济”浪潮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