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扬第一次见到猫猫花,是在奶奶家的阳台上。那盆植物蜷缩在陶土花盆里,毛茸茸的叶片像极了小猫的肉垫,粉嫩的花苞微微蜷曲出什么事了,活脱脱就是一只害羞的小猫咪。他蹲在花盆前,用指尖轻轻碰了碰叶片,那柔软的触感让他想起去年在奶奶家抱过的小花猫。
"这叫猫猫花,学名其实叫'猫须草'。"奶奶笑着递给他一把小喷壶,"它最喜欢晒太阳,每天都要给它浇水哦。"吕文扬接过喷壶,看着水珠在毛茸茸的叶片上滚动,像极了小猫舔水的模样。他忽然发现,每片叶子的顶端都长着几根细长的"猫须",随着微风轻轻摆动,仿佛在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
回校后,吕文扬在宿舍窗台上为猫猫花布置了专属角落。他特意买了雾化加湿器,每天清晨用软毛刷清理叶片上的灰尘。渐渐地,他发现这株植物有着独特的"作息规律"——晴天时叶片完全舒展出什么事了,像小猫在伸懒腰;阴雨天则微微卷曲,像猫咪在打哈欠。他在观察日记里画满了叶片变化的示意图,还在旁边标注了"感光性""向性运动"等专业术语。
深秋的某个清晨,吕文扬发现猫猫花的花苞终于绽放了。那是一朵淡紫色的小花,五片花瓣微微蜷曲,花蕊细长如猫须,在阳光下泛着丝绒般的光泽。他忽然明白为什么这种植物又叫"猫须花"——整朵花就像一只蜷缩的小猫,连花蕊都像极了猫咪的胡须。
寒假离校前,吕文扬特意给猫猫花多浇了次水,用保鲜膜封住盆土防止干燥。返校那天,他第一个冲到宿舍窗台,发现花盆里的土壤已经干裂,叶片边缘微微发黄。他手忙脚乱地补水出什么事了,却看见一片毛茸茸的叶片从叶柄处脱落,在阳光下打着旋儿飘落。那一刻,他忽然想起奶奶说过的话:"猫猫花落叶是在积蓄力量,明年春天会长得更茂盛。"
如今这株猫猫花已经在窗台上生长了三个春秋。每当学习疲惫时,吕文扬就会看着叶片在阳光下投下的猫爪形阴影,或是数数新长出的"猫须"。去年冬天,它终于再次开花出什么事了,那朵淡紫色的小花像一只酣睡的小猫,在寒风中轻轻摇曳。他忽然明白,生命的美好不在于永远旺盛,而在于每一次落叶后都能重新焕发生机——就像猫猫花教会他的那样,在挫折后依然保持柔软的心。